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课件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情精解读目录CONTENTS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考点1经纬网的判断与应用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考点1经纬网的判断与应用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知识体系构建方法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方法读图1等值线图的判读读图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与应用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考向1通过经纬网进行距离计算考向2通过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考纲要求1、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核心考点考题取样考向必究1.经纬网的判断与应用2015全国Ⅰ,62015全国Ⅱ,7通过经纬网进行距离计算(考向1)通过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考向2)2.地图三要素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命题规律分析预测经纬网的应用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以区域经纬网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距离计算、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分析、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经纬网的判断与应用考点2地图三要素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一、经纬网的判断1.经线和纬线考点1经纬网的判断与应用纬线经线概念平行于赤道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点,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形状圆半圆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相等,约2万千米。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都相等。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2.经度和纬度的划分纬度经度实质某地和地心的连线(或者是某地地平面的垂线)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图示划分方法从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90°。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分布规律北纬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度数愈向南愈大。东经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数愈向西愈大。半球划分名师提醒:经纬度的判断方法1.纬度的判断(1)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2)北半球某地的纬度,近似该地北极星(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的仰角,即北极星的地平高度。(3)自南向北数值增大为北纬,数值减小为南纬。(4)同一经线上两点纬度相隔1°,则两点之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因此,在同一经线上的两点相隔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2.经度的判断(1)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的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3.经纬网的类型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侧视经纬网方格状经纬网俯视经纬网图式特点纬线多为直线或弧线,经线多呈弧形。纬线为横线,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纵线。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的线。变式图①截取一段纬线,在其上标注经度,如图:②截取一段经线,在其上标注纬度,如图:截取极地投影图中的一部分,如下图:判读要点①横线(或横向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②竖线(或纵向弧线)一般代表经线,由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③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经(纬)度差一般是相等的。①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纬线为圆弧,经线则是从圆心发出的射线;②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度还是北纬度;③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西经度还是东经度。思维拓展:在经纬网图上确定对称点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例如,右图中A(40°N,20°W)与B(40°S,20°W)。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例如,A(40°N,20°W)与C(40°N,160°E)。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南北相反,数值相等。例如,A(40°N,20°W)与D(40°S,160°E)。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二、经纬网的应用1.定位置地球上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有确定的经度和纬度,这也是区域定位的重要方法。根据图中的经纬度特征(东西经、南北纬、数值大小),可以确定某点或某区域的地理坐标,判断该点或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五带位置、时区位置、风带位置,也可以联系各大洲、大洋、主要国家的经纬度特征判定该点或该区域所在大洲、大洋或国家。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2、定方向(1)确定方向的原理①根据纬线确定南北方向:分别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的两点,纬度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的两点,纬度大者在南。②根据经线确定东西方向:同在东经度,经度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图所示: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易错警示:东经度未必在东,西经度未必在西,要通过经度变化判断东西方向。(2)不同类型经纬网图确定方向的方法①方格状经纬网图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②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上空俯视经纬网图为例)呈现特点:此类图中经线、纬线一般呈直线,交织成方格网状。具体定位方法: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③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的判断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或只告诉两点的经纬度,则需要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判断方向。例如甲在乙的什么方向可以通过下面转绘来判断。呈现特点:此类图中,纬线为弧线,经线为线段,确定自转方向是定方向的关键。具体定位方法: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3.定“距离”(1)在经线上,纬度1°的实际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下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4.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最短距离)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确定最短航线时,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2)在纬线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如下图中AC。(3)如果图示为小范围区域,那么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来。········································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1)确定“大圆”:①在地球上,常见的“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北半球——大圆劣弧向北凸。南半球——大圆劣弧向南凸。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如下图中PQ间的劣弧为上侧一段弧,P'Q'间的劣弧为下侧一段弧。沿劣弧的行进线路即为最短航线。5.定“范围”(1)所跨纬线完全相同,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1.比例尺(1)表示方法数字式:1∶500000或1/500000线段式: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2)大小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比值越大,比例尺越大。考点2地图三要素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3)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①图幅大小相同时:②实地范围相同时:(4)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实地范围内容精确度大小详细高小大简略低比例尺图幅内容大大详细小小简略①比例尺的放大,就是把比值放大。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原比例尺×n;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原比例尺×(n+1)。②比例尺的缩小,就是把比值缩小。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原比例尺×1/n;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原比例尺×(1-1/n)。③比例尺缩放后,面积之比为缩放倍数的平方。例:将一张1∶100000的地图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1∶50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下图)。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5)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①根据比例尺求距离如下图,求A、B两点的直线距离。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的图上距离,然后除以比例尺。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②根据距离求比例尺如下图,A、B间实际距离为30千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图上距离,然后除以30千米即可,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易错警示:在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应注意:①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②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则要减五个“0”。2.方向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地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名师提醒:其他判断方向的方法时针法表示自转或公转时,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为东。右手法拇指指向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东。海陆轮廓法极地为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再根据极点确定方向。3.图例和注记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为注记。例如:▲泰山中“▲”属于图例,“泰山”和“1532.7米”为注记。1532.7米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1.基本地形(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比较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地形特征等高线图判读方法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山脊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①等高线凸向低值处;②脊线数值高于两侧。山谷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①等高线凸向高值处;②谷线数值低于两侧。鞍部位于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位于两山峰之间。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①等高线重合;②根据陡崖符号判断。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规律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进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时应牢记以下要点:口诀含义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密陡疏缓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就越陡,反之就越缓。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重叠为崖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落水洞、风蚀蘑菇等地貌。大大小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值或小于小值”的规则。肚大口小水库库址一般选在河流峡谷、盆地或洼地“口袋形”“肚大口小”处。2.地貌类型的等高线特征3.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①水系特征a.山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高线特征密集中间疏、四周密稀疏、平直中间疏四周密稀疏海拔高,超过500米较高低,0—200米较低,一般(绝对高度)不高于500米地表起伏程度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平坦广阔四周高、中间低坡度较缓b.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c.山脊处多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d.山谷处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e.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f.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②水文特征a.流向与密集等高线垂直的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流向与密集等高线平行的河流,所在地区山高谷深。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c.河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地理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气温差异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和冷空气的积聚,易发生霜冻。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高大的山地或者高原对大气环流有阻挡作用,从而影响不同坡面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3)判断地
本文标题: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3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