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逐客书》理解性默写汇编
《谏逐客书》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1.《谏逐客书》一文开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这一断语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发意振聋发聩。2.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开门见山提出总的论点,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却把逐客的错误归咎于“吏”,“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这两句措辞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3.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4.全文的判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希望通过这一判断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客。5.《谏逐客书》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即,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6.在《谏逐客书》中,作者直接表明自己对待逐客一事的态度的句子是“窃以为过矣”,原因是逐客不但会使“国无富利之实”,而且会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7.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写秦昭王加强和巩固了王室的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的势力的句子是:“强公室,杜私门”。在《谏逐客书》中,作者用蚕吃桑叶作比,指出昭王使秦成就帝业的句子是:“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8.《谏逐客书》中用“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四句话列举秦穆公求贤若渴的事实。9.《谏逐客书》一文在遣词方面推敲之苦,锤炼之深,作者用“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句中的“取”“得”“迎”“来”四个动词写五位客卿虽然都是入秦为穆公重用,但又各有原因,各具特色,通过四个不同的动词便把这些细微的差别表现出来。10.铺陈就是铺叙、陈述,即直书其事,反复叙说。铺陈同类和类似事物时,要注意角度的挪移、侧重点的选择,以突出其特征。《谏逐客书》连写四位君王“(皆)以客之功”,就各取一个主要角度:穆公用客卿强调人才来自四面八方,重在广纳人才的句子是“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11.铺陈就是铺叙、陈述,即直书其事,反复叙说。铺陈同类和类似事物时,要注意角度的挪移、侧重点的选择,以突出其特征。《谏逐客书》连写四位君王“(皆)以客之功”,就各取一个主要角度:孝公用客卿,从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全面论述,重在变法治国的句子是“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12.铺陈就是铺叙、陈述,即直书其事,反复叙说。铺陈同类和类似事物时,要注意角度的挪移、侧重点的选择,以突出其特征。《谏逐客书》连写四位君王“(皆)以客之功”,就各取一个主要角度:惠王用客卿,以连衡打破合纵,侧重于四面扩张的句子是“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13.铺陈就是铺叙、陈述,即直书其事,反复叙说。铺陈同类和类似事物时,要注意角度的挪移、侧重点的选择,以突出其特征。《谏逐客书》连写四位君王“(皆)以客之功”,就各取一个主要角度:昭王用客卿,“废穰侯,逐华阳”,侧重于打击豪门的句子是“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其实四位君王在重用客卿、提倡耕战、富国强兵、对外扩张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里有意避同取异,显得各有千秋。角度的变化既突出了各自的主要特点,又避免了雷同。14.作者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的功业为事实论据,进行概括并得出成功的原因: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进而提出诘问:“客何负于秦哉!”以驳倒“吏议”。15.《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太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这两句是:“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16.《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这两句话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17.《谏逐客书》中,用“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名其德”的道理。18.《谏逐客书》中用“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比喻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包举贤士,广罗人才。19.《谏逐客书》中,作者认为三王五帝无敌的原因就是能兼容并包,就像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20.《谏逐客书》中,李斯用泰山和河海的例子说明君王应重视民众的力量的句子是“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21.通过“粟多”“人众”“士勇”之理,以泰山、河海两个比喻作陪衬,启迪秦王认识怎样才能“成其大”“就其深”的句子是“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进一步说明纳客的重要性,进而使秦王反思逐客之过。2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以泰山作比,说明要广纳人才才能就大业的句子是: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23.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24.古人在论证时常用比喻。如《谏逐客书》中“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能深”。25.《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即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26.以人和物作比较,指出待非秦之人不如待非秦之物的句子是“非秦者去,为客者逐”,讽刺秦王看重的只是声色珠宝,轻视人才的句子是“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27.《谏逐客书》中,作者竭力陈述、渲染日常生活中秦王喜欢异国的奇珍异宝、器乐玩好、美色音乐,与下文其“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用人排外态度形成鲜明对照。28.《谏逐客书》中,作者认为秦王选取人才的原则是“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如此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当为。29.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立足现实,通过对比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样是非秦国的,如果国君对待外来物和对待外来人采取不同的态度的话,会给人“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这样的不良印象。30.作者罗列秦王所喜爱的异国奇珍异宝及音乐,顺理成章地点出秦王对珍宝喜爱的原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31.《谏逐客书》中,作者罗列出秦王喜爱异国奇珍异宝与音乐后,点出了秦王喜爱的理由,并提出批评的是“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32.《谏逐客书》中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33.《谏逐客书》中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外来人才错误的句子是:“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34.《谏逐客书》中,写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缘故的句子是:“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五帝三王天下无敌的主要原因是“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35.在《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的句子是:民以殷盛,国以富强。36.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认为孝公采用商鞅之法,在国内起到了“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的良好效果。37.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38.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如果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却客疏士,那么最终结果会是“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39.《谏逐客书》中善于运用假设论证证明观点。文章在列举了秦国先君借助客卿的力量实现了秦国的强大事实后,使用假设论证,指出假若没有客卿的结果是:“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40.《谏逐客书》中,作者接力陈述异国珍宝的句子是:“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41.“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连用七个动宾结构的排比句,把秦王享用异国珍宝的贪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42.用词有变化,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可以起着重强调作用,引起注意,还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描述,更全面。《谏逐客书》用“致”“有”“垂”“服”“乘”“建”“树”七个动词,写秦王获取珍宝的句子是“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43.先用七个动宾结构“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肯定性地极力铺陈,接着用一个反问句把前面的铺陈全面提领起来的句子是:“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44.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用一个假设句“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总提,然后引出六个连续主谓句而且是否定性的句子进行铺陈。45.《谏逐客书》连用六个主谓句进行铺陈,而且是否定性铺陈的句子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46.以玩好为喻进行推论,从反面说明非秦国的宝物不可或缺的句子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47.以美女为喻进行推论,从反面说明非秦国的宝物不可或缺的句子是:“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48.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秦国“弃黔首”“却宾客”就好比“藉寇兵而赍盗粮”,是资助敌人削弱自己。49.《谏逐客书》中,作者谈及导致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和强大的名声的原因两句是“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50.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列举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四位国君的事例加以证明客卿有功,最后从反面来论证的句子是: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51.《谏逐客书》中,于秦的事实,用一连串排比句尽情铺写,给人以客卿之功绩说不尽之感;然后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一句作结,一放一收,恰到好处。52.《谏逐客书》中,抓住秦王使物用人之间的尖锐矛盾,揭露逐客之非,先尽情铺叙秦王喜爱异国的美色、音乐、珍宝,然后用“今取人则不然”一句收拢,得出秦王重物轻人的结论。53.比喻论证,形象生动,说理深刻,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谏逐客书》中,用“借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业诸侯”“益仇”的愚蠢行为,既形象生动又具有说服力。54.《谏逐客书》中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说明秦王取人方面应有的态度和不可取的态度“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说明秦王在任人方面也应摒弃秦国的平庸之辈,而任用异国的贤能之人。55.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56.《谏逐客书》中,用“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57.古典散文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包含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先以太(泰)山与河海为喻,引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表明领导者只有广纳贤才,才能彰明美好的德行。58.《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这两句话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59.《谏逐客书》中,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泰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两句才是本意。60.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击瓮叩缶,弹筝搏髀”形象地说明了“真秦之声”。61.《谏逐客书》中李斯指出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的句子是62.《谏逐客书》一文最后,用“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来说明逐客的危害是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63.李斯在《谏逐客书》的末尾作结时指出秦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的危害,具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64.《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不仅不能统一天下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逐客书》理解性默写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9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