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九年级下册两次工业革命后,科技和生产力迅猛发展,那么在主要工业国家里,发生了哪些变化?新课导入1.知道人口增加和大众化教育,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积极方面的影响。2.了解由于工业革命,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也带来一系列的后果。3.认识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学习目标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1、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2、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3、政局稳定。人口增长的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表现英国: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増加到1800万。美国: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马尔萨斯人口增长永远快于生产增长,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人口扩展到生活资料仅能维持生存极限时,就会出现饥馑,战争和疾病。”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1、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2、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地位提高创造条件)32.50%23.50%17.50%22.10%34.50%18.5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1801年1841年75%30%0%10%20%30%40%50%60%70%80%1696年1831年农业人口工业革命促使劳动力结构变化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城市妇女在工厂里做工19世纪中期以后,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中等教育—1802年,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大众教育(目的:为了工业化的需要)近代英国乡村学校近代法国课堂城市化城市化的原因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资料1:英国的曼彻斯特原来只是个小镇,工业革命期间,这里的纺织业发展很快,除了有很多纺织厂以外,还建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逐渐成长为大型城市。曼彻斯特资料2:美国的纽约位于哈德孙河入海口处,濒临大西洋。由于开通了运河,兴建了铁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很快就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史料研读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纽约6.469.1191.2343.7伦敦95.9268.1476.7658.1东京80105160悉尼0.8222.548.2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加快。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上升。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城市化影响19世纪40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英国城镇的卫生状况:“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业中心区,堆满了从肉铺、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美国大域市处理污水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马车将各个家庭的排泄物运出城外。城市人口増长太快,住房也就变得拥挤不堪,低救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1850年的巴黎街道狭窄而幽暗,许多居民区都是名副其实的贫民窟,很容易引发流行病。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巴黎景象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查尔斯·波德莱尔曼纳哈塔(即曼哈顿)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沃尔特·惠特曼19世纪中期,诗作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工业化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化的不满社会问题思考:这幅漫画作反映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现象:贫富分化。成因:资本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不断对社会财富进行聚敛形成。贫富分化加剧资料: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理解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感受,辨析人们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更丰富。但也带来了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人们追求的文明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丰富,生活环境优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同时……工人……生活愈加贫困。例如工人每天要劳动15到16个小时……尽管终年劳累,没有星期天等节假日,工资却少得可怜,难以维持一日三餐……不少工人只能睡在机器下面,或露宿在街头巷尾。工人子女的生活同样悲惨,他们没有幸福的童年……甚至六七岁就被迫给资本家当童工,任其宰割。超负荷的劳动使这些童工面黄肌瘦,一些人不到十岁就被折磨死了。——纪录片《马克思主义诞生》工业革命后的穷人英国纺织厂里的童工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社会矛盾激化知识拓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逐渐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人运动兴起环境污染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大气污染世界上最著名的“雾都”——伦敦伦敦之雾,曾是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空气污染的缩影。1813年12月,伦敦出现浓重的烟雾。这场烟雾持续了几天,当时人们说站在街边看不到街对面。1873年12月伦敦也有一场大雾,这场大雾使伦敦的死亡率比平时上升了40%。1952年12月5日至9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12月9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4000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延伸拓展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经60多年治理….今天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式城市”。——《伦敦雾霾是如何治理的?》思考: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根据以上材料,我国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可以借鉴英国的哪些做法?出台一系列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北京雾霾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着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美】阿萨勃里格《英国社会史》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本课小节工业化国家的变化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劳动力结构变化大众教育城市化贫富分化原因:工业革命B随堂检测1、下列不属于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的是()A.人口增长B.三角贸易C.城市化D.环境污染2、1800年,伦敦有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猛增到100万以上。伦敦和巴黎人口迅速增长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欧洲呈现()A.经济一体化趋势B.经济全球化趋势C.城市化趋势D.商业化趋势3、判断以下对工业化社会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B.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C.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D.工业化造成社会矛盾激化CB4、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5.在德国,汽车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德国出现的人口移动趋势是()A.由农村向城市集中B.由城市向郊区扩散C.由德国向欧洲扩散D.由大城市向小城市扩散AB再见
本文标题: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6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1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