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3 T 488.2-2004 无公害三角鲂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ICS65.150B52备案号:15483-2004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488.2-2004无公害三角鲂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MegalobramaterminalisPart2:Specificationsofcultivationtechnology2004-03-24发布2004-04-24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488.2—2004I前言三角鲂(Megalobramaterminalis),是我国著名的特产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黄河、黑龙江及东部沿海诸水系。三角鲂体型美观,头小背高,略呈三角形。由于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易养殖等特点,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因此该鱼的人工养殖发展迅速。为规范无公害三角鲂的生产环境,保证无公害三角鲂的养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DB33/488-2004《无公害三角鲂》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繁殖技术规范——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为DB33/488-2004《无公害三角鲂》的第2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杭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冯晓宇、赵芸、朱丽敏。DB33/T488.2—20041无公害三角鲂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三角鲂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夏花鱼种培育、冬片鱼种培育、成鱼养殖、饲料要求和鱼病防治。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三角鲂池塘鱼种培育和池塘与网箱主养商品鱼养殖方式,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1006淡水网箱养鱼通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主养是指在同一池塘或网箱中,三角鲂鱼种放养尾数占总放养尾数的60%以上。3.2夏花鱼种指鱼苗经20d~25d培育,每尾长至2.8~3厘米的鱼种。3.3仔口鱼种指夏花鱼种经夏秋季的培育后,规格达20g~50g的鱼种。4环境条件4.1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4.2池塘水质养殖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4.3底质DB33/T488.2—20042养殖池塘底质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4.4鱼池要求夏花鱼种培育池面积600m2~1500m2,水深1.0m~1.2m;冬片鱼种培育池面积1000m2~3000m2,水深1.5m~2.0m;成鱼养殖池面积2000m2~6000m2,水深1.5m~2.5m。池塘以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为好。进排水方便且各池独立。池底平坦,不渗水,淤泥厚度小于20cm。4.5网箱设置网箱设置应符合SC/T1006的规定。5夏花鱼种培育5.1清塘消毒鱼苗下塘前7d~10d,池塘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杀灭池中有害生物。5.1.1干法清塘干法清塘,将池水排至10cm,每667m2用生石灰75kg~100kg或漂白粉3kg~4kg。将刚溶解的石灰浆(或漂白粉)全池泼洒。5.1.2带水清塘池水深控制在0.5m,每667m2用生石灰125kg~150kg或漂白粉14kg,溶解后全池泼洒。生石灰清塘后10d可放鱼苗,漂白粉清塘后3d~4d可放鱼苗。5.2鱼池注水经药物消毒后的池塘,在鱼苗下塘前3d注水。注水口要用0.198~0.258mm(60目~80目)网布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注水深度为50cm~60cm。5.3鱼苗放养放养前要对鱼苗进行致病菌检疫,同时进行鱼苗试水,测定清塘药物药性是否完全消失。下塘时的水温差不能超过2℃,有风天气放苗时,应在上风处放苗。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等确定,每667m2放10万尾~20万尾。5.4鱼苗饲养一般可用豆浆饲养法,黄豆用水浸泡后磨成浆,全池泼洒。一天泼浆两次,数量依天气、水质而定。鱼苗下塘一周内,每天每667m2需黄豆3kg~4kg,磨浆后投喂,一周后增至5kg~6kg。待鱼苗长到1cm后,开始投喂混合粉状饲料。5.5日常管理分期注水,鱼苗下塘时,池水深度宜在50cm~60cm,一周后加注新水,以后根据水质情况,每隔一周左右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5cm~20cm,加满水后则可定期换水。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捞除敌害和杂物。5.6拉网锻炼夏花鱼种出塘前2d~3d,需进行拉网锻炼。运输距离较短的拉网锻炼一次;距离较长的需进行二次拉网锻炼。装运前应将鱼种密集在网箱内2h~3h,并注意冲水。6冬片鱼种培育6.1放养前的准备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方法同5.1。清塘后注水,为培育天然饵料生物,可在池塘中适当使用已发酵的有机肥,使用肥料应符合NY/T394的规定。