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五言诗的基本特征,掌握《古诗十九首》、建安文学等文学常识。2.揣摩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分析用典、动静结合等艺术手法。3.分析诗歌的形象和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诗三首学习目标重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难点分析诗歌的形象和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重点难点课前预习一、扫除生字①涉()江②芙()蓉()③樊()笼④子衿()⑤呦()呦⑥鼓瑟()⑦吹笙()⑧掇()⑨越陌()⑩度阡()⑪契()阔⑫谈䜩()⑬吐哺()⑭三匝()⑮羁()鸟⑯守拙()⑰荫()后檐⑱暧()暧⑲墟()里⑳狗吠()shēnɡfúshèrónɡjīnduōsèyōumòbǔyìnàizāqiānqìjīxūfèizhuōyànfán二、阅读思考1.《涉江采芙蓉》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2.你认为《涉江采芙蓉》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短歌行》,找出可以用来做全诗的“诗眼”的字,并分析围绕这个字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4.《短歌行》中,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曹操的霸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5.你认为“归园田居(其一)”这个标题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6.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有哪些?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它们具体写了哪些田园景色(物)?这些景色(物)有何特点?作品简介《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以诗的第一句作为题目。诗的内容大多表现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与人生苦短、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和及时行乐等思想,充满感伤、低沉情调。这些诗歌叙事委婉曲折,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对后世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刘勰《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作家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后被追尊为魏武帝。他“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创作了许多歌辞。其诗多为古题乐府,绝大部分或描述丧乱时代兵祸的惨状,或抒写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他的诗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诗风慷慨悲凉。他是自《诗经》以后重振四言诗的第一位作家,鲁迅曾把曹操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主要作品有《苦寒行》《薤露行》《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诗人。因家中曾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家境贫寒。青少年时,有“大济苍生”的抱负,曾做过几年小官。他出任彭泽令时,到任第81天碰到郡督邮来检查公务,县吏说:“应束带见之。”陶渊明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说完,挂冠而去,辞官归乡,与官场彻底决裂。其创作包括诗与文两部分,以诗歌成就最高。其诗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他是第一个大量写田园诗的诗人,开创了田园诗派。主要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归去来兮辞》等,另外还有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高中语文必修2第7课文学常识建安文学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指建安到魏初的这段时间。建安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诗歌方面。建安时期,五言诗繁盛,这时期的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代表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创作的诗歌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地位。田园诗派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陶渊明是其重要代表诗人。他的田园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抒发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静谧、悠闲、淳美的感受。陶渊明的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并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格调,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陶渊明之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此类诗歌总体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王维、孟浩然是其代表诗人。高中语文必修2第7课写作背景《涉江采芙蓉》: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窃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也。既获者贤,已而遂往,羡慕者并驱而追之,悠悠皆是,孰能不然者乎?”(徐幹《中论·谴交》)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游子们以各自的文辞表达、抒发着相似的境遇和感伤。《短歌行》: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人民饱尝流离的痛苦,面临死亡的威胁,中原地区尤为严重。那时,人心思治,尽快结束纷争的局面是大势所趋。曹操顺应时代的潮流,肩负起完成统一大业的重任。曹操领兵南征北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渴望统一天下。然而,他虽高标“唯才是举”,却又叹人生苦短,人才难求。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于此景而持槊立于船头,慷慨歌此《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即返家。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又先后在桓玄、刘裕、刘敬宣幕下做僚佐,时间都不长。至义熙元年(405)八月,出任彭泽令,在任81天就辞官归田。从此直到去世,再也没有出仕。在奔波劳累的仕宦生活中,他时常觉得不适和厌倦,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往日读书、闲居的乡村田园生活,对自己违背本性、汲汲求仕的行为产生怀疑,甚至后悔的念头也冒了出来。而当脱离了官场,回到家中亲自进行耕种和收获时,他感到无限欣悦。诗歌《归园田居(其一)》,真实地记录了他的这一思想变化。