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模块四世界现代史主题2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关联拓展►1.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的体制框架,只是局部的小修小补,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改革精神,加上他本人的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1)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2)导致苏联局势更加动荡,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国家权力分散,党内斗争日益尖锐和公开化。(3)造成苏联经济大滑坡,导致民族分裂活动愈演愈烈,民族矛盾激化。考点2苏联解体2017年考查关联拓展►1.从苏联解体中可以吸取哪些历史教训?(1)苏联解体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为保持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必须承认在政治体制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艰巨的改革任务。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3)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根源是苏联经济模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国家要结合实际国情,进行经济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国力。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苏联改革的不同结果及其原因不同结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逐步提升。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质量日益下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原因:(1)改革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2)改革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3)改革中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是否正确处理民族关系;(4)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和措施。易错提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无法纠正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直接原因。考点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匈牙利改革2.东欧剧变关联拓展►东欧国家在剧变过程中具有哪些相同点?都因经济困难导致了政治危机;面对动荡的政局,执政的共产党、工人党妥协让步,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使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反对派最终得逞,取得了政权。易错提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都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实质都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改变。东欧剧变首先从波兰开始(不是匈牙利),然后向其他国家扩展。考点4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2014、2015年考查1.印度独立2.非洲民族独立浪潮3.拉美革命4.中东问题关联拓展►1.对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潮流的认识亚非拉地区在二战后掀起了反抗殖民统治、追求民族解放的潮流。殖民抗争的正义性决定了最终结果将走向胜利;反抗殖民统治、追求民族解放是世界近代以来一个永恒的话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启示民族独立是发展经济的前提。发展民族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实现国家独立后,必须大力发展经济,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维护自己国家的主权,并在国际舞台上形成一股重要的力量。3.如何推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和平代替战争,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六年真题全练【命题解读】本主题在中考中考查内容较少,复习时注意将本主题内容同以前所学内容结合,构成专题。如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十月革命、苏俄新经济政策、“一、二五计划”等的链接;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同中国近代相关知识的结合等。预计2018年中考将对亚非拉国家的振兴有所考查。1.[2015·河北,19题,2分]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成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B)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C.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B本题考查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增多的原因。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崩溃,殖民地人民逐渐摆脱了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故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有关,与A、D两项无关;C项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只代表了殖民体系在非洲的彻底崩溃。故答案为B。2.[2014·河北,18题,2分]“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D)选项史实结论A16世纪开始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精壮人口,其中不少黑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B1955年,中国政府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彻底消除了与会各国之间的矛盾C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D二战后,巴拿马人民多次掀起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直到1999年,巴拿马才收回了运河区全部主权体现了巴拿马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艰难曲折2.D本题为史学方法类的选择题,主要考查“论从史出”方法的运用能力。A项史实指的是黑奴贸易,据所学可知,黑奴贸易是欧洲原始资本积累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B项“求同存异”方针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与会各国之间的矛盾,但同时“异”的存在导致与会各国之间不可能从根源上消除矛盾;C项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不是“非洲独立年”;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最终实现目标,体现了巴拿马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过程的艰难曲折。故答案为D。3.[2017·河北,29题,12分]探究问题。材料苏联解体二十六年来,中国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垮台的根源。斯大林当政的最后几年,理论上的教条化、内外政策的僵化,即社会主义体制的僵化,实际上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斯大林之后的30年间,经济上,苏联早期的高速工业化,被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并最后停滞的衰落景象所取代;政治上,曾经被看作是解放者和人类希望的苏联社会主义,开始到处推行扩张、干涉他国他党内政的霸权主义;理论上,苏联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生气勃勃的局面,已经被远离实际、僵硬的死气沉沉的教条主义所取代,这为苏联最终走向解体准备了条件。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解体是由其计划经济制度导致的。计划经济制度有着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的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但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还有的观点认为,作为执政党的苏共及其领导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苏共正是由于长期脱离群众才最终为群众所抛弃。这首先表现为苏共失去了思想的先进性,脱离现实,人们对苏共的宣传失去了信任,从而对苏共也失去了信任。其次在苏共执政的70多年里,苏联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实际上是处于贫困状态,开放使人们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反差,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对苏共来说是毁灭性的……加上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加速了苏联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造成了全面的混乱和动荡。——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俄国的创始人是谁。列宁。(2)从材料表述的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示例:观点一:苏联落后于时代潮流是其解体的根源。论证: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体制之下实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政治上民主法治不健全;战后虽然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但是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同时苏联在战后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干涉他国内政,如阻挠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出兵占领阿富汗,违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所以,落后于时代潮流是其解体的根源。观点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原因。论证: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产业结构不合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长期得不到发展,导致民怨沸腾;同时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损害农民利益,农民为国家付出太多,回报很少,导致经济停滞不前;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个人作用,一切服从指令性计划,损害人从事经济的积极性。所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原因。观点三:苏共及其领导人对苏联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论证: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问题仅仅归结在斯大林个人品质上,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同时改革缺乏整体思路,缺乏科学指导,改革最终失败;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纵容自由化思想,加剧了苏联矛盾与动荡。同时开放的眼界使人们日益认识到苏联与西方差距,加剧了人民对苏共不满情绪,导致对领导集团的不信任。所以,苏共及其领导人对苏联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3.解析:本题分值高,难度大,提供材料丰富。第(1)问很容易作答;第(2)题首先注意“要求”,先根据材料中的三种表述概括核心观点,然后再结合相应的表述从政治、经济、执政党建设、与民众关系、外交等多方面进行论证。答案:(1)列宁。(2)示例:观点一:苏联落后于时代潮流是其解体的根源。论证: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体制之下实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政治上民主法治不健全;战后虽然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但是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同时苏联在战后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干涉他国内政,如阻挠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出兵占领阿富汗,违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所以,落后于时代潮流是其解体的根源。观点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原因。论证: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产业结构不合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长期得不到发展,导致民怨沸腾;同时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损害农民利益,农民为国家付出太多,回报很少,导致经济停滞不前;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个人作用,一切服从指令性计划,损害人从事经济的积极性。所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原因。观点三:苏共及其领导人对苏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论证: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问题仅仅归结在斯大林个人品质上,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同时改革缺乏整体思路,缺乏科学指导,改革最终失败;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纵容自由化思想,加剧了苏联矛盾与动荡。同时开放的眼界使人们日益认识到苏联与西方差距,加剧了人民对苏共不满情绪,导致对领导集团的不信任。所以,苏共及其领导人对苏联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猜押预测►1.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有关“尼赫鲁”“纳赛尔”“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材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C)A.冷战中的对峙B.动荡中的中东地区C.亚非拉的奋起D.科学和思想的力量1.C本题考查对知识的总结。题干中的人物和事件均是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与振兴的代表。故答案为C。2.某校九年级(1)班举办“领袖风采”手抄报活动,下列摘抄的手抄报内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D)选项史实A解放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B印度首任总理,与周恩来一起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领导埃及人民赢得独立,并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D领导巴拿马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D本题考查知识辨析能力。卡斯特罗是古巴领导人,1959年,他领导古巴人民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故答案为D。3.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改革,由于政治改革缺乏始终如一的目标,常常是农业管理不行抓农业部门的改革,工业部门不行抓工业部门的改革。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改革方法,根本消除不了斯大林体制弊端,甚至还会堕入旧体制的
本文标题:(河北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模块四 世界现代史 主题22 社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3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