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智障儿家庭康复培训资料
智障儿家庭康复培训资料卢灿勇编写一、家庭康复的意义。所谓家庭康复,是指残疾障碍儿童经过筛查评估后,且残障情况基本稳定之后,在特教专业人士的支援下,在家庭施以康复措施,以达到康复目标的一种康复形式。它是学校康复的基础,是残障儿童康复的重要途径。家庭康复,对残障儿童来说,主要是早期康复。同时,即使进入了康复机构,乃至基本康复进入了普通学校,家庭康复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儿童最早的,也是最自然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技能习得学校。家长对子女最富有爱心。因此,孩子康复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残障儿童的家庭。我国许多地方已有很多残障孩子基本康复,并进入正常学校读书,他们康复成功的背后,无一不凝聚着伟大父母的爱心和家庭亲人的心血。家庭康复是最经济、最有效、最有利于普及残障孩子康复的做法,它对于大面积抢救残障儿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二、开展家庭康复应注意事项。1、家长要有积极的心态。一般来说,家中有个残障孩子,家长总会蒙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长的情绪、态度,对自己孩子接纳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孩子康复、心理变异及成长与前途。明智的家长,一般都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正确地去爱自己的孩子,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进而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从愿意为孩子提供金钱,到愿意为孩子奉献时间。他们对孩子康复充满希望,有一个百折不挠的精神。2、家庭成员的态度要一致。家庭康复,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应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在家庭事务上和经济上;在康复训练时提供力所能及的监督与帮助;在精神上时时处处给予鼓励。有专家认为,家庭成员都经常鼓励孩子和参与训练,这是残障孩子家庭康复成功的秘诀。3、寻求康复机构和特教专家的技术支持。残障儿童的康复工作,技术要求很高。而专业的康复机构和专业人员可以对家庭康复提供咨询指导、康复示范、康复信息、康复器具和康复经验等。家庭康复有了专门机构与专业人员的支持,是其成功的重要保证。失去了这一支持,即使能康复的孩子,也可能多走很多弯路,耽误了康复的效果和速度。因此,在家庭康复中,家长必须主动与康复机构和特教专家取得联系,必要时接受他们的指导和培训。三、智力障碍致病原因细解1、组氨酸尿一种较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组氨酸酶缺陷引起的氨基酸代谢障碍病。患者尿中组氨酸浓度增高,尿中除组氨酸外,尚排出咪唑丙酮酸等组氨酸中间代谢产物。可能发生语言障碍、惊厥、共济失调、发育迟滞或智力落后。2、Rh因子不一致Rh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红细胞膜上的血型抗原因子。如母与子的血液中的Rh因子不一致时,可引起胎儿血型不合,以致发生溶血。其后果可以导致新生儿贫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伤,重者则出现智力落后。3、甲状腺机能减退由于血循环中缺乏甲状腺激素,致使机体新陈代谢过程减慢。若始于胚胎期或新生儿期,可导致胎儿或新生儿智力落后、听力语言障碍,严重者致聋或出现“呆小症”。4、苯丙酮尿症一种较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障碍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简称PKU。患者肝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致使苯丙氨酸及其中间代谢产物苯丙酮酸、苯乙酸等在体内蓄积过多,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脑萎缩。智力低下是本症最突出的表现。5、脑积水因脑脊液循环受阻,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而致在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积聚过多。此病也是造成智力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6、胡尔勒氏综合症亦称为“脂肪软骨营养不良”。一种隐性遗传的先天性的代谢缺陷症。表现为体内酸性粘多糖代谢异常,使过多的酸性粘多糖沉积于各种结缔组织和器官中。其症状是小儿舟状大头、眼距宽、脊柱后凸、尿粘多糖类物质增高。有的患者智力低下。7、癫痫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突然、短暂、反复发作的脑功能紊乱。此病因重者可造成婴幼儿不同程度的智力损伤。8、蛋白质缺少人体对蛋白质摄入不足。孕妇怀孕时营养不良或婴幼儿不恰当的喂养,消化道功能障碍和吸收不良,以及患病时蛋白质丧失或先天不足和消化道畸形等,都可导致蛋白质吸收障碍。机体蛋白质缺少可能造成病理生理状态。严重者可致大脑营养不良,智力受损。9、21—三体综合症一种最多见的常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性疾病。这类病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7,+21,(染色体总数为47,与正常的二倍体“46”相比,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患者的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均有障碍,大多智商在25—75之间。10、肥胖生殖机能减退综合症一种以隐性遗传方式出现的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智力障碍、肥胖、生殖腺发育不全、多指(趾)畸形、视网膜病变等。11、胎儿酒精中毒综合症一种由孕妇酗酒而致胎儿生长发育受损的综合症。患者有酒精中毒性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发育障碍及颜面异常、智力低下等表现。12、脑蛋白质营养不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点是脑蛋白质有弥漫性髓鞘形成缺陷。小儿初生时正常,婴儿期或儿童期起病。主要症状为进行性精神和智能发育障碍,常有视力障碍、惊厥、癫痫发作、神经和行为异常、共济失调、语言障碍、智力落后。另外,还有新生儿脑炎、脑膜炎、脑外伤、小儿发育期环境剥夺、感受剥夺都可造成智力落后的出现。认清患儿智力落后的致病原因,是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的前提。接下来就是在孩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应把孩子送到专门学校做正规的筛查,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进入相应的学校接受生活适应、体质训练和实用语数方面的教育。让孩子能生活自理并自食其力,了却家长的担忧和苦恼。四、智力落后的分类。