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必修第二册专题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3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b);(2)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c);(3)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b);(4)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c);(5)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c);(6)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考试要求:内容索引核心考点深化讲重点扣真题命题视角聚焦寻考向找立意课时跟踪训练练规范练速度主干知识夯实理主干通考点主干知识夯实1.原因:列强利用获得的特权,扩大对华等。2.表现(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衰败标志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19世纪60年代起,解体速度加快。(2)农业:中国农产品的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3)手工业: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4)商业和金融业:经营对华贸易的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b)商品输出手工棉纺织业商品化洋行上海3.影响(1)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的兴起等。(2)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大批破产,买办出现。民族工业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微点拨1.兴起——(b)(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期。(2)途径①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工业企业。②部分官僚、中小地主、商人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如陈启源创办的广东南海。③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如方举赞等创办的上海。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民用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3)表现:新设50余家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和船舶修造业、机器制造业以及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中国近代工业中“近代”的含义“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微点拨2.初步发展——(c)(1)时间:甲午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有利条件①帝国主义扩大经济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扩大和劳动力市场。②清政府准许民间设厂。③人们呼吁“设厂自救”“”以挽救民族危机。(3)代表企业:张謇的、荣氏兄弟的保兴面粉厂。商品销售实业救国“实业救国”思想出现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特别提示大生纱厂(4)影响:①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②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③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的气息。3.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c)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近代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对中国早期的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4.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1)对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也沉重地打击了城市手工业。(2)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棉花、花生和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小麦、谷物等粮食作物的商品率有所提高。(3)中国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其附庸。5.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c)(1)发展不平衡:①地区分布:集中于沿海地区,内地很少。②行业分布: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①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②自然经济(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3)发展艰难: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及其后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4)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核心考点深化1.自然经济解体与经济结构变动(1)自然经济解体:“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的重大标志,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催化剂。考点一工业文明冲击下的经济结构变动(2)经济结构变动:指由单一自然经济变为五种经济成分并存A代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B代表洋务企业,C代表外商企业,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E代表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其中洋务企业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2.多维角度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1)含义: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③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④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3)影响①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③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4)特点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解体的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3.经济结构变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1)“男耕女织”的变化:大量物美价廉的洋纱和洋布涌入中国,取代了土纱与土布,冲击了家庭手工业和城市手工业,使传统的“耕织”分离。(2)“自给自足”的变化:列强大量收购以丝、茶为代表的农副土特产品,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减少了自给自足的成分。(3)“闭关锁国”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步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4)经济结构变化: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经济的主体,单一自然经济变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5)国家政策变化:从“抑商”向“扶商”转变。(6)思想观念变化:从“天朝上国”向“学习西方”转变。(7)阶级结构变化:出现了买办阶层和产业工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也催生了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1.(2016·10月浙江选考)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解析“洋布质优价廉,使中国手工棉布市场大大缩小,危害甚大”是材料大意,反映的是手工业日渐衰败,属自然经济日渐解体的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A项错在“彻底衰败”,C项错在“全面转型”,D项“农产品”与材料手工业主题不符。√直通高考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C.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类别1866~1894年1895~1913年设厂数设立资本(元)设厂数设立资本(元)船舶修造727001651870轧花机制造3300142520缫丝机制造140095600合计11340039599902.(2016·4月浙江选考)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1866~1913年)√1.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2)发起: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发起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考点二近代化开端的洋务运动(3)表现创办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时间最早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最大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培养人才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破产: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5)意义①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②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五大体现(1)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冲击了“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3.(2018·11月浙江选考)1882年,中国电报局建立。郑观应称:“商贾贸易,藉电报以通达市价,则无者常绌,而有者常赢”。史料并载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上述材料表明洋务运动意在A.“设厂自救”B.“西体中用”C.突破“器物”限制D.“求富”以“自强”[抓题眼]由“通达市价”“产生的利润被投入洋务企业”,可推知成立电报局意在“求富”以“自强”,故选D项。[析错因]开办电报局和企业仍属于“器物”层面,B、C两项明显错误;材料反映电报局的作用,与“设厂自救”无关,A项错误。√直通高考4.(2018·江苏高考)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5.(2017·4月浙江选考,节选)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尽管中国没有经历产业革命,但不能抹煞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中为争取中国现代化而献身的人的动人事迹。中国人自制轮船的试探,在福州船政局开办不及十载的1875年便已开始发动。从20世纪开始,中国大地上的追赶先进和推动现代大机器工业发展进行的奋勇拼搏展现出新的场面。詹天佑和他所设计的“与他国无关”的京张铁路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詹氏早就自豪地说:“中国已渐觉醒。”认为“莽莽神州,岂长贫弱?曰富、曰强,首赖工学。”——摘引自《詹天佑文选》、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根据材料所提示的角度并联系所学,指出近代民族工业最初产生的时空范围,分析说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路径。答案时空范围:19世纪60年代;沿海地区。路径:洋务派官办企业;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和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观点1传统手工纺织业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材料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新观点·新材料·新问题问题:手工织布业始终未丧失农村副业的资格反映了怎样的本质问题?答案表明自然经济有顽强的生命力,也体现了自然经济对外来经济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表明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观点2农产品出口增加的实质是中国成为西方工业原料产地材料鸦片战争后,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
本文标题:(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0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