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课时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时基础通关中考考点解析课时阶段训练1.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解释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以及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积累。2.理解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共同的家园。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考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考点聚焦|1.概念:在一定的,生物与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例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等。2.生态系统的组成:由生物部分和组成。前者包括、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空间范围内环境非生物部分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区别和联系(1)植物能够通过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但生产者不都是植物。(2)动物不能自己制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和就流入动物体内。(3)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可以把有机物分解成,供植物重新利用,属于。少数的动物,如蚯蚓、秃鹫也是分解者。光合作用能量动物生产者有机物消费者物质能量无机物分解者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4)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的关系。请在图2-1中标出相应名称。图2-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都是生产者B.分解者就是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C.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必须有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可有可无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是一个生态系统|对点练习|C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2.[2019·连云港]图2-2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C.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图2-2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可将“落红”化作“春泥”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C4.细菌的营养方式可以分成两类——异养和自养。多数的细菌是进行异养的,少数的细菌是进行自养的。如蓝藻细菌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它的体内含有叶绿素,能利用光能来为自身制造有机物,叫光合细菌。这种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次级消费者A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5.如图2-3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分别代表不同生物),该食物网的生产者是()A.aB.bC.dD.cB图2-3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考点聚焦|1.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2)特点:起始环节为,其他环节为。(3)举例:如“兔吃草,狐吃兔”可表示为。(4)食物链的书写:①起点和终点: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②写法:箭头指向捕食者,不能反写。③组成: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和。吃与被吃生产者消费者草→兔→狐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2)特点:物质和能量沿流动。(3)有毒物质通过不断积累。原因是有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的。食物链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难以分解、无法排出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4)规律总结:①物质流动特点:。②能量流动的特点:。传递效率为10%~20%。循环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图2-4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③食物链中生物数量、能量、有机物、有毒物质的关系:项目生产者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生物数量最多越来越少最少体内总能量最越来越最体内有机物最越来越最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最越来越最多少少多少少少多多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1.下列能构成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是()A.蝉→螳螂→黄雀B.阳光→草→兔→狐C.植物→鼠→蛇→鹰→细菌、真菌D.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对点练习|D2.[2019·郴州]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条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食物网中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C.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D.“阳光→草→昆虫→鸟→细菌”是一条食物链C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3.如图2-5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A.图①:丙→甲→乙→丁B.图②:丙→乙→甲→丁C.图③:丁→甲→乙→丙D.图④:戊→乙→丙→甲→丁B图2-5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4.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经检测这四种生物体内残留有机农药的情况如下表,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甲→丙→乙→丁D.丁→乙→丙→甲[答案]C[解析]表中甲体内有机农药浓度最低为生产者,其次是丙为初级消费者,再次是乙为次级消费者,然后是丁为三级消费者,所以构成的食物链为:甲→丙→乙→丁。生物甲乙丙丁有机农药浓度/百万分之一0.0570.5168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5.流经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食物链中的碳元素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C.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最终来源于生产者D.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D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7.[2019·德州]如图2-6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最高级消费者是鹰B.昆虫与兔存在竞争关系C.食物网中有7条食物链D.鹰和食虫鸟的存在,有利于农田作物产量的提高图2-6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答案]C[解析]该食物网中,鹰处在食物链的最末端,属于最高级消费者,A正确。昆虫和兔都以禾谷类为食,二者之间形成竞争关系,B正确。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包括:禾谷类→吃草籽鸟→鹰,禾谷类→兔→鹰,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共3条,C错误。鹰是兔的天敌,食虫鸟是昆虫的天敌,所以鹰和食虫鸟的存在,可以减少兔和昆虫数量,有利于农田作物产量的提高,D正确。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8.[2019·江西]某同学对池塘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球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根据表中的信息,可写出4条食物链C.河蚌与水蚤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D.如果池塘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大鱼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生物种类大鱼小鱼水蚤河蚌消化道内的食物小鱼水蚤小球藻水蚤、小球藻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答案]B[解析]小球藻是绿色植物,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A正确。据表中信息可构成的食物链有3条:小球藻→河蚌;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小球藻→水蚤→河蚌,B错误。据表中信息可见:河蚌的消化道内有水蚤,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河蚌与水蚤都捕食小球藻,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正确。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大鱼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如果该池塘受到重金属污染”,上述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大鱼,D正确。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9.[2019·达州]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他指标,图2-7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一有5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鹰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图2-7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答案]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一有2条食物链,小麦→鼠→猫头鹰、小麦→鼠→蛇→猫头鹰,其中小麦是生产者,A错误。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猫头鹰,B错误。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短期内蛇因食物不足而数量将减少,C正确。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根据图三中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食物链可表达如下:丁→乙→甲→丙,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减少,D错误。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考点聚焦|1.稳定性: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和所占的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2.特点: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4.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农田和城市等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的原因是。数量比例自动调节能力复杂考点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一定限度生物数量和种类多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1.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C.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对点练习|A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2.[2019·新疆]假定在一个由草、兔和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狐消灭了,则表示兔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是()图2-8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答案]D[解析]在食物链“草→兔→狐”中,如果“狐”突然灭绝,兔的数量将会先增加,草随着兔的增多而减少,随后兔的数量又因草的数量减少而减少。D正确。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3.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一定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2-9所示,过一段时间,乙数量增多,则会引起()A.甲、丁增加,丙下降B.甲、丙增加,丁下降C.丙、丁增加,甲下降D.甲、丙、丁都增加[答案]C[解析]题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而增加。图2-9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4.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A.减少分解者数量B.减少最高消费者数量C.增加食物链中生物的种类D.改变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条件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答案]C[解析]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如果减少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动、植物的尸体将会增多,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将会减弱,故A不正确。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营养级越多,说明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越强,如果减少生态系统中最高消费者数量,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将会减弱,故B不正确。生态系统中维持平衡的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因此增加食物链中生物的种类将会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故C正确。阳光、空气、水、土壤等自然条件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与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的关系不大,故D不正确。中考考点解析课时基础通关课时阶段训练5.[2
本文标题:(包头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02课时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8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