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异同是什么?相同:均接受一般科学方法论指导;根本目的一致;在具体方法层面有不少相同方法;原来是一体,未来有融合趋势……不同:自然科学方法论更强调精确性(不一定正确,例如股市分析);具体方法层面差异(例如:自然科学实验方法)……我们应该承认,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自然界,其规律的表现有其齐一性、规则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人们对它的研究也不会影响其存在的形态和性质,因此,在其科学认识的范围内,自然科学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自然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但在社会领域,社会规律的呈现具有多样性、非规则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点,同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本身就是干预社会和改造社会的一种行为,它会深刻影响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社会科学的成果具有或然性一面,其预测常常会出现“测不准”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界定一般来说,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它是对社会科学认识活动的一种方法论反思。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对具有自在性的自然客体的研究(包括客体的人),排除我反思的纯实证科学。社会科学(狭义):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社会主客体及主体间关系。广义的社会科学是关于人文社会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它以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活动方式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揭示人文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结构、功能、运动和规律等,揭示其对于人的生命存在、社会生活和发展趋势的价值和意义。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提出问题方法、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资料评价方法等)(怀疑方法、观测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统计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过程方法、评价方法、理解方法、预测方法……)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认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2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1.总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继承马克思以前时代的哲学成果,形成了科学的体系,这一体系又得到不断地发展,仍然是迄今为止研究人类社会最先进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的先进性不仅体现为其自身知识的科学性与完备性,而且被人类社会历史所检验。1、从社会现实出发2、历史与逻辑的统一3、辩证思维方式4、始终服务于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5、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知识变革模式3、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体系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品格。开放是生存发展之源,这是行之于宇宙之间的普遍规律。一个事物只有开放,不断地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断地对内在环境进行革新改善,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是这样。首先是对内开放。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必须保持互动的开放性,这个系统才能对外保持开放性。其次是对外开放。系统只有不断从环境中吸取新能量,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也是如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说,首先是开放自己,既正确地对待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品格。其次是向外开放,即正确地对待一切其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动地与它们交流,积极地吸收其有益的东西以发展自己。3、怎么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体系。答: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品格。开放是生存发展之源,这是行之于宇宙之间的普遍规律。一个事物只有开放,不断地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断地对内在环境进行革新改善,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是这样。首先是对内开放。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必须保持互动的开放性,这个系统才能对外保持开放性。其次是对外开放。系统只有不断从环境中吸取新能量,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也是如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说,首先是开放自己,既正确地对待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品格。其次是向外开放,即正确地对待一切其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动地与它们交流,积极地吸收其有益的东西以发展自己。4、如何如何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答:一是批判的态度。所谓批判的态度,就是对待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鉴别,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二是开放的态度。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以平等的心态度积极地与之对话,对一切积极合理的东西都以开放的胸襟予以接纳。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以上所有这些方法都表现为两种基本倾向:一是科学主义(又名实证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主张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规范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二是人文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主张运用阐释学的方法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否认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研究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是批判的态度。所谓批判的态度,就是对待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鉴别,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二是开放的态度。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以平等的心态度积极地与之对话,对一切积极合理的东西都以开放的胸襟予以接纳。1..谈谈系统论思想的起源。总结: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现代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起源。作为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最初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初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朗塔菲提出的,只不过它一开始被作为“机体生物学”,这是生物学中的有机论概念,强调生命现象是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的,而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20世纪20-30年代,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1947-1948年,他明确提出了一门作为新学科的系统论,即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科学系统的理论。系统论包括三个方面:科学和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工程);系统哲学。系统定义: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2、系统论方法从广义上讲包括哪些方法?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分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按状态划分就有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此外还有大系统、小系统的相对区别。在系统科学的这些发展形势下,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综合各种系统理论的研究,探索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途径。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就把他的系统论分为狭义系统论与广义系统论两部分。他的狭义系统论着重对系统本身进行分析研究;而他的广义系统论则是对一类相关的系统科学来理行分析研究。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2.系统技术,涉及到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领域;3.系统哲学,包括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有人提出试用信息、能量、物质和时间作为基本概念建立新的统一理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萨缪尔教授1976年一般系统论年会上发表了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综合成一门新学科的设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系统工程》杂志也改称为《系统科学》杂志。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系统科学应包括“系统概念、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论、系统方法论(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包括在内)和系统方法的应用”等五个部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多年致力于系统工程的研究,十分重视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问题自1979年以来,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他把系统科学看成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并列的一大门类科学,系统科学象自然科学一样也区分为系统的工程技术(包括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系统的技术科学(包括支筹学、控制论、巨系统理论、信息论);系统的基础科学,(即系统学);系统观(即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部分,是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连接的桥梁四个层次)。这些研究表明,不久的将来系统论将以崭新的面貌矗立于科学之林。3.你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论思想有着怎样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普遍联系思想、矛盾分析思想等都属于系统方法论,二者互相补充。系统方法论与唯物辩证法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论证实了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各门具体科学成果的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它的真理性需要各门具体科学发展的系统事实来证明。第二,系统论深化了唯物辩证法,系统论中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它和唯物辩证法息息相通。第三,系统论将推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首先,唯物辩证法应概括系统论提供的新思想、新范畴。其次,唯物辩证法应借鉴系统论提供的新的科学原则。最后,唯物辩证法应吸收系统论提供的新方法。4、社会系统的组成。(1)【社会】:社会是人类相互有机联系、互利合作形成的群体,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而结成的有机总体。【系统】: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要素集合。要素和要素间的联系构成系统的结构,系统结构决定其功能。功能是系统对环境的作用及自身生长进化的能力,功能决定系统自身的演化。【定义】:社会系统是由社会人与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构成的系统,比如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社团、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都是一个个的社会系统,也是不同层次的社会系统。家庭、公司是城市的子系统,城市是国家的子系统。(2)社会系统的要素是个人、人群和组织,联系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比如,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构成家庭,家庭的要素是夫妻、父母、子女等。比如雇佣关系、聘用关系、产权关系、股东关系等构成公司,公司的要素是设备、技术、资金、员工、管理者、老板等。比如一个国家的要素是政府、公民、公司和社会各类组织,它们之间存在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5.社会系统优化的重要原则有哪些?1)、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它有别于系统方法先分析后综合,以部分求整体的做法,而是坚持整体性原则,见树先见林,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揭示系统运动的特征和规律。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论的核心。它认为,系统是由诸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个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并非其诸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诸要素组成为一个整体以后,这个系统就产生了其诸要素所没有的性质和功能2)、结构性原则结构:是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组织形式,即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它说明是系统内部诸要素是怎样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它反映的是系统内部的有机关联性。而系统的整体功能,就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3)、层次性原则:这是指系统与要素即子系统之间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系统与要素是相对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要素,在更小的范围内则是系统;相反,在一定范围内是系统,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成为要素。4)、开放性原则。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同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的。综上所述,系统论的思维方法,是一个立足整体,综观全局,在整体控制下,对局部逐一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归纳得出规律性认识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分析——综合”式的思维方式,它采用的是“综合——分析——综合”式的思维方式,以达到最优化处理问题的目的。1.阐述价值评价的构成要素,并对价值评价的
本文标题:方法论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0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