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经济文明历程专题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纲要求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近现代中国衣、食、住的变迁;(2)社会习俗的变迁。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的进步;(2)通信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1)近现代报刊的发展;(2)近现代影视事业的发展;(3)互联网的发展。考点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及交通、通讯、传媒的变化考纲呈现考点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及交通、通讯、传媒的变化自主学习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变化趋势:由拘谨、①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②方便、平民化转变。(2)变化的表现a.鸦片战争后,③西装传入中国,与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长袍马褂并行不悖。b.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④中山装。c.20世纪20年代,经过多次改革与创新的⑤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d.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服饰受到政治的深刻影响,流行⑥苏式服装;“文革”时期流行军装。e.改革开放后,服装色彩缤纷,款式多样,由封闭走向⑦开放,与世界接轨。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近代百年,中国逐渐形成了影响比较大的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2)从19世纪40年代起,⑧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3.居室建筑的演进(1)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普通居民的住房都是以四合独院为主。(2)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出现西式住宅。(3)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4.习俗风尚的变革(1)原因:辛亥革命、⑨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⑩改革开放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婚丧礼俗及其他习俗的变迁变迁史实婚俗清末民初,青年人开始主张 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丧俗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地区由土葬向火葬改革其他习俗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点头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误区警示西式服装传入中国,引发了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装,而是中西服饰并行。思维启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这些现象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一特征? 提示:中西合璧。教材补遗废止缠足运动早在清末,废止缠足的天足运动就已经展开。天足,即天然之足,清朝末年发生的反对缠足、崇尚天足的天足运动是由一批维新志士发动起来的。早在1883年(光绪九年)康有为就在老家广东南海联合一些开明乡绅创立不缠足会。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康有为、康广仁又在广州成立粤中不缠足会,提倡妇女不缠足。成立之初,会员便达万人以上。与此相呼应,在广州附近的顺德也创立了戒缠足会。另一位著名维新派领袖梁启超也积极从事反对缠足的活动,并致力于从事反对缠足的宣传工作。1898年在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专门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痛陈缠足之害。随着维新运动的失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的反缠足运动告一段落。此后,更多的知识分子投入到了反缠足运动中。进入民国,天足运动进一步深入发展,政府已经把放足和禁止缠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民国建立伊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无论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还是国民政府时期,尽管战乱不断,但政府对缠足的劝禁工作从未停止。到了抗日战争前夕,尽管这一陋习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彻底禁绝,但杜绝这一陋习的观念基本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和接受。二、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中国有 “自行车王国”之称轮船 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创办于1872年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2003年投入商业运营的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电车 1906年,天津建成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 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2.邮电通信事业时间成就1866年邮政在中国出现1877年有线电报开始出现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1906年无线电报开始出现教材补遗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近代社会生活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但近代社会生活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大众报业的发展(1)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2)1873年 《昭文新报》出版,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3)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4)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并根据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了专门分工。2.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2)电影a. 1896年,在上海进行了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b.电影在中国的放映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3)电视a.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b.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3.互联网的发展(1)概况: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截至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影响: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误区警示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出现同时上升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许多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各种媒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完全取代。思维启迪英国学者尼尔·巴雷特曾说:“要想预言互联网的发展,简直就像企图用弓箭追赶飞行的子弹一样。哪怕在你每一次用指尖敲击键盘的同时,互联网就已经不断地变化了。”巴雷特的话反映出互联网哪一方面的特点?提示:发展速度快。教材补遗《新华日报》《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1938年1月11日至1947年2月28日)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大型机关报。它是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新华日报》于1949年4月在南京复刊,1952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机关报。主题一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及影响史料呈现史料1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摘编自王文泉《中国近代史》合作探究史料2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史料3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竞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读史指导1.史料1表明辛亥革命中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思想对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说明辛亥革命冲击了传统中国的社会生活。2.史料2中“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体现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说明经济基础的变化冲击了旧的习俗。3.史料3反映了西方生活方式伴随西方侵略传入中国,尤其是甲午战争前,在中国内地甚至某些农村,西方生活习俗已是相当普遍,如“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问题思考1.史料3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提示“洋气”指西方式生活时尚。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2.根据以上史料,概括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示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政治上,政府、重大社会变革运动和仁人志士的推动。思想上,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经济上,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史论归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1)从地域上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2)从过程上看: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半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3)从水平上看: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不缠足运动虽然起步早,可是进展缓慢,并且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4)从动力上看:每一次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主题二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史料呈现史料1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李鸿章的奏请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他们的结论是,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史料2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千米,占总比率的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读史指导1.史料1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发展铁路交通的原因和艰难历程。洋务派发展铁路交通是为了解决军用工业能源运输问题,而传统观念和封建顽固势力阻碍了近代铁路的兴建。2.史料2反映了甲午战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修筑的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国人自建铁路长度。铁路的兴建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1,分析修建唐胥铁路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近代阻碍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提示原因: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军事工业面临能源运输的困难。主要因素:传统观念和守旧势力的阻碍;清政府顽固派的迂腐守旧和政局动荡;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2.根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及认识。提示特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兴建的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国人自建的铁路;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认识: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改变落后的局面,推动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便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史论归纳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运输业,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2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