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了解中国气象灾害的类型。2.掌握台风和寒潮的含义、路径、影响地区及灾情。3.理解我国旱灾的时空分布、形成原因与灾情。4.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各种自然灾害的链发性。一二三四一、旱灾1.特点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2.区域差异(1)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江淮地区。(2)不同区域,旱灾特点不同。3.时空特点与涝灾时间上交替出现空间上交错出现一二三四4.灾情(1)表现:农牧业灾情重;工矿、城市受旱灾危害巨大。(2)原因。①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②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思考讨论根据教材图2.31“中国1972年干旱程度”和“案例6”,分析1972年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及其原因。提示:从图中可知,1972年重旱区有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其中旱灾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因为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大且地表径流少,且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人类生产、生活对水的需求量大,一旦干旱,易成严重旱灾。一二三四二、台风灾害1.形成:来自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2.分布:沿海重,南方重。3.危害(1)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灾情最重。(2)台风造成的损失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思考讨论根据教材图2.33“中国东部影响严重的登陆台风次数(1949~2000年)”和图2.34“中国东部台风经济损失(1991~2000年)”,分析我国台风登陆次数较多的省区有哪些。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区域差异?提示:台风登陆次数较多的省区有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风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受其影响程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台风灾害灾情严重的地区是人均GDP高且台风次数多的地区。沿海重、南方重。一二三四三、寒潮灾害1.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发生在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2.源地与路径一二三四3.山脉走向对寒潮活动的影响4.寒潮影响的地区差异一二三四思考讨论根据教材图2.35“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思考我国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提示:第一,东北地区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寒潮影响的程度大、频率高。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一二三四四、气象灾害多发区1.灾害种类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2.多发原因一二三四3.华北旱灾(1)特点:范围最大、强度最大、灾情最重。(2)类型:春旱、初夏旱、春夏连旱、夏秋连旱、春夏秋连旱甚至连年干旱。(3)灾情。①变化有加重趋势已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区域②原因:国家首都所在地区,各类产业发达,工程设施密集,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都很大。4.华北沙尘暴(1)时间:多发生于春季。(2)内涵: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3)界定: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4)灾情:华北地区损失十分严重。一二三四思考讨论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提示: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易发生持续性干旱—自然原因华北旱灾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源污染、浪费较严重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我国的旱灾问题导引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2014年全国作物受旱面积0.27亿公顷、受灾面积0.12亿公顷、成灾面积567.7万公顷、绝收面积148.5万公顷,因旱造成粮食损失2006万吨、经济作物损失276亿元、直接经济总损失910亿元。2014年,全国旱情发展主要经历了冬春旱和夏伏旱两个阶段,其中冬春旱主要发生在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甘肃等冬麦区以及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夏伏旱主要发生在辽宁、吉林、河南、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提示我国有四个旱灾中心,即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2)为什么这些地区易形成干旱灾害?提示这些地区属于季风区,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1.旱灾的特点、多发中心气象灾害是影响最广的灾害。其中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旱灾的危害、分布等特点如下图。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我国干旱的特点与原因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3.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形成的原因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题1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4年汛期以来,高温、少雨、干旱天气持续发展,河南省中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旱情。河南省平均降雨量96毫米,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60%。特别是6月份以来,高温时间长,平均降雨量仅有90.2毫米,是1951年以来最小年份,呈现严重的气象干旱。材料二:我国干旱灾害发生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山东的干旱灾害频次在以上。(2)干旱灾害频次大于30的地区有、、。(地形区)(3)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山东省的旱灾频次在20次以上。第(2)题,根据图中的图例和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可判断出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第(3)题,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旱涝灾害的产生是由夏季风的进退异常造成的。答案:(1)20(2)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或华南地区)(3)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不稳定。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我国的台风灾害问题导引2014年7月18日15时30分,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后来又于19时30分在广东省徐闻县龙塘镇沿海登陆,再后来又于7月19日7时10分在广西防城港市光坡镇登陆。