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第6讲 溶液(下)课件
第6讲:溶液(下)2018届中考一轮考点解析考点1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条件:标准:溶液状态:单位:一定温度100克溶剂(一般指水)饱和状态质量(克)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不)溶溶解度/g(20℃)(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考点解析1g1g10g0.01g(3)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②外因:主要是________。温度考点解析讨论: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如左图:①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硝酸钾等;②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如上图:③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1)概念:指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横坐标表示_____,纵坐标表示_______。2.溶解度曲线温度溶解度考点解析(2)含义:①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曲线的走向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③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3)应用:①查找某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②比较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③选择使某种物质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考点解析(1)蒸发结晶:恒温蒸发,使溶剂的量减少;(适合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2)降温结晶:保持溶剂的量不变,使溶液的温度降低。(适合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减小的物质)3.结晶: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1)概念: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101kPa时,某气体溶解在1体积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①内因:气体的性质;②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4.气体的溶解度越小越大考点解析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t℃时10g氯化钠能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B.t℃时10g氯化钠溶解在水中能形成100g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C.把20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gD.t℃时把3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D典型例题1.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只有①【同类考题】2.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瓶常温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要使它变成不饱和溶液而又保持其溶剂的质量不变,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D典型例题3.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A.升温增压B.升温减压C.降温增压D.降温减压。【归纳总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多少无关,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个定值。C典型例题例2欲使硝酸钾从其常温下的饱和溶液中快点结晶出来,应采用的最佳方法是()A.冷却硝酸钾的饱和溶液B.常温下使水蒸发C.先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然后降温D.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C典型例题1.将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用结晶法分离,对于滤液(母液)来说,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A.滤液中不含硝酸钾B.滤液中不含氯化钠C.滤液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D.滤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同类考题】D2.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下图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C典型例题例3下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对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B典型例题A.M、N都是难溶物质B.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C.3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D.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M的不饱和溶液,N的饱和溶液典型例题在t2ºC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当温度为t1º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______,当为t3ºC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BACA【同类考题】(1)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题2.如左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明A物质的溶解度随____________而增大。(2)M点表示在tºC时,A和B的溶解度_______,在tºC以前,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B物质的溶解度;在tºC以后,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B物质的溶解度。小于大于相等温度升高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B.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典型例题D技巧归纳【归纳总结】溶解度曲线是用图像形式反映了溶解度与影响溶解度因素(一般是温度)之间的关系,解题时必须深入理解曲线所包含的各方面的含义,如曲线上的点、曲线的走向、两条曲线的交点等所表达的意义。考点解析考点2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3.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S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100+S×100%考点解析(1)联系:对于饱和溶液来说(2)区别:温度要求溶剂量要求溶液是否饱和溶解度一定100克一定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1)加水稀释:稀释后溶液的总质量=原溶液的质量+加入水的质量计算式:m浓a%浓=m稀b%稀或m浓a%浓=(m浓+m水)b%稀(2)用稀溶液稀释: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式:m浓a%浓+m稀b%稀=(m浓+m稀)c%稀4.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考点解析考点解析(1)增加溶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的溶质质量计算式:m稀×a%+m质=(m稀+m质)×b%(2)蒸发溶剂蒸发溶剂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计算式:m稀×a%=(m稀-m水)×b%5.溶液的浓缩(3)与同种溶质的浓溶液混合:溶质的总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式:m浓×a%+m稀×b%=(m浓+m稀)×c%考点解析6.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并求出对应溶液的质量。注意溶液是混合物,溶液的质量不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必须换算成溶质的质量。典型例题例1已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24.0%B.28.6%C.31.6%D.40.0%【同类考题】1.20g10%的盐水中倒出一半,求:剩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A10%典型例题2.某温度下,物质A的溶解度为60g,则该温度下的80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60%B.80%C.30%D.37.5%3.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B.升高温度C.加入少量的水D.恒温蒸发溶剂DC典型例题例2有50g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10%,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25g水B.蒸发掉23.75g水C.加入2g硝酸钾晶体D.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A典型例题1.对“10%的食盐溶液“的含义理解错误的是()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B.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有10g食盐C.将10g食盐溶解在9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D.将食盐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溶液【同类考题】A2.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B.溶液质量减少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典型例题C典型例题3.已知19.5g锌恰好能跟150g稀硫酸完全反应。求:(1)生成氢气的质量;(2)反应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1)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反应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z。Zn+H2SO4=ZnSO4+H2↑6598161219.5gyzx0.6xg6519.598gy29.4yg6519.5161gz48.3zg6519.52gx答:略(3)反应后硫酸锌溶液的质量为:典型例题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9.4g/150g)×100%=19.6%(48.3g/168.9g)×100%=28.6%19.5g+150g-0.6g=168.9g(2)反应前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技巧归纳【归纳总结】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这种题目应该用“整体法”来求。先求出溶质的质量,然后溶液的质量用整体法,假想所有物质都在一个容器中反应,你把放进去的东西质量全加起来,然后减去生成的气体,和沉淀(固体)(可能是不反应的杂质),最后剩下的就是溶液的质量。考点解析考点3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1.配置方法溶质+水;浓溶液加水稀释;浓溶液加稀溶液混合;溶质加稀溶液;稀溶液蒸发得到相应的浓溶液等。通常采取溶质+水法进行配置2.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滴管考点解析(2)称量或量取:称量是指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量取是指量取液体物质的体积。(3)溶解:把溶质和溶剂混合,搅拌至充分溶解即可。(4)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3.操作步骤(1)计算:按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固体计算出质量、液体计算出体积)。考点解析(1)由于溶质的质量变化引起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①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溶质本身不纯;称量的溶质少了(左码右物称量)(称量后,指针向右偏)(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左偏);溶质有撒落;溶质没有完全溶解就装瓶存放了。②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变大:称量的溶质多了,(指针向左偏)(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右偏)4.误差分析考点解析(2)由于溶剂的质量变化引起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①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俯视量取;溶剂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溶解时有液体溅出。②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仰视量取;烧杯内壁上有水;试剂瓶内壁上有水典型例题例1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③④①②⑤D.④⑤①②③D1.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贴上标签典型例题【同类考题】D典型例题2.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C.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撒出部分溶液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B3.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进试剂瓶时,仍有部分留在烧杯中,则所配得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6%;典型例题=【归纳总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是初中化学中考说明中要求学会的内容,它既是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近年来中考的一个考试热点。课堂小结本讲主要介绍了三个问题,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置,是中招考试的重点考查内容,以选择、填空、简答的形式出现,计算题常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综合考查。再见
本文标题:2018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第6讲 溶液(下)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9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