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标阐释激趣诱思1.根据地震波图总结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并指出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综合思维)2.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并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综合思维)3.掌握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综合思维)《地心游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最后回到了地面。李登布洛克教授在这次“地心旅行”中,会发现地球内部有哪些圈层呢?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1)特点: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2)分类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自主预习自我检测2.不连续面(1)概念: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的面。(2)分类莫霍面: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纵波、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陡降,横波完全消失。自主预习自我检测3.圈层划分(1)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2)地幔地幔介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2800千米。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该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3)地核范围:古登堡面到地心之间,厚度3400多千米。分层:内核和外核。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氧。2.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自主预习自我检测1.判断题(1)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2)岩石圈就是地壳。()(3)地核分内核和外核,内核为固态,外核为液态。()(4)水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5)地球的外部圈层分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答案:(1)√(2)×(3)√(4)×(5)√自主预习自我检测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探知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2~3题。2.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软流层之下只有纵波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3.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和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面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C.在莫霍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D.在莫霍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自主预习自我检测解析:第2题,由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可以推测该处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横波能在软流层中传播;在任一深度,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小于纵波。第3题,在莫霍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古登堡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答案:2.A3.D自主预习自我检测地球的圈层结构还包括其外部圈层。据图,完成4~5题。4.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图,其中B代表()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岩石圈5.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A.水圈B.生物圈C.地幔D.大气圈解析:第4题,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第5题,地幔属于地球内部的一个圈层,而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答案:4.B5.C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地球的内部圈层问题探究科学家们都说“上天容易入地难”。人类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测成百上千光年外的浩瀚太空,但观测地下却比观测太空要难得多。目前人类对地表以下仅十几千米深处的情况还一头雾水。虽然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现在还处于科学设想阶段,但是目前人类可以通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间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物理状况。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总是先感到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为什么?轮船上船员的感觉与陆地上是否一样?(2)在陆地地下约33千米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如何变化?(3)地壳与岩石圈有何区别和联系?(4)上地幔的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源地,其物质状态是否为液态?(5)在陆地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有何变化?这种变化说明地幔和外核的物质组成有何差异?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提示:(1)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而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所以地震发生后纵波先到达地面,陆地上的人们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横波到达地面,人们又感觉到前后左右摇晃。不一样。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所以轮船上的人们只能感觉到由纵波引起的上下颠簸。(2)纵波和横波速度突然增加。(3)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但是二者的范围不同。地壳是自地表至莫霍面,岩石圈是自地表至软流层;岩石圈不仅包括地壳,还包括上地幔的上部。(4)由于横波能在此传播,故不可能是液态,推测可能为可塑性物质。(5)纵波速度突然降低,横波消失。说明地幔是固态,外核是液态。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1.两种地震波的比较地震波纵波(P波)横波(S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与波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快慢能通过的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固体在莫霍面的变化波速明显增加波速明显增加在古登堡面的变化波速突然下降消失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对比项厚度范围联系地壳平均17千米地表至莫霍面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岩石圈70~100千米地表至软流层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圈层名称不连续面厚度特征地壳莫霍面(纵、横波波速明显增加)、古登堡面(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平均17千米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厚(平均33千米),海洋地壳薄(平均6千米)地幔上地幔2800千米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下地幔地核外核3400千米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内核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1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A.①为地壳B.②为岩石圈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②③层均由坚硬的岩石组成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认知能力。通过对图的辨识,充分理解地球各圈层的位置关系和相关的基本特征。解析:图中①为大气圈,②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⑤为内核。外核(④层)是液态,③层横波能穿过。答案:(1)C(2)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地球的外部圈层问题探究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感受地球的外部圈层。结合材料探究:(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有哪些?(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有何关系?(3)为什么说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圈层?(4)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吗?为什么?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提示:(1)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2)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交换。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3)水圈由固、液、气三态水共同组成,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水圈没有一个完整的形状,因此说它是不规则的;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又通过自然界物质的循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所以说水圈又是连续的。(4)不是。生物圈不仅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还包括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如大气、水、土壤、岩石、阳光等)。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1.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外部圈层特点比较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2地球的外部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就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圈层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外部圈层的理解能力和读图能力,从而对抽象图进行一定的解读。解析:第(1)题,在地球外部圈层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所以A代表生物圈,B是水圈,C是岩石圈。第(2)题,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系统;水圈中的水有多种形式。它们共同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不仅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和,还包括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也较密切,特别是和岩石圈关系最为密切。答案:(1)D(2)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1.大陆部分莫霍面的平均深度是()A.33千米B.2900千米C.17千米D.5000千米解析:地壳厚度不均,平均厚度是17千米;大陆部分莫霍面的平均深度33千米,大洋部分莫霍面的平均深度7千米,故选A。答案:A2.岩石圈是指()A.地壳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C.地壳和地幔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解析:在地幔中有一个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合在一起,物质组成为岩石,叫作岩石圈。答案: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A.青藏高原B.死海C.马里亚纳海沟D.贝加尔湖解析:地壳平均厚度是17千米,陆壳平均厚度33千米,洋壳平均厚度6千米,陆壳厚度远大于洋壳厚度,A错。死海、贝加尔湖位于大陆上,地壳厚度较大,B、D错。马里亚纳海沟位于板块消亡边界,位于太平洋,属于洋壳,厚度最薄,C对。答案:C4.地壳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解析: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圈层是地幔,B正确。答案: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5.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正确的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解析:地球内部圈层包含地壳、地幔和地核;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故选D。答案: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6.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④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降水是由大气圈产生并汇集在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中,可判断④是大气圈;水圈为生物圈提供水资源,水圈渗透在岩石圈中,各圈层中的水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大气圈,岩石圈为生物圈提供养分,可判断①是水圈,②是岩石圈,③是生物圈,故选C。答案:C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鲁教版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4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