6.2鱼种放养鱼种放养有主养和混养两种。主养每667m2放三角鲂夏花鱼种8000尾~10000尾,另混养部分花白鲢鱼种;混养每667m2放三角鲂夏花鱼种3000尾~5000尾,另混养花白鲢、鲴鱼等其它鱼种3000尾~4000尾。DB33/T488.2—200436.3日常管理6.3.1投饲方法采用搭食台投喂,每667m2搭面积2m2左右的食台1个~2个。每天投喂粗蛋白含量36%的配合饲料2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遇天气异常或鱼有浮头现象时,应推迟投喂时间或停食。6.3.2投喂量根据鱼种的规格、季节、天气、水温、水质及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每天的投饲量以控制在投饲后2hr内吃完为宜,一般为鱼体重的3%~8%。6.3.3水质控制6.3.3.1水质监测不定期监测水体的溶氧、pH、氨氮等指标。6.3.3.2水质调节根据水色及水体监测情况,采用泼洒生石灰、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加注新水、使用增氧机等方式调节水质肥度和透明度。一般每月注水(或换水)1次~2次,并用20mg/l~30mg/l的石灰水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在6.5~8.5,透明度保持在40cm~50cm。6.3.4养殖日志加强巡塘,观察水色和鱼群活动情况,并将每天的观察情况和每日的工作情况做好记录,编制成养殖日志。7成鱼养殖7.1池塘养殖7.1.1放养前准备清除过多淤泥,修整塘埂,每667m2用75kg~100kg的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鱼种下塘前一周根据池塘肥瘦适当使用有机肥。池塘注水在1m。7.1.2鱼种放养鱼种以冬季或早春放养为主,选择天气晴好的天气进行。鱼种规格宜控制在20g/尾~30g/尾。放养密度视池塘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而定,一般每667m2放养800尾~1200尾,池中可混养鲢、鳙等鱼,但不宜搭养鲤、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7.1.3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浸浴10min~15min或万分之四食盐和万分之四小苏打混和液浸浴15min~30min;也可用20mg/l高锰酸钾浸浴5min~10min。7.1.4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同6.3,但投喂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为33%。7.2网箱养殖7.2.1鱼种放养规格和密度网箱养殖以放养大规格鱼种为宜,放养规格在30g/尾~50g/尾,根据不同水质、水流情况,每平方米放养200尾~300尾,如中后期进行分养,则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7.2.2鱼种消毒按7.1.3执行。7.2.3饲养投喂颗粒饲料,投饲技术参照6.3;饲料要求见7.2.5。7.2.4日常管理每天清理检查网箱,确保网箱无破损。7.2.5饲料要求DB33/T488.2—20044饲料的营养成份应满足三角鲂正常生长的需要,粗蛋白质含量要求达33%,可使用配合饲料或膨化饲料。饲料的安全限量应符合NY5072的规定。8鱼病防治8.1综合预防a)鱼病防治应坚持“防重于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b)保持水质清新,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定期泼洒生石灰,浓度为20mg/l~25mg/l。c)每2d~3d清洗一次食台,及时捞出残饵等杂物。并定期用漂白粉消毒食台。8.2常见病害及主要防治方法渔药的使用和休药期按NY5071的规定执行,浸浴后药物残液不得倒入养殖水体。三角鲂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见表1。表1三角鲂常见病害及主要防治方法病名发病季节症状主要防治方法休药期/d车轮虫病5月~8月鳃组织损坏0.5mg/l~0.7mg/l硫酸酮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或隔1日后再用0.2mg/l~0.3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二氧化氯≥10小瓜虫12月~6月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白色囊胞3.5%食盐和1.5%硫酸镁浸浴15min;或0.38mg/l干辣椒粉与0.15mg/l生姜片混合加水煮沸后泼洒。斜管虫病12月、3月~5月皮肤和鳃呈苍白色,体表有浅蓝或灰色薄膜覆盖0.5mg/l~0.7mg/l硫酸酮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或用2.5%食盐水浸浴20min。水霉病常年可见,2月~5月易发生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如絮状,寄生部位充血2%~3%食盐水浸浴10min,或400mg/l食盐:小苏打(1:1)全池泼洒。细菌性肠炎水温25℃~30℃时易发生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流出,腹腔内可见肠壁充血发炎等0.2mg/l~0.3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连续2次~3次;或按每kg鱼体重在饲料中添加50mg~80mg土霉素,连续喂5d~6d。二氧化氯≥10土霉素≥21溃烂病亲鱼养殖、越冬期间易发生体表充血、鳞片脱落、皮肤溃烂等0.2mg/l~0.3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二氧化氯≥10
本文标题:DB33 T 488.2-2004 无公害三角鲂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18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