◆教育界分类祥解1、临界智力落后一般指学习和社会行为低于一般年龄标准,智力活动能力介于平均水平与落后水平之间者(智商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在我国泛指智力、学习成绩和社会技能长期不佳,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少年儿童。该类少儿约占学龄儿童的10%左右,在特殊教育门类中属于“学习障碍”学生,即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成绩始终不理想的“差生”、“后进生”。由于普教工作者缺乏特教的筛查、推荐诊断等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致使大量的“后进生”痛失借助特殊教育手段从而实现有效“转差”的大好良机!笔者也借机呼吁:广大的普教工作者们,对班级里存在的“差生”,即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一定要推荐家长带孩子到特教学校进行筛查或做教育诊断,并根据筛查结果给孩子编制一份转差《个别教育方案》。力争在特教工作者的指导下尽快克服学习障碍,从而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2、可教育的智力落后者智商在50—70之间,无明显可见的病理表现,幼儿期不易发现。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力上得到发展:⑴通过教育掌握小学的文化课程,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能力。⑵通过教育学会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恰当地与人交往,以在社区中独立生活。⑶通过进行职业训练,到成年时能部分地或完全地自食其力。3、可训练的智力落后者智商介于30—50之间的儿童。幼儿期即显现出严重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障碍。实用技能不完全,但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有初步的卫生和安全常识,但阅读和计算能力差。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很差,能以简单的方式与人交往。通过训练可达到:⑴生活自理。⑵在家、社区和学校保护自己免遭危险。⑶能适应家里或社区的社会生活。⑷在别人监护、帮助下做些杂务。智龄发展极限约为7—9岁。4、需监护的智力落后者智商在30以下的儿童。表现为适应行为差,运动、语言发育差,与人交往能力差。只能接受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训练,几乎无学习能力,终生离不开别人的看护和监督。五、智力落后幼儿的家庭早期康复对于家中有智力落后儿童的家庭,家长不要悲观,也不要失望,更不要无病乱投医。应该面对现实并借助特教工作者的指导和帮助,积极开展幼儿期的家庭早期康复。大量事实表明,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的早期干预,对孩子实现不同程度的康复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智力落后幼儿早期干预的理论和具体操作过程。1、大脑的可塑性与儿童蕴藏的巨大潜力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而且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人的大脑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但是这些细胞的功能,却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其大脑细胞零落分散。一个个零落分散的脑细胞是不可能具有功能的,因而刚出生的婴儿其头脑还是一张白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同刺激的增加,婴儿大脑的神经细胞会逐步集合起来,像桥梁似的一道道突起。在这个时期,大脑的功能与外界刺激是紧密相连的。哪一方面的刺激最有效,哪一部分(相应部分)脑细胞的突起与联系就更好,其功能的形成也更好。此外,一般认为,3岁以前是脑细胞功能形成时期,5岁以前儿童的大脑重量也增加到成人脑量的85%。在这段时期,大脑开始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对刺激辨识、记忆这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处理功能,而后逐渐产生思维、意志、创造、情操这些大脑的高级功能。正是因为人刚生下来时毫无能力,脑子几乎是一张白纸,其功能的形成取决于外界的刺激,所以可塑性极大,蕴藏着无限的潜在能力。孩子将来到底会有多大的能力,什么样的能力,取决于在这张纸上下多大功夫,怎样下功夫。如果尽早有效地利用6岁前脑功能形成最佳时期,有效地给予科学地刺激训练,无疑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提出智力落后儿童早期康复的科学理论依据。2、智力落后儿童的家庭早期康复措施⑴家长应带孩子到特殊教育学校(或培智学校)去接受初步的检查和智力筛查,借助以往病历及筛查结果确定教育类别,建立康复信息档案。⑵请特教专业人员为孩子编制一份《家庭康复个别方案》⑶积极开展以家庭为基础,由特教工作者提供定期指导的早期教育训练。⑷为孩子购置必要的学习训练用品。通过游戏、观察、讲故事等多种活动,简单性文化知识、音乐、美术和律动等教学及医疗矫正措施,丰富孩子的认识,发展其语言技能和运动技能,促进身体健康,使其掌握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初步的文明行为和卫生习惯,并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及自我保护意识、情感意志、动机等方面得到发展,为孩子以后进入理想的小学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3、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法1、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精细运动(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作精细而准确的动作。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头、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4、认知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识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入厕等自理能力),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7、通过游戏进行训练和学习。游戏是儿童学习的媒介,它能增进儿童身体的发育;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协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康复技术支持热线:151557562660557-7028873
本文标题:智障儿家庭康复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1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