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天津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2讲 种群和群落课件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2-高考命题考点高考真题印证命题角度·素养立意频率预测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2016·天津卷,3常将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结合起来进行考查。考查科学思维★★☆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019·天津卷,72017·天津卷,7集中考查群落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种间关系的判断等。考查科学思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019·天津卷,52018·天津卷,82016·天津卷,32015·天津卷,1常以某一生态系统案例为背景,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考查科学思维★★★-3-高考命题考点高考真题印证命题角度·素养立意频率预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2019·天津卷,52019·天津卷,72018·天津卷,8结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生态农业为背景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自我调节能力等知识,或结合社会热点考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考查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第12讲种群和群落-5-一、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1.种群五种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6-2.调查种群密度的5种方法(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2)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3)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4)抽样检测法:适用于酵母菌等微生物。(5)黑光灯诱捕法: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7-3.种群增长规律的模型构建及其应用(1)模型-8-(2)K值与K/2的分析与应用①K值与K/2的分析②K值与K/2的应用-9-4.解读“S”型曲线(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2)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继续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3)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10-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群落的垂直分布不等于群落的垂直结构首先就海拔、纬度、海水深度、高度等环境因素对生态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11--12-(1)海拔和纬度都影响环境温度,使不同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地段”上。植物在高山上的垂直分布和地球表面的带状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群落)。因此,由海拔的不同引起的“植物的垂直分布”不等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海水中不同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和森林中不同植物的分层现象都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13-2.全方位理解群落演替(1)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演替方向能量变化物质变化大多数自然群落简单→复杂→稳定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受污染或破坏的群落复杂→简单→稳定先减少,后趋于稳定-14-(2)群落演替与进化的关系: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存在基因频率的变化;同时也存在着环境与生物的共同进化。(3)明确群落演替的结果①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群落的总生产量增加,净生产量逐渐增加,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群落的结构复杂化,物种多样性升高,稳定性增强。②在环境条件恶劣的情况下,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群落的结构简单化,群落的总生产量减少,群落最终演替成荒漠。-15-考点一考点二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考向1种群特征及其内在联系1.(2018全国Ⅰ理综)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D-16-考点一考点二2.下图是对某动物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下列对于该种群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B.此时种群的出生率不一定等于死亡率C.该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一定是标志重捕法D.种群的年龄结构不是预测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唯一依据C-17-考点一考点二3.下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B.春节前后,杭州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③和④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⑥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⑤来影响种群数量的B-18-考点一考点二考向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4.(2017全国Ⅲ理综)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5.(2019湖北名校大联考阶段性测评)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A.样方法只适用于双子叶植物,取样可采用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B.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所有动物,标志物脱落使结果变大C.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都是估算,与实际数量是有差异的D.逐个计数适用于大多数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BC-19-考点一考点二6.(2019河南滑县联考)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利于标记个体的存活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时,没有振荡试管且从试管下层吸出培养液C.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将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统计在内C-20-考点一考点二通规律种群密度调查法解题策略(1)样方法①须做到“随机”取样。②须把握取样方法——长方形地块采用“等距取样”,方形地块采用“五点取样”。③须分别计数并最终求平均值。④须把握如下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21-考点一考点二(2)标志重捕法①须牢记估算公式:N总=𝑁初捕数×𝑁再捕数𝑁再捕中标记数。②善于快速确认估算值与“实际值”间的误差:若初捕放归后某些原因导致公式中分母增大(如标志物影响其活动),则估算值偏小;反之,若某些原因导致公式中分母减小(如因初捕受惊吓,不易被再捕;因标志物致其更易被天敌捕食等),则估算值将偏大。③明确标志重捕法的关键点a.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b.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c.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d.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22-考点一考点二考向3种群数量变化的应用分析7.(2017全国Ⅰ理综)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23-考点一考点二8.(2019全国Ⅰ理综)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上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D-24-考点一考点二9.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的数量将维持基本稳定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D.K值具有种的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A-25-考点一考点二10.科研工作者对某草原上一种黄鼠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与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曲线,如图1;并依此画出了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死亡率增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导致的B.图1中种群密度为b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图2中的B点C.图1中种群密度为d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但此时种群数量达到图2的K值D.图2中B点到C点时,种群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D-26-考点一考点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向1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结构1.(2017海南高考)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D-27-考点一考点二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a、b两种草履虫进行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并测得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自然条件下,有b存在,a就不能生存B.在自然条件下,a、b可以共存,b草履虫的数量不一定多于aC.在该实验条件下,a和b互利共生D.无论什么条件下,b草履虫的生存能力都一定高于aB-28-考点一考点二3.右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B.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丙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影响乙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29-考点一考点二4.(2019天津理综)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6年后,农作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3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或乔木等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15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样地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g·kg-1)草本植物种数种节肢动物个体数(只·样本-1)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弃耕地(对照)0.260.091.13.10.6禁牧草地0.660.362.69.41.7人工灌木林0.770.422.87.40.8人工乔木林1.370.271.610.01.1*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30-考点一考点二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样地。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2)3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在半干旱地区,节肢动物是物种最丰富和数量最多的类群,在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3种恢复措施中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4)在中温带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31-考点一考点二答案:(1)人工乔木林人工灌木林互利共生(2)间接(3)围封禁牧(4)强-32-考点一考点二通易错关于群落的3个易错点(1)将“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误认为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2)误认为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属于垂直结构。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取决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植物群落的这种结构属于水平结构。(3)误认为种群密度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前者属于种群范畴,后者属于群落范畴。-33-考点一考点二考向2群落的演替5.(2018江苏)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Ⅰ的沙丘上
本文标题:(天津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2讲 种群和群落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6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