“威马逊”前两次登陆时达到超强台风级别,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的最强台风。截至20日统计,“威马逊”共造成海南、广东、广西的59个县市区、742.3万人、468.5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65.5亿元。海南因倒房、洪水冲淹等死亡9人、失踪5人,广西因倒房、滑坡等死亡5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于何地?提示西北太平洋。(2)我国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有何特点?提示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在夏秋季节。从空间分布看,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我国的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的沿海,受台风影响的频次较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1.我国台风时空分布及影响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影响我国的台风登陆路径路径移动路径登陆地区示意图西移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西移,进入南海在广东、海南沿海,越南登陆西北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岛和琉球群岛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苏沿海一带登陆转向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移动后,转向东北袭击我国东部沿海、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3.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题2图甲为2014年第10号台风“麦德姆”的移动路径示意图,图乙为我国台风路径及台风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甲图乙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在我国,杭州湾以南的台风发生频次(高或低)于杭州湾以北地区。(2)一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在台风即将到来时,浙江、江苏等地的气象部门可能提醒居民注意的其他自然灾害有哪些?(3)在台风剖面图中,①处的天气特征是。(4)台风的主要源地是。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第(1)题,我国台风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方重、沿海重,杭州湾以南的台风频次高于以北地区。第(2)题,台风来临时,伴随着狂风、巨浪、风暴潮、暴雨,可能会引起洪水、暴雨、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第(3)题,台风眼处晴朗无风。第(4)题,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为西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洋面。答案:(1)高(2)洪水、暴雨、泥石流(3)晴朗无风(4)西北太平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方法技巧台风灾情逐年增加的原因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有许多位于沿海区,近几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资产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受灾体的风险越来越大,导致台风灾情损失逐年增长。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寒潮灾害问题导引中国天气网2013年2月28日讯春节过后,内蒙古自治区气温逐渐回升,然而这样的“升势”即将被新股冷空气打断。2013年2月28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迎来蛇年第一场寒潮天气,区气象台9时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提醒公众注意添衣保暖,同时做好防风防沙工作。内蒙古气象台预计,今天全区大部气温明显下降并伴有大风沙尘天气,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此次降温过程的最低温将出现在3月1日凌晨,中西部城市最低气温下降至-13~-19℃,东部城市则在-14~-26℃。其中中西部及东部偏南地区降幅在8~12℃,局地降幅达12℃以上。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影响我国的寒潮发生时间、对农作物影响大的季节分别是什么?提示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高峰,即3~4月和10~11月。春、秋季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大,春季寒潮易冻伤作物幼苗;秋季常影响作物成熟。(2)为什么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及西藏、云贵高原受寒潮影响较小?提示寒潮在南侵过程中,受沿途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区,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少,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所以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则因海拔特别高而使寒潮不易侵入。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1.影响我国的寒潮的时间、源地、路径、危害项目内容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寒潮源地主要来自北方大陆和冰雪洋面寒潮路径①偏西路径是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②偏北路径是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③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地区差异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和雨雪等影响次数从寒潮影响的次数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使交通、通信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尤其在北方农作物,寒潮造成的低温、大风对农牧业的危害更大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寒潮的有利影响(1)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我国受季风的影响,冬天气候干旱,尤其北方如遇少雪多晴的暖冬,农田的表土随风吹扬,水分蒸发,地力减退,直接威胁着来年的春耕播种。适度的寒潮南侵,可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致使表土凝结附着于地表,减少北方的扬尘天气;东北、西北的冬雪积累,在保持土壤湿度的同时,春天积雪的消融,还可缓解春播的旱情。(2)寒潮还有助于地球表面的热量交换。因地球形状的影响,球体表面受热不均,自赤道向两极形成了热带、温带、寒带。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低纬“倾斜”,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促进了全球的热量平衡。(3)寒潮还可净化大气。在冬季,人们易患流感,当病人咳嗽时,飞沫中包含有大量病毒,易造成传染。寒潮来临后,带来大量雨雪,这样不仅增加了空气湿度,而且也会使飞沫中的病毒随雨雪降落。(4)寒潮带来低温,还可以大量杀死潜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82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