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1世界的物质性阐释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表达无神论立场。课标要求达标检测新知导学素养提升内容索引新知导学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中的一部分。2.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2)物质的唯一特性:。(3)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规律物质世界一、自然界的物质性知识梳理意识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共同本质物质形态试判断: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提示B。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是对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形态的抽象和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重点突破比较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①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仅仅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②物质是抽象的、永恒的和不生不灭的,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③不能用物质去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而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①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二者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性②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具体的、多变的和有生有灭的,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③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去代替物质而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联系①物质是从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物质②物质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中,而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典例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①影子②抗震救灾精神③青藏铁路上飞驰的列车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典例运用√典例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①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④我们要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征服自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之所以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是因为自然界具有客观性,我们必须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①②正确,④错误;③中“不可解决”“只有国家才能缓和”的表述错误。√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从其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世界劳动生产方式物质体系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知识梳理物质试判断: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提示B。人类社会的发展受自身规律的支配。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不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改变不了由客观规律所支配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图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重点突破典例3联合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动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这说明①保护生态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④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典例运用√典例4大量化石和文化遗产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下列表述符合材料主旨的是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是物质的。2.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自然界人类社会社会三、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知识梳理1.世界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如图所示:重点突破(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2.关于世界的物质性还有以下几种正确的说法(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2)世界的本原是物质。(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世界统一于物质。(5)世界是物质的。(6)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典例5造林绿化被视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因此受到高度重视并得以快速推进。然而,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美观,将适宜本地栽种的乡土树种视为上不了台面的“土豹子”,却热衷于调运跨纬度且价格高的“洋树种”。这种做法①旨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②违背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性③有利于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④是主观唯心主义在生活中的表现A.②③B.①②C.②④D.③④典例运用√典例6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解析该诗的前两句是说自然界的存在、发展具有物质性,后两句是说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具有物质性,因此D符合题意。A、B、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知识结构素养提升材料一2018年8月21日,印度尼西亚抗灾署说,龙目岛近期发生的多起地震灾害已造成515人死亡,7145人受伤。(1)交流讨论: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答案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印度尼西亚地震的发生进一步说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议题:尊重自然,珍惜资源,坚持新发展理念(2)有人说:“自然现象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具有客观实在性,因而是物质现象,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因此不可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社会现象不是物质现象。”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认识。答案①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在人类产生以后,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必然是有意识的,但人的意识并没有改变自然现象的客观实在性。因此说自然现象是物质现象是正确的。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社会现象从本质上讲也是物质现象。材料二能源问题是人类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3)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能源现状。答案略。(4)班级举行“珍惜资源”演讲活动,请结合所学哲学知识,以“正确地开发和利用好能源”为题写一篇演讲稿。答案提示:①能源是自然资源,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能力的体现。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类正确地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基本前提。为此,在开发和利用能源时必须依据能源的固有属性和规律,大力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能源,尽量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开发和利用好能源的同时,要积极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1)政治认同:认同新发展理念,树立理论自信。(2)科学精神:正确理解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3)法治意识:树立依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4)公共参与:自觉加入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行列。素养感悟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把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为2018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天。这是因为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123456789101112132.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表现在A.没有物质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B.没有物质,就没有物质具体形态C.物质是永恒的,物质具体形态是暂时的D.物质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而物质具体形态除了有这种共同属性,还有自己的个别属性解析物质是共性,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个性,事物的共性存在于个性当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A正确。B说法错误,排除。C、D说的都是区别而不是联系,排除。√123456789101112133.西方有上帝造人的传说,中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这两种传说都否认①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无论“上帝造人”还是“女娲造人”,都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都否认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否认了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产生中的作用,①②③正确;④与题意无关,排除。√12345678910111213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是因为①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③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④人的意志不能影响和决定社会的发展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②③均符合题目要求。①表述错误,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错误,人的意志不能决定但能影响社会的发展。√123456789101112135.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者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从哲学上看,这是说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123456789101112136.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是一致的,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A.③④B.②④C.②③D.①④√123456789101112137.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因为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④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23456789101112138.很多时候,我们在做别人思想工作时常常要说“不忘本来”,“本来”在哲学上属于“客观存在”范畴,是指事物及其产生,发展的本源、来源和背景。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①意识具有第一性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④物质和意识都可以是世界的本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2345678910111213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9.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10.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1.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12.自然界是客观的,社会发展和人的思维是主观的。答案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答案A。答案A。答案B。自然界
本文标题:(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7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