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T 1851-2011 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ICS65.020.20B22备案号:31251-2011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1851—2011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ProceduresofMulchPlantofFilmonFreshCorn2011-08-15发布2011-10-15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1851—2011I前言为规范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生产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本标准技术指标符合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的规定。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起草人:陈艳萍、袁建华、孟庆长、赵文明、孔令杰、郑飞。DB32/T1851—20111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整地、播种、育苗移栽、盖膜、田间管理及残膜回收。本标准适用于江苏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田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53-2009玉米GB4285-2008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DB32/504-2002无公害农产品肥料要求3栽培技术3.1产地环境选择土壤耕层深度在15cm~20cm,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3.2整地耕翻后,做畦,畦宽3m左右,粉碎较大土块并适当整平。开好围沟、腰沟和畦面沟。围沟宽60cm,深50cm;腰沟宽40cm,深40cm;畦面沟宽30cm,深25cm。3.3种子准备3.3.1种子质量要求种子质量应达到GB4404.1要求。3.3.2种子处理播前选晴天将种子晒1d~2d。用辛硫磷乳油拌种,防止地下害虫和鸟兽为害。3.4农膜准备3.4.1农膜规格选用幅宽70cm,厚度0.005mm~0.008mm的聚乙烯薄膜。DB32/T1851—201123.4.2农膜用量每亩用量3㎏~3.5㎏。3.5播栽与覆膜3.5.1播种时间3.5.1.1直播,3月中、下旬。3.5.1.2育苗移栽,2月中至3月上旬播种育苗(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内),3月中、下旬大田铺地膜打孔移栽。3.5.2播种量3.5.2.1直播,糯玉米用种量2.0kg/亩~2.5kg/亩,甜玉米用种量1.0kg/亩~1.5kg/亩。3.5.2.2育苗移栽,糯玉米用种量1.0kg/亩~1.5kg/亩,甜玉米用种量0.50kg/亩~0.75kg/亩。3.5.3种植密度每亩种植4000株~4500株。3.5.4种植形式宽窄行种植,大行70cm~80cm,小行40cm。株距25cm~30cm。3.5.5播种方式3.5.5.1直播3.5.5.1.1先播种后覆膜:根据行株距挖穴点播,或开沟点播,每穴2粒~3粒,播后覆土镇压覆盖地膜。播种要求深浅一致,种子播在湿土上。3.5.5.1.2先覆膜后播种:提前3d~5d覆盖地膜。按规定的行株距用播种器或人工挖穴点播,每窝2粒~3粒,播后用细土封严地膜孔。播种要深浅一致,种子播在湿土上。3.5.5.2育苗移栽3.5.5.2.1育苗3.5.5.2.1.1苗床准备育苗播种前2d~3d,选用背风向阳的肥沃菜园地,先深挖整平,做成1.5m宽的苗床。3.5.5.2.1.2营养土配制用30%~40%的腐熟有机渣料,60%~70%的肥沃细土为基质,每100kg料土加入45%复合肥1kg、尿素0.1kg,加水混合均匀至“手捏成团,触地即散”为宜。3.5.5.2.1.3播种将营养土装至塑料软盘的80%后压实在苗床中,每孔播种1粒,撒细土盖种,厚度不低于1cm。育苗数量要多于计划用苗数的10%以上。3.5.5.2.1.4苗床覆膜用已准备好的2m长的竹片在苗床上搭拱,再盖上2m宽的农膜,四周用土压严压实。DB32/T1851—201133.5.5.2.1.5苗床管理出针前膜内温度控制在35℃以下;出针后,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防止烧苗,移栽前三天通风炼苗。3.5.5.2.2移栽3.5.5.2.2.1移栽时间玉米苗一叶一心时开始移栽,不宜超过三叶一心。3.5.5.2.2.2移栽方式3.5.5.2.2.2.1先盖膜后移栽方式:用幅宽3cm地膜盖好后,采用移栽打孔器按计划株距进行破膜定距打孔,再分级、定向移栽,移栽后覆土盖严膜孔。3.5.5.2.2.2.2先移栽后盖膜方式:先分级、定向移栽,后盖上地膜,再引苗出膜并用细土盖严膜孔。3.5.6覆膜播种或移栽后立即。覆膜时,膜要展平、拉紧、紧贴地面,膜边用泥土压严,膜面光洁、采光面达70%以上。3.6田间管理3.6.1杂草防治移栽前进行化学除草。可选用50%乙草胺乳油,每亩用量150ml~200ml;或40%阿特拉津胶悬液,每亩用量200ml~300ml。揭膜后,进行中耕除草。3.6.2检查护膜播种后经常到田间检查,发现破损要及时重新覆好,用土封住破损处。