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考帮安徽中考历史2019第一部分安徽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三中国现代史主题六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一个方针“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三大科技成就“两弹一星”、飞天之旅、籼型杂交水稻。五位人物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莫言。CONTENTS目录PART02拓展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考点1考点2“两弹一星”、漫步太空、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10年2考)考点帮1.“两弹一星”漫步太空①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②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杨利伟走出舱门科技发展计划名称863计划、973计划、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863计划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和陈芳允等科学家的建议,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为高技术研究的重点。973计划1997年,我国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前沿等领域展开研究,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作用在这些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取得了一大批先进的科技成果,培养了优秀科技人才,科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考点1考点2“两弹一星”、漫步太空、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10年2考)考点帮2.杂交水稻、青蒿素杂交水稻培育者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概况①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②1974年,杂交水稻经小面积试种,普遍获得亩产超千斤的高产。③1975年,国务院决定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并取得巨大增产效益。④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2011安徽11(3)]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意义①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②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青蒿素概况①1969年屠呦呦受命率领团队中医研究院科研团队开始抗疟药研究。②1973年青蒿结晶物的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被正式命名为“青蒿素”。③1984年青蒿素首次实现人工合成,一种极为有效的抗疟新药由此诞生。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意义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荣誉屠呦呦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考点1考点2“两弹一星”、漫步太空、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10年2考)考点帮3.文化事业发展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成就①“双百”方针提出后,一批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优秀作品脱颖而出,主要有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如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电影《大决战》、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等。③2012年,我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用文艺作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4.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概况①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全国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到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②1988年9月,邓小平从全新的视角,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和当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出了明确的理论概括,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③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必须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全国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高等教育规模出现历史性变化。教育体系我国逐步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完整的教育体系。考点1考点2“两弹一星”、漫步太空、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10年2考)考点帮【×】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内蒙古罗布泊地区的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2.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成功发射。【√】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4.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解析:1.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2.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3.略。4.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考点1考点2社会生活的变迁(10年未考)考点帮日常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之后美丽乡村上海的居民小区衣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不仅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展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食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住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生活方式①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考点1考点2社会生活的变迁(10年未考)考点帮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交通①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②公路: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③航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④轨道: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⑤出行方式: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昔日的“自行车王国”如今汽车进入千家万户通信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成就①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固定电话早已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②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影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PART02拓展帮认识启示拓展延伸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拓展帮主题六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拓展延伸认识启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66年):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4年,我国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2)“文革”十年(1966—1976年):①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②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3)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①“863计划”实施;②“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1)客观原因: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上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这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促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的发展。(2)主观原因: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②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建立科研机构,组织科研队伍,制定科技发展规划;③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总结归纳拓展帮主题六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拓展延伸认识启示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认识“科教兴国”战略?(1)原因: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又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只有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2)认识:①国家通过发展教育和鼓励科研创新来增强国际竞争力,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发展;②日本等国的经验告诉我们,“科教兴国”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③青少年要把握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良好时机,认真学习,勇攀科技高峰。4.粮票、布票等票证的产生与停用分别说明了什么?粮票、布票等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资匮乏的表现;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物资丰富,商品增多,我国逐步取消了各种票证。5.教育、科技、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1)教育发展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科技的进步也带动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全民族的素质和科技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总结归纳拓展帮主题六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拓展延伸认识启示6.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给我们的启示。(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要归功于党和政府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也用实际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党的正确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保证;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继续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本文标题:(安徽专用)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主题六 科技文化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8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