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二商鞅变法第2课秦国的崛起目标导航1.理解商鞅变法对秦国军事发展的影响。(重点)2.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国家实力的影响。(难点)3.认识商鞅之死的原因,并分析“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原因。(重点)4.结合对商鞅变法内容的学习,理解商鞅变法的意义。(重点)基础落实壹深化探究贰内容索引达标检测叁基础落实壹1.世卿世禄制度走向消亡(1)含义:是与和分封制联系在一起的,按照等级世代沿袭高官,享受厚禄和特权。(2)消亡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宗法世袭制,按照才能大小或功劳高低选任官吏。一、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答案宗法制地主阶级概念阐释世卿世禄制:就是最高统治者按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封自己的亲属;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权力,分别掌握在大大小小的贵族手中。而且世代相传,不能随意任免。2.赐爵制的实行和作用(1)实行①战国时:已经实行。②商鞅变法时:制定二十级爵,实行,(也称“军功爵制”);宗室贵族没有军功不能获得爵位和贵族身份;富裕家境不得铺张,有功劳者才能享受荣华富贵。(2)作用①统治集团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批成为秦统治阶级的重要支柱。②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创造了鼓励军民立战功的灵活用人机制,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答案按功授爵军功地主1.变法前的秦国:“夷狄遇之”秦人最初是从“戎狄”中分化出来的,其社会生活状态受到戎狄的影响,在与中原各国外交上被各国以“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各国的盟会。2.变法后的秦国:“虎狼之国”(1)原因①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大增,政治威望日高。②秦国鼓励的政策,形成了全国皆军、唯军为荣的尚武精神,所有士卒都勇于战斗。二、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答案综合国力军功答案(2)表现①公元前341~前340年,秦国打败,迫使其割地求和,从此秦国成为军事强国,并在对外征战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②六国被迫采取“”运动,这表明他们中已没有一国能够单独与秦相抗衡了,秦国完成统一的趋势已势不可挡。魏国合纵1.商鞅的悲惨结局(1)原因①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②商鞅采用铁腕手段,压制和打击旧贵族,进一步加剧了他与保守势力的矛盾。(2)结果:公元前338年,孝公去世,秦惠王(驷)继位,保守势力诬陷商鞅“谋反”,在封地(商)他及全家被害。2.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1)在此后一百年间,秦国基本上建立起封建专制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形成崇尚耕战的风气。(2)在秦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面前,由兼并战争演变为统一六国的战争。三、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答案中央集权思维点拨商鞅变法的内容以富国强兵为核心,涉及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层面,法令具体而且切实有效,其措施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易错提醒(1)正确认识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政策。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奖励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二是限制工商业,破产的要受到惩罚。(2)商鞅倡导的重农抑商政策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对于这一政策要客观认识,它在封建社会前期是积极的,但到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阻碍因素。史论要旨(1)商鞅变法与同时代的李悝、吴起变法一样,都是由地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变法运动。(2)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废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保护和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政权。(3)商鞅变法迅速改变了秦国的落后面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国力,为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知识图示返回深化探究贰史料一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①作为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史料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②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主题一商鞅变法的特点史料解读①处划线部分从规模、措施、过程、力度等角度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②处划线部分通过与他国变法运动比较,突出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提示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成效大。提示(2)根据史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原因。提示原因:变法措施得到长期坚持;统治者长久支持;改革内容全面彻底;符合秦国国情。史论总结商鞅变法的特点(1)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2)彻底性: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3)长期性: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9年。而且其主要措施一直为秦国继承和发展。(4)有效性:商鞅变法过程中,严厉打击旧贵族,加强思想控制,保证新法得以推行。(5)进步性: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史料一商鞅之法,良法也。……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①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毛泽东史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②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史料解读①处划线部分指出取信于民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②处划线部分说明着眼于变法取得的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主题二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问题思考(1)史料一中毛泽东的评论包含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毛泽东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措施:奖励军功;奖励耕织,重视农业。原因: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提示(2)史料二是从哪些角度看待商鞅变法的?商鞅变法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矛盾?提示角度:史料二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对秦国的积极影响。矛盾: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史论总结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1)积极影响①对秦国而言:使秦国收到富国强兵之效,迅速崛起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②对后世而言:奠定了秦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模式的基础。(2)消极影响①对秦国而言: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变法对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使政权失去社会道德的支持。②对后世而言商鞅迷信刑罚、用法过峻的做法,片面扩大了暴力的作用,成为中国古代暴政思想的滥觞。开创的重农抑商政策,为后世所遵循,客观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焚烧诗书造成人类文明成果的巨大破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恶劣的影响。返回达标检测叁1.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旧贵族B.商人C.新兴地主D.农民答案1234√解析题干材料信息提到让有劳有功之人获得食禄,征召四方之士,这体现了战国时期对士大夫群体的重视。它反映了西周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遭到破坏,打击了传统的以世卿世禄制为主的旧贵族,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解析2.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标志赐爵制的开始B.使宗室贵族失去授爵机会C.宗室贵族仍可“衣食租税”,保留军籍D.使秦逐渐成为“虎狼之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使秦国的军事实力大增,军队战斗力增强,从而使其逐渐成为“虎狼之国”,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D项符合题意。解析答案1234√3.商鞅变法之所以能成为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并促进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什伍、连坐制度答案1234√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商鞅正是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进行变法,确立了一系列新制度,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B、C、D三项从属于A项。解析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梭伦诗作里有这样的篇章: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应当抑制你们傲慢的情怀,使它谦逊,不要以为要什么有什么,我们绝不会永远服从。为此,梭伦在雅典公民中推行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以分享政治权利的民主改革。材料二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分为二十等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以致“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所谓“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123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梭伦在改革中对雅典贵族的政治态度。分析他在改革中所采取的措施的意义。答案态度:限制(抑制)贵族的政治特权。意义:打破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1234解析“态度”依据“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等信息分析作答;“意义”结合“分享政治权利的民主改革”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作答。答案解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对贵族政治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改革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措施:商鞅变法废除(剥夺)贵族特权。积极影响:打破贵族对国家的世袭特权,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提升了新兴地主(军功地主)的政治地位,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1234解析“措施”依据“废除世卿世禄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等信息分析作答,“影响”主要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作答。答案解析(3)简述上述材料的这些改革给我们的启示。答案启示:改革是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要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1234解析“启示”主要从社会利益的分配、社会关系的调整等方面分析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返回答案解析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 第2课 秦国的崛起课件 人民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7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