3.6.3放苗与补苗直播玉米应在出苗后及时破膜,引苗出膜,并用细土封严膜孔。缺苗时结合间苗,带土补苗。3.6.4间苗与定苗直播玉米3叶期间苗,5叶~6叶期定苗。去“病、弱、杂”苗,留壮苗。3.6.5施肥3.6.5.1肥料施用准则符合NY/T394规定。以有机肥为主,减少化肥用量,控氮、稳磷、增钾,针对性施用微肥,提倡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多元复混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3.6.5.2施肥总量纯氮每亩20kg~25kg、磷肥(P2O5)每亩8kg~10kg,钾肥(K2O)每亩8kg~10kg。其中40%做基肥或种肥,另60%做追肥施入。DB32/T1851—201143.6.5.3基肥基肥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亩2000kg~3000kg,在耕前撒施。3.6.5.4种肥种肥用45%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每亩15kg~20kg,播种时施于穴间。3.6.5.5追肥3.6.5.5.1苗肥5叶~6叶期因苗补施平衡肥,每亩施45%的三元复合肥15kg~20kg。结合灌水或雨前在株间用机具打孔或用锄头挖穴施入,施后覆土,压好地膜破口。3.6.5.5.2穗肥大喇叭口期(可见叶13叶左右)施穗肥,每亩施尿素20kg~25kg。结合灌水或雨前在株间用机具打孔或用锄头挖穴施入,施后覆土,压好地膜破口。3.6.6水分管理大雨后及时清沟理墒排水降渍。苗期适度蹲苗,中、后期(玉米穗期、抽雄期和花粒期)干旱时(中午1时叶片卷曲),应及时窨水抗旱。一般以沟灌效果最好。3.6.7揭膜揭膜时间要视气象条件、鲜食玉米生长情况及具体地块而定。选择晴天上午,表土干燥且不沾膜时进行,揭起膜的一端,人在垄沟边走边卷薄膜,使膜上的干土掉到垄沟中。3.6.8主要病、虫害防治3.6.8.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农业防治,优先使用生物防治,结合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地应用化学防治。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品种、使用次数和使用浓度。3.6.8.2农药使用准则化学农药的使用应严格执行GB4285-2008、GB/T8321的要求。3.6.8.3防治方法3.6.8.3.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实行轮作;清除田间地边杂草,消灭蚜虫、灰飞虱栖息场所;可在玉米田边种植芝麻诱集地老虎成虫,产卵后灭卵;幼苗感病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减少粗缩病危害。3.6.8.3.2化学防治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表1。DB32/T1851—20115表1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为害时期药剂名称用法用量使用时期注意事项地老虎前期50%辛硫磷乳油以种子重量的0.3%拌种播种前玉米开花吐丝后禁止使用任何化学药剂以药土比1:200拌细土,每亩撒施30Kg药土。苗期蚜虫前、中期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苗期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灰飞虱前期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苗期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粗缩病前期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灰飞虱苗期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灰飞虱玉米螟中、后期3%辛硫磷颗粒剂每株2g心叶撒施大喇叭口期白僵菌颗粒剂每亩20g拌河沙2.5Kg心叶撒施锈病秋玉米中、后期20%三唑酮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中后期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85%代森锰锌750倍液喷雾3.7采收带苞叶采收,可综合应用下面几条标准酌情采摘。一是授粉时期:糯玉米鲜穗采收适期为授粉后的21d~23d,甜玉米鲜穗采收适期为授粉后18-20天。二是籽粒含水率:甜玉米采收适期为籽粒含水量达68%-75%;糯玉米采收适期为籽粒含水量达59%-65%。三是玉米须颜色:授粉后花丝颜色渐渐变深,花丝开始变焦,则可分批采收。采收后及时上市或加工。3.8回收残膜玉米揭膜和收获后,及时将田间农膜清除干净。4生产记录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应记录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病虫害防治和收获各环节田间档案,保存不少于二年。
本文标题:DB32∕T 1851-2011 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3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