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知识概·览命题分析-2-专题知识•理脉络高考真题•导方向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知识概·览命题分析-3-专题知识•理脉络高考真题•导方向高考命题热点高考真题印证命题角度·素养立意商周与秦朝的政治制度2014天津文综,1考查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主要包括历史解释等方面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018天津文综,22015天津文综,2考查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主要包括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方面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017天津文综,1考查对文献史料中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主要包括史料实证等方面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4-突破点一突破点二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突破点三迁移训练•提能力商周与秦朝的政治制度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2)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制度。据记载,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3)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东都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治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5-突破点一突破点二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突破点三迁移训练•提能力2.“家国同构”的含义与影响(1)含义: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6-突破点一突破点二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突破点三迁移训练•提能力(2)影响积极影响①政治方面,促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定结构,将封建政权的“合法性”建立在情感基础上,历数千年而不绝②经济方面,将家庭利益与集权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家旺则国兴③社会秩序建构方面,家庭模仿统治机关,一切统治机关模仿朝廷,形成多重合力④道德建设与维护方面,家庭承载重要的责任,家教宽严与否成为治国者考量人才善恶能庸的重要标准消极影响①造成了君主无任何约束的“家天下”,封建宗法制保证了拥有绝对权威的君权掌握在一家一姓之中②弱化了社会力量,阻碍了家庭独立观念的形成③促进了政治伦理化,政治的独立发展受到影响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7-突破点一突破点二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突破点三迁移训练•提能力二、秦朝的郡县制——“公天下”的开端1.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所反映的历史趋势: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秦朝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先秦贵族政治的不同(1)不再是族权与王权的统一,而是形成了唯一绝对的政治权力——皇权。(2)不再层层分割政治权力,而是将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则集中于皇帝。(3)君主不再依靠家族势力来行使政治权力,而是通过官僚机构进行统治,各级官员都对皇帝负责。(4)官僚政治取代世卿世禄制,只有皇位世袭,其他官僚都由皇帝任命。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8-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例题(2017课标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分析推理推行分封制+朝歌(今河南淇县)+奄(今山东曲阜)+蓟(今北京)→各地交流与交融。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9-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精准解答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扩大了势力范围,并加强了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使周文化得到认同,故选A项。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西周分封制还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B、C两项均错误。贵族世袭特权于周朝分封前就已确立,故D项错误。答案:A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10-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以题说法结论型选择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题型特点:历史结论型选择题主要是通过题干所述材料得出相关历史结论,旨在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能力。此类试题注重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且题干所展示的内容多是教材中出现的结论,选项也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题干中经常出现的词语有“结论是”“反映了”“说明了”“表明”等。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11-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解题技巧:回答历史结论型选择题,不仅要凭借历史知识,而且要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和史学理论。首先,要搞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即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其与史实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同时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其次,要注意问题的转换,根据论点所指事件的时间信息,利用所学知识与之关联,对题目观点进行论证或者否定。解答此类题型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因果分析法。将作为原因的材料与作为结果的备选项联系起来,仔细判断它们之间有无内在的逻辑关系。一般来说没有逻辑关系或逻辑关系不明显的,都不是正确选项。2.排除法。就是对备选项逐一分析,先排除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选项,然后排除虽符合历史事实,但材料没有体现的选项,从而选出正确选项。3.特征分析法。结合实际情况,把材料所述的事件、人物或现象放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答案。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12-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1.(2019课标全国Ⅰ,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王位继承制。商周时期的王位继承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兄终弟及,一种是父死子继。题干材料首先强调商朝王位继承方式多为兄终弟及,然后用“而”这一转折的表述方式来阐述西周的王位继承方式,即西周的王位继承方式多为父死子继,故B项正确。禅让制度是民主推选联盟首领的制度,与题干材料中的世袭制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无法看出君主寿命的长短,故C项错误;无论是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均是血缘世袭的方式,并没有体现出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故D项错误。B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13-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2.西周时期,许多彝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载有“铸兹宝簋,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词语。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A.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B.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C.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D.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A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关系。题干材料中关键信息为“大宗”“祖、妣、考、母”以及“子子孙孙”等,其共同点是体现血缘关系,故A项正确;皇权确立于秦朝,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对僭越周礼行为的遏制,故C项错误;材料与祭祀祖先和大宗有关,未涉及“君权神授”,故D项错误。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14-突破点一突破点二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突破点三迁移训练•提能力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汉武帝的“文治武功”1.政治方面(1)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汉武帝设立中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3)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进行巡视监察。(4)任用酷吏,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15-突破点一突破点二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突破点三迁移训练•提能力2.经济方面(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2)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3)推行均输平准,国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4)抑制工商业者,颁布算缗、告缗令,向他们征收财产税。3.思想方面(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2)公元前136年,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16-突破点一突破点二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突破点三迁移训练•提能力4.稳固边疆和开拓疆域方面(1)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2)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3)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4)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17-突破点一突破点二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突破点三迁移训练•提能力二、唐宋时期政治制度的变迁1.唐朝(1)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三省的议政场所是政事堂。(2)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第二部分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概·览命题分析考点整合·热点突破学科素养提升考点整合·热点突破-18-突破点一突破点二考点整合•筑基础热点突破•悟方法突破点三迁移训练•提能力2.宋朝(1)北宋二府三司制:鉴于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宋初采取了增设管理机构以加强皇权的措施。设枢密使管军事,以分割宰相的军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
本文标题:(新课标 天津专用)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31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