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指导意见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微专题突破微专题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微专题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微专题三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分析微专题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图说地理1.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1)成因 (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③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以北半球为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④热量为基础,⑤东西延伸,⑥南北更替,如图中大陆东岸从南向北依次为⑦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⑨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冰原带。(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 水分为基础,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如图中温带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并不完全吻合,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 温带季风气候;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是 温带草原带和 温带荒漠带。 1.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冰原气候冰原带苔原气候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极圈……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海洋素能提升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温带荒漠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沙漠气候…………北回归线……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赤道………热带雨林带 特别提醒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与成因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总结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 沿海→内陆←沿海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 方法技巧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7课标Ⅰ,1,4分)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B)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解析此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拍摄当日”为3月25日,“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当地杂树不可能是常绿树种,而为落叶阔叶树种。杂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植被,故B正确。2.(2017课标Ⅰ,3,4分)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水平地域分异的因素。常绿灌木生长条件介于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之间,其分布主要受制于气温高低。3.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下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答案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解析本题考查气候与自然带。根据图文中的信息:东非、10°S~15°S、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等可判断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1月为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气温高、降水多,植物繁茂;7月为干季,受信风带影响,气温高、降水少,草木枯黄。4.[2018天津文综,13(2),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Ⅰ图Ⅱ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市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地带性规律。攀枝花市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答案纬度地表高差大,海拔较高的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冬季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山谷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解析新库兹涅茨克纬度较高,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所在地纬度较低,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攀枝花地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海拔差异,植被呈现垂直地域分异,海拔高的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山谷地区由于山地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挡,冬季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微专题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图说地理1.形成基础: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①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异规律,该分异规律是以②热量和水分为基础的。(1)随海拔的升高,气温③降低,降水一般是先④增多后⑤减少。(2)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与其基带所在纬度向⑥高纬度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基本一致。(3)影响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有山地所处⑦纬度和山地的⑧相对高度。2.分布特点:在山地的垂直方向上更替,山地所处的纬度⑨越低,海拔⑩越高,垂直地带性越明显。3.阴阳坡:同一自然带(如自然带2、3)的海拔α坡高于β坡,由其推断α坡水热条件好于β坡,应为 阳坡。4.雪线:α坡雪线低于β坡,是因为α坡为迎风坡, 降水较多。素能提升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2.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如下图所示: (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4)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5)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的高度与很多因素有关。温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因而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典题精练 1.磷高累积区是 (A)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磷高累积区位于海拔4000米左右,说明该高度土壤营养物质丰富,土壤含水较多,有利于植物生长,但该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故该处的自然带应是高山草甸带,故A项正确。由于该山地处四川西部,纬度较低,海拔4000米处不会有高山冰雪带,故B项错误。海拔4000米处温度较低,热量不足,不适宜森林生长,故C、D项错误。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C)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解析据图可知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较少。与4000米处相比,2000~3000米处海拔低,温度高,蒸发强,土壤含水少,不利于磷累积,故A项错误,C项正确。由于海拔低、热量条件好,有林木生长,该高度生物生产量较高,故B项错误。由于地处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该高度地表径流量较大,故D项错误。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3.图中所示山地 (C)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依据山地海拔接近8000米,以及南坡有雨林季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可判断此山为喜马拉雅山,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多,山地冰雪带下界低于北坡,故C项正确。各自然带的界线是基本固定的,故A项错误;图中显示4(针叶林带)上界北坡高于南坡,故B项错误;南北坡基带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海拔不同,故D项错误。4.该山地位于 (A)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解析依据图中山脉的海拔(7000米以上),以及南坡基带为雨林季雨林带,四个备选山脉中,只有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存在热带季风气候,会出现雨林季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微专题三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分析 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如下表:素能提升因素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异(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异(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苔原带、针叶林带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地形起伏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处于背风坡,气候干燥科迪勒拉山系西侧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较低,空气对流弱,降水少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的自然带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森林带或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河水灌溉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完成下题。典题精练 1.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C)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解析据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该区域为45°N的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山脉西坡山麓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因山麓海拔相对较高,其自然植被应为针阔叶混交林。2.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下图,回答下题。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答案①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②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解析本题以南美洲区域图为背景,考查自然景观的成因,以及运用知识阐释地理事象的能力。①地为热带雨林景观,属于典型的非地带性现象,其形成原因可用“纬度+地形迎风坡+洋流”模式来分析回答。②地植被垂直变化现象的成因,可从山地垂直自然带成因角度分析,即从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在垂直
本文标题:(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六单元 第二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8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