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全国通用版)2020中考物理大一轮 第1章 声现象素养突破课件
第一章声现象考点1考点2考点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形式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速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比较一般情况下v气体v液体v固体考点1考点2考点3特别提示(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当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就停止。已产生的声音会继续传播。(2)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产生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到。一是可能是真空,二是声音的响度太小或频率太低。回声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反射的物体距离声源的距离最小是s=×340m/s×0.1s=17m。敲击长物体时会听到两次声音的主要原因是声音在物体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差较大。12考点1考点2考点3声音的特性类型音调响度音色定义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品质影响因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快,音调越高a.发声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越近,响度越大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波形考点1考点2考点3乐器类特性a.弦乐器(弦振动发声):弦绷得越紧、长度越短、越细、音调越高b.管乐器(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c.打击乐器(鼓):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弹奏、吹奏、打击所用力度越大,响度越大改变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生活实例a.男低音、女高音b.手指按压管乐器的不同位置c.手指按压弦乐器的不同位置d.音乐课上所教的音符a.调节电视机、手机的音量b.声如洪钟c.万籁俱寂a.声纹锁b.口技c.闻其声知其人注:a.音调和响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b.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会变化,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改变而变化考点1考点2考点3特别提示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就是平时所讲的声音“尖细”“低沉”,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就是平时所说的声音的“响亮”程度。最易混淆的是平时所说的“调子太高了唱不上去”与“说话声音太高了”。把这里的“太高了”理解成一个意思了。其实“调子太高了”是指声音的音调高,“说话声音太高了”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考点1考点2考点3超声、次声及声的利用比较项超声波次声波频率范围高于20000Hz低于20Hz传递信息超声雷达、超声导盲仪、声呐、超声探伤、医用B超等监测地震、台风、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传递能量超声波去污、超声波碎石、超声波雾化等次声波武器考点1考点2考点3命题点图片练一练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沪科版P35图3-4)1.(改编)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声音的产生原因考点1考点2考点3命题点图片练一练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版P34图2.2-3)(说明:也可以考查声音的特性)2.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C.人能听到音叉发声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播声音D.用手握住音叉,音叉振动停止,发声停止3.(2019·湖北黄石一模)如图所示,将一个轻质小球紧靠着音叉悬挂,当用小锤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声,小球弹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该现象可以说明声音产生于振动B.比较小球弹开角度大小的不同,可以反映音叉振动的幅度C.小球弹开的角度越大,音叉发声的音调越高D.小球弹开的角度越大,音叉发声的响度越大考点1考点2考点3命题点图片练一练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沪科版P35图3-5)4.(2019·江苏泰州姜堰区一模)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液体能够发声B.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液体传声更快C.将音叉放入水中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D.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是声音的音调在不断降低考点1考点2考点3命题点图片练一练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版P28图2.1-5)5.(2018·广西柳州中考)如图所示,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抽出其中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了,这一现象表明(A)A.铃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铃声在真空中音调变低C.铃声在真空中音调变高D.闹铃在真空中无法振动考点1考点2考点3命题点图片练一练声音的特性(人教版P27)6.如图所示,小演员们演奏古筝时,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A.音调B.响度C.振幅D.音色(人教版P32图2.2-1)7.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A)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考点1考点2考点3命题点图片练一练声音的特性(人教版P37图2.3-7)8.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吹最右侧瓶子时发出的音调最低(沪科版P42图3-16)9.(2018·铜陵期末)将齿数不同的轮子固定在同一轴上(如图所示)。上面齿轮齿数较少,下面齿轮齿数较多,当轮子转动时,用同一纸片分别接触上、下齿轮,当接触下面(选填“上面”或“下面”)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这是因为纸片接触该齿轮时,振动的频率较高(选填“高”或“低”)考点1考点2考点3命题点图片练一练声音的特性(人教版P37图2.3-8)10.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C.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考点1考点2考点3命题点图片练一练声的利用(人教版P40图2.3-5)11.如图所示,正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盆前点燃一蜡烛,可以观察到烛焰在摇摆,这表明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人教版P39图2.3-4)12.如图所示,用超声波查看胎儿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利用超声波能检测胎儿的血型B.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C.利用超声波能查看胎儿的手脚是否发育正常D.准妈妈听不到超声波,主要是因为它的振幅较小考法1考法2考法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2019·江苏南京中考)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解析: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A符合题意;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密闭瓶内抽出空气,手机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C不符合题意;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听声音的变化,由于梳齿振动频率不同,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所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考法1考法2考法3对应练1(2019·湖南株洲中考)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振动(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会(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振动状态;声音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会发生变化。考法1考法2考法3声音特性的辨析例2(2019·山东威海中考)“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B解析: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由此可知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调。考法1考法2考法3声音特性常用的描述词语响度大、小、强、弱、响、洪亮、轻声、震耳欲聋、音量音调高、低、尖、细、刺耳、浑厚、低沉音色悦耳、动听、美妙、难听方法指导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有关。(2)理解描述声音特性的常见词语:考法1考法2考法3对应练2(2019·湖北咸宁中考)远古时代,鼓被赋予神秘色彩。如图是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关于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C.鼓声的音色与鼓的材料、结构无关D.区分鼓声和其他乐器声是根据音调不同B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鼓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则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正确;鼓声的音色与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故C错误;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可以根据音色来区分鼓声和其他乐器声,故D错误。考法1考法2考法3对应练3(2019·安徽颍上县一模)我校师生为了庆祝元旦,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特地举行了大型文艺汇演。刘明同学弹奏电吉他时不停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解析: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改变了琴弦振动的快慢,也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考法1考法2考法3例3(2019·上海中考)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C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故C正确,A、B、D错误。考法1考法2考法3对应练4(2019·颍泉区联考)某公司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信用卡,这种卡只对它的主人的声音作出反应,这种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可能是()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C.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B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故该信用卡对输入的音色进行辨别。考法1考法2考法3超声波、次声波的利用例4(2019·四川成都中考)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A解析:一个音叉被敲击发声时,另一个没有被敲击的音叉也会跟着振动发声,即两音叉产生了共鸣现象,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该实验中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故B错误;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速度,因此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故C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此实验不能证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故D错误。考法1考法2考法3对应练5(2019·辽宁大连模拟)如图所示是一款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被导盲杖接受,导盲杖会发出“嘀嘀”的提示音,提醒使用者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嘀嘀”的提示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解析:导盲杖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发出“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嘀嘀”的提示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本文标题:(全国通用版)2020中考物理大一轮 第1章 声现象素养突破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8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