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近代史第七单元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单元综合提升内容索引单元知识结构纵横线索归纳主观大题导练单元知识结构纵横线索归纳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60~1895年):主要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是其指导思想。政治近代化没有提上日程,教育近代化开始。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到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2.初步发展阶段(1895~1927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相结合,是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从政治上看,晚清政府推行“新政”、维新派领导变法、立宪派领导保路运动、革命派发动革命、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学习西方的层面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3.曲折发展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错的复杂环境中举步维艰,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政策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出现却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中国近代化严重受阻。专题二儒家思想在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命运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原因(1)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也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2)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3)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1)北洋军阀企图利用孔子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3)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目的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不足之处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全盘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实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专题三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1.19世纪40~9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1)“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歧,不触及封建制度。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1)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2)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3.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1)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2)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专题四比较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异同点欧洲启蒙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不同点所处时代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开始确立时发生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接近尾声时主要任务主要是为了反对封建压迫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理论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影响召唤了法国大革命召唤了五四运动不同点深远影响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导局限方面思想家的思想中掺杂有一定的唯心成分前期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在思想文化方面存在形式上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相同点背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思想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内容两者都反对专制,追求政治民主,反封建成为共同的内容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作用都极大地批判了封建思想,都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之无愧地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主观大题导练(2017·课标全国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语1.理清民族主义的概念:古代民族主义:专制;近代民族主义:民主平等。2.划分段落层次:以句号为标志划分为三层,第一句逆向思维,民主的反义词是专制,反专制的追求即为民主;第二三句顺向思维,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民主追求。3.联系教材所学: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语1.明确比较的主体即比较的对象: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内涵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所以不是外延的比较,不能从背景影响角度去比较,而应从内容上去比较(比较项)。2.相同点:从材料一“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和材料二“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这两句概括。3.不同点:从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和材料二“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这两句话去分析。4.原因要结合中法当时的时代背景去分析。规律总结1.比较型非选择题的核心是“比”,通过“比”找出异同、认识本质、揭示规律。解答此题型必须做好以下三步:第一步,审清题干中心词,明确比较对象(即主体:民族主义)。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前提。第二步:仔细辨别比较对象,明确比较项(角度:中法民族主义的异同点及不同的原因)。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第三步:依据比较项,回归教材与材料,提炼答案,规范作答。2.作用(或影响或意义)的答案来源:材料中的背景问题反过来就是答案;材料中的措施实施的结果即为答案;材料中有关意义的文字叙述,直接概括;所学知识,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命题者的出题意图。3.对于相同点的回答,直接叙述其共同的内容就行;对于不同点的回答,不仅要指出不同的方面,更要指出各自不同的具体表现。原因要紧紧围绕法国民族主义和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的不同来分析,是分析两者为什么不同,不能简单套用政治经济思想。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5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