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部分思想文化历程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概览时空定位线索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线索2: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线索3:宋明时期,朱熹、王守仁等人汲取佛、道的精神,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线索归纳的需要。线索4: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构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第23讲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儒家与道家的思想;(2)法家与墨家的思想;(3)百家争鸣的影响。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2)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纲呈现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背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面临重大变革。(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①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2)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新兴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自主学习2.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孔子提出“仁”与②“礼”的学说,主张“德治”;主张“有教无类”,开创了中国古代③私人讲学之风孟子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④“仁政”学说;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⑤民本思想荀子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⑥“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道家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蕴涵了朴素的⑦辩证法思想;政治上消极悲观,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庄子把“道”作为最高的原则,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⑧“齐物”的思想法家韩非主张加强⑨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墨家墨子墨家学说的主旨是⑩“兼相爱、交相利”;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3.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第一次 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易错辨析孔子之“仁”与孟子之“仁”的不同孟子提倡的“仁政”不等同于孔子提倡的“仁”。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的精神出发,把它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思维启迪“仁”是会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大家猜猜看,“仁”字的含义是什么?孔子的“仁”指什么?“仁”体现在政治上,要求统治者怎么做?提示:“仁”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教材补遗敬德保民“德”是“天”的至善性,“敬德”就是“敬天”,“保民”是“敬德”的必然结果和具体表现。“敬德”和“保民”是周王朝政治路线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前者是理论基础,后者是实践表征。主题一儒家的民本思想及其产生的原因史料呈现史料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合作探究史料2“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史料3“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荀子·王制》读史指导1.史料1主要反映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强调“仁者爱人”。.史料2中,孟子从“制民之产”“以事父母”“以畜妻子”等方面强调统治者应给予百姓一定的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其基本的温饱问题,巩固统治基础。3.史料3中,荀子认为府库充实而百姓贫穷,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甚至会导致政权覆灭,反映出其对百姓生活的关注。问题思考1.依据三则史料归纳儒家的民本思想。提示孔子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孟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荀子的民本思想:“君舟民水”。2.综合上述三则史料,谈谈你对儒家“民本”思想的认识。提示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实施德政。主题二诸子百家的主要治国理念及其现实价值史料呈现史料1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史料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史料3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读史指导1.史料1强调只要做到清静无为,不扰民,就能治理好国家,其核心是“无为而治”。2.史料2强调“为政以德”是“仁”在政治上的表现。3.史料3中,“圣人执要”即实行君主专制,体现了法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思想。问题思考1.根据上述三则史料,归纳道家、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理念。提示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中央集权”。2.依据上述三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想却备受推崇?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而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却适应了时代要求。史论归纳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治国理念及其现实价值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大变革,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逐步确立。(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诸侯争霸,各国诸侯为争雄竞相招揽人才。(3)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4)阶级上:奴隶主贵族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5)思想文化上:专业文化阶层“士”崛起;私学兴起。总之,文化觉醒根源于社会大变革,社会大变革造就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3.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我们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对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理念的重要思想来源。1.(2018北京文综,12,4分)“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考点集训C解析孟子认为“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才可以使天下归服”,强调以德服人,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因此C项符合题意。“王”字在甲骨文中象征着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与孟子观点相左,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可排除B项;宗法制度形成于商周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D项。2.老子认为,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首先,不能轻易运用武力;其次,即使在迫不得已用兵时,也一定要以一种“悲哀”的心情来对待;就是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而应该“以丧礼处之”。这体现出他的人生观是 ()A.恬淡为上,胜而不美B.隐忍退让,以和为贵C.知足寡欲,隐于山野D.上善若水,刚柔并济A解析题干中“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说明老子主张不能轻易用战争这种激进的方式解决问题,体现出其恬淡为上的人生态度。“就是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而应该‘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主张胜而不美,故A项正确;题干中“迫不得已用兵”说明老子认为最终可以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了对待战争应该持怎样的态度,而没有谈到欲望的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中“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轻易运用武力”说明老子是反对战争的,“刚柔并济”与之不符,故D项错误。3.孟子评述《春秋》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说明孔子著《春秋》坚持 ()A.以小见大B.有闻必录C.惩恶劝善D.述而不作C解析据材料中“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可知,孔子著《春秋》坚持惩恶劝善,故C项正确。4.(《史记》载)伍子胥(楚国人)为报父兄被楚平王所杀之仇,逃至吴国,最终引吴兵攻楚并破城。当时对此持肯定态度的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A解析儒家强调人伦关系、宗法血缘,故A项正确;法家强调服从君主,对伍子胥的行为持否定态,故B项错误;道家强调顺其自然,故C项错误;墨家强调兼爱非攻、尚贤尚力,故D项错误。考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自主学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焚书坑儒(1)概况:秦始皇将除秦国官定史书《秦记》以外的其他各国的历史记载都予以烧毁;将除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以外的私人收藏的书籍统统焚烧;又将违犯禁令的460余名儒生坑杀。(2)影响:“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上的一场浩劫,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2.罢黜百家(1)背景a.汉武帝时代,中国的①“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②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b.③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提出“大一统”④“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及⑤“三纲五常”等学说。(2)结果: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⑥正统思想。3.太学的出现汉武帝设立⑦太学,还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图解历史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背景 思维启迪有人认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新儒学的根本原因是新儒学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提示:该观点不正确。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董仲舒宣扬的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教材补遗太学太学,汉代的最高学府。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西汉末年增至3000人,到王莽时,太学生增至10000多人。这些人学成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武帝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主题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其影响史料呈现史料1《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合作探究史料2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董仲舒《春秋繁露》史料3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董仲舒《春秋繁露》读史指导1.史料1中,春秋大一统的主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史料2体现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主张。3.史料3体现了“三纲”的处世标准,维护了社会秩序,但也充满了封建等级与保守意识。问题思考1.依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思想的特征。提示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2.对董仲舒“罢黜百家,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3讲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28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