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经济文明历程第十一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单元概览时空定位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三条知识主线: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线索归纳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政治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主要出现了欧共体(后发展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组织。3.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第22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纲要求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①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过程及影响。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宗旨及主要职能。③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及意义。④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影响。2.世界贸易组织:①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②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③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考纲呈现考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自主学习一、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背景(1)二战的教训: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秩序,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2)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冲击了①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亟待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3)美国的企图:美国经济实力大大膨胀,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2.确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国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是②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标志。3.构成: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WB)正式成立。(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③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2)世界银行的宗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4.特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由成员国认缴资金,并根据④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5.意义(1)局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从而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2)积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误区警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救急”性质的机构,当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可以向它求救,其贷款属于短期性贷款;世界银行属于“救贫”性质的机构,主要资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其贷款多为长期性贷款。▶知识图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易错点拨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1)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重要内容,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制度,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思维启迪有评论说:“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中的。”这里“高度集中”的含义是什么?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含义: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元具有了高于各国货币的地位。影响: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建立原因(1)必要性: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性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2)可能性: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有利于其商品输出。2.建立:⑤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3.宗旨: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⑥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4.意义(1)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2)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⑦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误区警示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思维启迪如何看待《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推销、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提示:这些规定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世界各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得到先进产品和技术;但这些规定对发达国家更有利,发达国家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三、“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形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影响(1)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2)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⑧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图示总结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思维启迪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罗斯福这一设想在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领域是如何实现的?提示: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建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主题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影响◆史料呈现史料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近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使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摘编自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合作探究史料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国际货币与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金融舞台的结果。《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读史指导(1)史料1中“美元本位制”指以美元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结算货币和外汇交易手段的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史料2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影响。分别从新的金融格局、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与美国的霸权地位三个角度叙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问题思考(1)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的原因。它有何积极作用?提示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积极作用:促进了贸易自由,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综合史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点和影响。提示主要特点:美元等同黄金,美元“唯我独尊”;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影响:①积极作用: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②消极作用: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史论归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作用及其瓦解因素1.特点(1)加权投票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实行加权投票制度。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2)“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3)一固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2.作用(1)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2)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3)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使美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3.瓦解因素(1)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经济实力相对削弱。(2)日本、西欧崛起的挑战与竞争。(3)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的缺陷。(4)美国工业生产能力下降,贸易逆差扩大,美元不能大量回流。(5)黄金储备量急速下降,无力承担稳定美元的责任。主题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确立◆史料呈现史料1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推销、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史料2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一个准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仍没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强制手段。这也是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真正解决的重要原因。美日贸易战旷日持久,美国和欧共体之间农产品之争相持不下,总协定对此竟无能为力。——摘编自《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史料3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GATT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IMF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保证公平交易,如果出现支付困难,那就请WB帮助贷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读史指导(1)由史料1中“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可以看出,关贸总协定倡导的是一个非歧视的宽松自由的贸易环境,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2)史料2中“主要手段是协商”“没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强制手段”,反映了关贸总协定的不足,因此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各国间的贸易纠纷。(3)史料3中的比喻体现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战后世界经贸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问题思考(1)结合二战后的经济状况,分析史料1中的规定在当时对哪国最有利?这反映了当时经济体系的何种特征?提示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产品需要输出,因此史料1中的规定对美国最有利。特征: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2)根据史料2分析,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其最终归宿如何?提示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组织,规则不严密,不具有法律约束性。这些局限性决定了它终将被世界贸易组织所代替。◆史论归纳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金融方面: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美国打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2讲 战后资本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2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