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学习要点(1)了解明朝内阁设立的原因、主要职责、历史影响等基本内容。(2)了解军机处设立的过程、军机大臣的组成与职责,分析其历史影响等。(3)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多重影响。一二三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丞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2)措施:明太祖朱元璋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3)影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但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一二三2.内阁制度的形成(1)创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2)演变: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3)地位: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4)评价: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受到宦官参政的制约。一二三二、军机处1.军机处的设立(1)设立:清朝雍正年间,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2)职能演变: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3)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4)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但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更为明显。(5)影响:有利于皇帝集中军政大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2.密折制的推行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一二三三、清朝的边疆政策1.基本目的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3.主要措施(1)在中央设立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管理蒙古、西藏和新疆事务。(2)加强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地实行“改土归流”。4.重要影响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问题1问题2我国古代丞相制与内阁制的主要区别有哪些?(1)基本性质不同:丞相制是中央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法定的行政制度之一;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仅仅属于皇帝处理国政的咨询机构。(2)主要职责不同:丞相职责明确,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只能为皇帝决策提供咨询。(3)政治地位不同:丞相属于“百官之长”,位高权重,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内阁的权力不是来自其制度及职位,而是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其地位缺乏稳定性,没有任何决策权,对皇权没有任何制约作用。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丞相的作用是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权,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皇权;内阁则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对皇权难以构成威胁。问题1问题2【例题1】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是()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内阁的相关问题。秦朝的御史大夫和汉朝的丞相以及唐朝的六部尚书都是法定的政府官员,既不是皇帝的私人顾问,权力也不是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故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最初只是皇帝的私人顾问,虽参与政务,但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问题1问题2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表现?(1)从主要动机看,最初的目的是处理西北军务,后来逐渐演变为加强皇帝权力的机构。(2)从人员构成看,军机大臣都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直接听命于皇帝。(3)从基本权限看,军机大臣尽管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本身的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受皇帝召见时,只能跪奏笔录皇帝的旨意,军国大事则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并没有最终的决策权。(4)从最终结果看,军机处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军国大事的权力,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问题1问题2【例题2】《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解析:材料的主旨是中央权力机构的演变,A、B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说明其权力被取代,军机处架空了内阁,故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人民版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7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