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2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知识整合提升一、近代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目的为了开辟国外市场,倾销工业品,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和教训清政府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灭亡中国,实现称霸世界的企图时间1840~1842年1856~1860年1894~1895年1900~1901年1931~1945年重大事件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炮台英勇抗击英军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廊坊大捷;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中共七大结果失败,签订《南京条约》失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失败,签订《辛丑条约》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二、中国人民的抗争时间人物过程影响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英国的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虎门大战1841年关天培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关天培率兵奋起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表现了清朝官兵反侵略斗争的英勇气概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60~1862年李秀成1860年,太平军在上海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太平军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气焰黄海大战1894年邓世昌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军的袭击,双方展开激战,邓世昌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邓世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900~1901年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在清军的配合下,沿途阻击敌人,在廊坊、杨村一带打死打伤侵略军多人,使侵略军狼狈退回天津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具体表现平型关大捷1937年林彪1937年9月,一支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1938年李宗仁国民党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激战,大败日军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以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为主要目标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关联拓展►从1840年开始,中国反抗列强侵华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列强侵华带给中国哪些影响?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战胜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内因——清政府的腐朽、军事武器的落后。外因——西方列强实力强。(2)影响:破坏性——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建设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启示: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三、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1898年6~9月1911年1915~1919年领导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进知识分子代表人物地方: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主张师夷长技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学习层次器物(经济)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共和制)思想文化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解放运动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充分发动群众;顽固派实力强大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意义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思想解放)关联拓展►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发展,对你有何启示?(1)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3)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4)中国人民具有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发展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末一战期间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特征萌芽时期“短暂春天”凋谢萎缩主要原因(1)中国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2)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1)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2)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1)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总体特征总体比较落后;发展不平衡;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四、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五、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思想和教育的发展新交通工具火车、轮船的传入新通讯工具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文化生活(1)照相和电影的传入;(2)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3)1897年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社会习俗(1)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2)废除跪拜礼,代以鞠躬、握手礼;(3)取消“老爷”“大人”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称呼思想家(1)魏源,地主阶级思想家,编写《海国图志》,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2)严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译著《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启发着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新式教育(1)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2)戊戌变法时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3)清朝末年,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建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4)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专题深化:近代化的起步—1840~1919年我国的近代化历程1.阶段特征: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技术,如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新文化运动。2.主要内容:(1)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一系列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成立海军,创办新式学校等。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戊戌变法——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起步。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救亡图存,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专制、维护清王朝),发展资本主义,发动了戊戌变法。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辛亥革命——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一次尝试。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倡民主和科学,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5)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短暂的发展。后来民族资本主义逐渐萎缩、崩溃。(6)近代我国社会生活逐渐迈入近代化:在交通、通讯、社会习俗等方面发生巨变。典例运用【例1】[2017·安徽中考]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注意题干强调的关键信息“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这说明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例2】[2014·临沂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从丰岛海战到鸭绿江溃败,从大连陷落到旅顺屠城,从大东沟决战到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再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最后以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2亿两白银而告终。这笔巨大的赔款,相当于清朝年收入的3倍,日本年财政收入的4.5倍!……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2014年1月6日《解放军报》(1)材料一所叙述的“战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与日本“脱亚入欧”有着怎样的关系?材料二松冈环是日本大阪的一名普通小学教师。自1985年后,每年“8·15”她都带领日本民间团体“铭心会”到南京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今年3月25日,她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一批重要资料。这是她近年在日本走访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的证言及史料,包括日兵从军日记、战时图片、侵略图、信件等。她说:“日本曾经给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现在日本国内的教育隐瞒了当年侵略史实,这是不对的。为了正确教育青年人,我要让大家了解历史真相。”——2005年5月5日新华网(2)材料二中,松冈环到南京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为什么定在每年“8·15”?“现在日本国内的教育隐瞒了当年侵略史实”,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3)分析上述两则材料,可以认识到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具有哪些特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对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的综合掌握。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条约判断该战争是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从《马关条约》的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于日本发展的角度回答第(1)题。第(2)题,根据材料二的时间链接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可知:1945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对于日本教科书隐瞒侵华史实的做法,从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尊重历史、承担责任的角度回答。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都是蓄谋已久后发动突然袭击,战争中对中国人民惨无人道,都犯下了屠杀的滔天罪行等,据此分析回答第(3)题。【答案】(1)甲午战争;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2)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主动承担战争责任,真诚地、公开地向中国人民、亚洲人民道歉;在国际上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取信于世界人民。(3)蓄谋已久、突然袭击、惨无人道、灭亡中国。2.[2016·青岛中考]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彭德怀元帅》展示了彭德怀元帅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下列战役属于他指挥的是()A.卢沟桥抗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
本文标题:(临沂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2 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1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