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1.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学习要点(1)欧共体的产生与发展。(2)日本的迅速崛起。(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一二一、资本主义世界的多极化1.欧洲的联合(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概况:①经济联合: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②政治合作: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一二2.日本的崛起(1)原因: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②1948年后,适应“冷战”的需要,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③日本政府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一二(2)表现:①经济上,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②政治上:日本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深度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崛起和发展,与美国的扶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战后日美关系亲近的历史根源。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一二二、第三世界的崛起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2)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一二2.标志——不结盟运动形成(1)概况:①形成: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决心共同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它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②发展: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一二(2)意义:①不结盟运动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拓展延伸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问题1问题2问题1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必要性: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各国谁也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唯一的出路就是“联合”。②两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人民反战情绪强烈,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恢复发展经济。③西欧各国面积相对狭小,资源相对匮乏,原有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纷纷独立。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既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又受到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问题1问题2(2)可能性:①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差异,经济联系比较密切。②西欧各国普遍都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③西欧各国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④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⑤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问题1问题2【例题1】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解析: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灾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伤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故选A项。答案:A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问题1问题2问题2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有哪些?(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2)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3)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了两极格局。(4)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相对衰落。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问题1问题2【例题2】下图为美国与四国(英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示意图。它表明()A.美国、西欧、日本形成三足鼎立局面B.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问题1问题2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48年时,四国工业生产总值之和与美国差距较大,说明四国经济与美国差距较大;1970年时四国经济与美国差距逐渐缩小,体现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故本题选B项。答案:B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
本文标题:2019版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4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