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1.课程标准(1)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2)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2.学习要点(1)了解“二一九法令”关于废除农奴制和强化对农民的管理的改革措施;知道亚历山大二世在地方自治和司法公审等方面进行的一些近代化的改革。(2)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探讨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一二三四一、农民的“解放”1.标志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2.主要内容(1)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作为自由的农村居民,农民享有村社的一般权利,并享有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等。(2)经济上: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同时,农民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但须缴付政府规定的赎金。(3)组织上:建立“村社”,加强对农民的管理,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被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深度点拨改革者的阶级属性和根本目的决定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但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二三四二、改革的两面性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2.进步性(1)促使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农民获得了人身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农民为获得份地向地主交纳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2)促使了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一二三四3.局限性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也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1)表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严重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速度,劳动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无权地位。(2)影响:改革后,由于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资本主义、残余的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主义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三、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措施影响政治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代表选举规定严格的财产资格限制,这有利于贵族和资产阶级;自治机构的建立对社会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维护贵族、地主阶级利益,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迈出了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司法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统一审判程序,公开诉讼程序。改革比较彻底,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但仍保留了农奴制的烙印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以代替募兵制,实现了兵役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军队设备,设立军校培养人才,提高了军队素质,增强了战斗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特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农奴制残余相交织,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2.工业(1)19世纪末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工业部门建立起来。纺织业最为发达,中心在莫斯科,大规模的机械生产全面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石油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巴库成为重要石油产地。(2)改变工业布局:除彼得堡和莫斯科外,又形成波罗的海沿岸机器制造业区和纺织业区、巴库石油区等新的工业区。(3)铁路建设快速发展起来,促进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加强了各地区的联系。一二三四3.农业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从富农中分化出的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雇佣大批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经济。问题1问题2如何认识俄国农奴制改革?(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2)进步性:①作用: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奴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这对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②地位:这次改革虽然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但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问题1问题2(3)局限性:“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迫下作了一些“让步”。①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②掠夺性: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③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还少,他们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租种地主的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④影响:在改革中,资本主义、残余的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主义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问题1问题2【例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问题1问题2解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双方与各方的社会状况即可作答。第(2)问,在作答时首先理清思路,“延缓”即回答改革的积极意义,“不能消除”即回答改革的弊端,然后把“延缓”与“不能消除”分开进行论述即可。参考答案:(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回答三点即可)问题1问题2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有什么影响?(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3)司法近代化: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4)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5)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问题1问题2(6)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问题1问题2【例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中叶,俄国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一半以上是农奴。农奴每周被迫在领主的庄园内无偿劳动三四天,然后才能利用其他时间耕种自己的份地,还要承担很重的赋税。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农民有权赎买他们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为了加强对改革后农民的控制,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农民村社中,实行连环保。村社在名义上由农民选举公职人员,实行“自治”,但又规定村社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地主有权否决村社的任何决议,有权要求撤换村社公职人员。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农村的富农中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他们用多种方式积累资本,添置新式农具,购置耕地,雇佣大批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经济。问题1问题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农村发生的社会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对俄国社会近代化的重大影响。解析:第(1)问,“变化”可从人身自由、经济发展、基层组织等角度来分析。第(2)问,应从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上层建筑的改革提供了条件等角度来分析。参考答案:(1)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变为拥有私产的自由农民;在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村社”取代了原来农奴主对农民进行管理。(2)为俄国的工业化创造了劳动力、市场、资金等条件;为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近代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俄国农奴制改革 2 自上而下的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7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