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课古代印度初中九年级了解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初步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学习目标南亚次大陆的古老文明古代印度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东北倚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介印度塔尔沙漠,西北为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西南为俾路支高原,南临阿拉伯湾。哈拉巴印度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但由于东北部高山山脉的影响,使气候通常介于干燥与半干燥、热带与亚热带之间。一年分为四季。摩亨佐·达罗华氏城约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两岸出现了一些城市国家。摩亨佐·达罗遗址已发现的古代印度城市遗址中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最为著名。两个城市各有数万居民,城市经过规划,有下水道系统,对外贸易发展。哈拉巴,印度河流域上古文明的城市遗址。在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考古学家在此发现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代的青铜器文化遗物,包括火砖建筑、下水道、工具、陶器、艺术品等。有卫城。还发现刻在印章上的文字符号,迄今尚未完成解读。其文明昌盛期已经入奴隶制发展阶段,与同期埃及、两河流域水平相当。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地的古迹,常被称为“哈拉巴文化”。其范围西起伊朗边境,东近德里,北及喜马拉雅山南麓,南临阿拉伯海,估计占地130万平方公里,呈巨大的三角形,可称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青铜文化。哈拉巴文化摩亨佐-达罗(公元前2600年-前1800年),又称“死丘”或“死亡之丘”(MoundoftheDead),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建成,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摩亨佐-达罗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早期古代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会”之称,该段时期的其他古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及克里特文明。多认为是由古印度的白种雅利安人入侵之前达罗毗荼人(即矮黑人)所缔造的都市文明。哈拉帕出土的彩陶瓮摩亨佐-达罗的考古遗址在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与哈拉帕文明并称为古印度文明的代表。祭司印章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并扩张到恒河流域。他们逐渐放弃了游牧转向农业和定居生活,生产小麦、大麦和水稻等。雅利安人入侵路线在拜火教文献经典波斯古经《阿维斯陀》中,国王费里顿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图尔、二儿子萨勒姆和小儿子雅利安国王在年迈之际三分帝国,大儿子图尔统辖东部,演化成了图尔人是突厥人的祖先;二儿子萨勒姆统辖西部,是罗马人的祖先;小儿子雅利安执掌中南部,演化成了伊兰人(伊朗人),是雅利安人的祖先。雅利安人(1)发源于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2)位于北纬20°—北纬40°,气候适宜。(3)以农业文明为主。【小组探究】东方古文明的共同点是什么?一、南亚次大陆的古老文明:1、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2、河流:恒河和印度河,河水定期泛滥给两岸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印度河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3、早期文明产生:哈拉巴文明摩亨佐.达罗文明4、外族入侵: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河恒河流域知识小结种姓制度婆罗门(第一等级)梵天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第二等级)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吠舍(第三等级)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首陀罗(第四等级)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梵天亦称造书天、婆罗贺摩天、净天,华人地区俗称四面佛(印度佛教中的大梵天王诸神众,特指色界初禅天之主,又称大梵天王),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之神,梵文字母的创制者。与毗湿奴、湿婆并称三主神。他的坐骑为孔雀(或天鹅),配偶为智慧女神妙音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认为是智慧之神。在印度几万座印度教寺庙中供奉梵天的寺庙却极为少见,现存最有名的专门供奉梵天的地方位在拉贾斯坦邦城镇普须卡,在印度大多数是把梵天和毗湿奴、湿婆合画在一起供奉。随着印度佛教的兴起,后被佛教吸纳为护法神之一,在南传佛教的东南亚,尤其泰国,得到很大的发挥,华人称之为四面佛,据说有保佑人间富贵吉祥的功能,在东南亚有非常多信众。梵天毗湿奴湿婆梵天(1)种姓制度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种姓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2)影响: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民族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种姓制度把印度人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一方面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创造性,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小组讨论】种姓制度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这一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二、种姓制度5、建立者:雅利安人6、内容: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7、特点:(1)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2)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事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8、实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9、影响: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计划了社会矛盾。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知识小结佛教的创立佛教创立的背景1.公元前6世纪,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发生变化;2.刹帝利等级地位上升,吠舍中出现富裕大商;3.种姓制度下婆罗门地位最高,引发不满。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名为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佛教提出了“众生平等”的主张,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广大人民和提升自己地位的刹帝利很有吸引力。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邻近国家传播,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印度的佛教艺术对中国古代石窟和庙宇的佛像造型有很大影响。“阿拉伯数字”实际起源于印度,又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龙门石窟白马寺佛教的教义不承认神能主宰人的命运,因此佛教成为当时反对种姓制度的重要派别。由于佛教教义对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奴隶主有利,因此佛教的主要支持者是刹帝利和吠舍中的富人,他们大量捐款、赠园,使得佛教迅速传播。【小组探究】佛教迅速传播的原因。三、佛教的创立10、产生:公元前6世纪,社会矛盾非常尖锐11、创始人:悉达多12、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知识小结1.孔雀王朝的国王阿育王属于印度种姓制度的哪一阶层?()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B随堂检测2.如图,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D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其中最高等级和最低等级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④①C再见
本文标题: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1.3 古代印度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9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