课文探究1.《涉江采芙蓉》诗中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答案:这是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2.《涉江采芙蓉》一诗中,“芙蓉”在全诗意境的营造上有什么作用?答案:芙蓉,即荷花。它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所以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出清幽、高洁的意境,既传达了对亲朋及爱人的关怀、思念之情,又寄托了对亲朋及爱人的美好祝愿。4.“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中,“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答案:“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刻画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写主人公与“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5.《短歌行》开头四句有什么作用?答案:开头四句,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有限这个自然现象的无限感慨。诗句带有感伤苍凉的情调,在这样的氛围里,诗人慷慨高歌,以美酒浇愁,寄托忧思。“忧思”是全诗之脉,而全诗抒写的正是诗人未能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忧思”,这“忧思”既解释了前面痛苦感叹的原因,又为后文埋下了伏笔。于是,诗人面对当时天下纷争、社会动乱的现实,寻找着解决的办法,这就揭开了下面广纳贤才的章节。6.试分析“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的表现手法及含意。答案:以“明明如月”来比兴,贤士如月一样令人仰望,不可招致,这正是诗人“忧从中来”的原因,“不可断绝”更进一步写出诗人求贤而不得的苦闷。7.《短歌行》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抒情?答案:比兴手法。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明明如月”,用比兴手法,表达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比喻手法。如“譬如朝露”,把易逝的年华喻为易蒸发的朝露,抒发人生短暂之慨。再如“乌鹊南飞”,喻指贤士四处奔走的现象,表达诗人恐贤者不来归附自己的焦虑之心。引用、化用前人诗句,语言简约而含意丰富。如本诗有两处引用了《诗经》中的语句,有两处分别化用了《管子》和《史记》中的语句,从而表达了比较复杂的思想内容,使得诗作语言精练而意丰。8.《归园田居(其一)》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答案:开头两句一个“无”字,一个“爱”字,表露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和清高孤傲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9.“误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案:“误落”一词,既是诗人对自己步入仕途的感叹,又表达了诗人对“尘网”般的官场的蔑视和极端厌恶。“误”字显示了诗人的悔恨之深。10.《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旧林”“故渊”“羁鸟”“池鱼”比喻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羁鸟”“池鱼”喻仕宦生活,“旧林”“故渊”喻田园生活。诗人对田园的眷恋,对官场的否定,体现在一“恋”一“思”中。11.试从“远与近”“动与静”的角度赏析“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的写景艺术。答案:“草屋”显示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榆柳”“桃李”写出田园风光的美丽,这是近景。“远人村”“墟里烟”是远景,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从近景转到远景,画面很淡,却令人心旷神怡。“狗吠”“鸡鸣”是动景,使得田园画面活了起来,因为这鸡犬之声最富有农村生活气息,和整幅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内容小结深入探究1.《涉江采芙蓉》在表现人物的凄清心境上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答案:用了反衬的手法。“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诗人先营造了一个美好、欢欣的情境。在此欢欣的情境下,突然情绪一转,发出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感叹,为下文表达诗中人物的孤独寂寞之感张本。开头两句极写美好、欢乐,正是欲以乐景衬哀情,这是此诗表现人物凄清心境的独特之处。2.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答案:观点一:“还顾”者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一般是男子,照这样看,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心爱的女子。所以“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是他。观点二:“还顾”者是“所思”者,不是“涉江”者。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是她在“涉江采芙蓉”,想将自己所采芙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朱光潜支持这个观点,因为:首先,“远道”与“旧乡”是对立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多是男子,那么说话的人应该是女子,而全诗也是“闺怨”的情调。其次,以“还顾”接“所思”,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象,可看出女子对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同心”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仅是女子一个人。照这样解释,诗的意味就深刻得多了。3.《涉江采芙蓉》选择的意象“高洁”,表达的情感含蓄,试加以分析。答案:首先,在意象的选择上,选择“芙蓉”“兰泽”“芳草”这些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的意象,尤其是首句“涉江采芙蓉”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其次,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是含蓄、悠长的,形象是美好的。“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以平缓的语调将自己的孤独、忧愁含蓄地表达了出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思念虽是痛苦的,但这份忧伤而又美好的情感曾让天下多少有情人泪流满面。总之,意象的高洁,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情感的含蓄、悠长,带给读者一种酸涩而又略带甜蜜的感觉。4.如何理解《短歌行》中的“忧”?答案:人生苦短之忧。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个“苦”字,其忧惧心态毕现。贤才难求之忧。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恰当地表现出思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5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