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六记叙文阅读第5讲分析手法开放探究[2016·安徽改编5~9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7分)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那个冬天,很冷……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低下了头。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那个春天,很暖……(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五岁时七岁时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九岁时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答案]觉得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不许别人欺负奶奶,尊重、保护奶奶。[解析]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首先要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人物的心理变化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题干中的例子,答案中需要有对奶奶的看法或对奶奶的感情。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怯怯地愤愤地失望地B.失望地愤愤地怯怯地C.愤愤地怯怯地失望地D.怯怯地失望地愤愤地[答案]D[解析]本题突破点在最后一个空,从前面女儿的“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这点可以看出女儿此时很生气,所以应该是“愤愤地”,用排除法选择D项。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①那个冬天,很冷……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答案](1)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其实是写家庭的困境让“我”无助、压抑,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2)女儿陪奶奶玩钓蝴蝶游戏的目的不在于钓到蝴蝶,而在于和奶奶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解析]含义理解题首先要关注句子中有没有双重含义,有双重含义需要解释,另外注意句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第一句就含有表层和深层两层含义,需要解释出来,第二句侧重于情感的理解。4.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作为儿媳,“我”心地善良,孝敬老人,包容体谅患病的婆婆;作为母亲,“我”关爱孩子,教子有方,用心引导、呵护女儿成长。[解析]赏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本题需要从两个思路入手,“儿媳”和“母亲”需要分点答题,回答“儿媳”时,需要紧扣“我”为婆婆做的一系列事情,回答“母亲”时,需要紧扣教育女儿这一方面。5.“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4分)【考点:谈启示或感悟】[答案]启示:①成长需要时间。②成长过程是曲折的。③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改正错误。④成长过程中既有烦恼,也有快乐。⑤成长过程中需要关爱他人。⑥成长需要引导、呵护。[解析]需要紧扣题干中“成长”的关键词,答题时需要结合“女儿”的经历,千万不能脱离文章空谈。比如女儿“小时候不能理解和尊重生病的老人,经过妈妈的教育,女儿长大后终于懂得了尊重老人”,又如“母亲爱的教育是我们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财富。有时候,爱和包容是成长最好的良药”等。[答案]与“那个冬天,很冷”形成对比。与文章题目相呼应,突出了主旨。结尾一句表面写季节和天气,实际上写出了因女儿的成长而使整个家庭充满亲情之暖的意思。[解析]散文的结尾在内容上一般有深化或升华主旨的作用,在结构上有照应的作用,答题时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即可。此文结尾一句,写出了因女儿的成长而使整个家庭充满亲情之暖的意思。与开头“那个冬天,很冷”形成对比,与文章题目相呼应,突出了主旨。6.[改编]文章结尾“那个春天,很暖……”与文章中的哪句话形成对比?结尾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分)【考点:分析写作手法】角度2表现手法2009年考查【常见题型】1.作者写××,显然不是在写××,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试指出本文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文章依次写了××不同的精彩与美丽,请赏析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技法精讲考点九分析写作手法10年3考角度1修辞方法见“考点六”相关内容【答题思路】1.看上下文的联系,看主旨的表现。判断方法:(1)对比:以次要的人或事物对比主要的人或事物,形成强烈的反差。(2)以小见大:是否由小事情反映大主题,是否以局部、个性反映整体、共性。(3)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在上文和下文是否存在褒贬不一的明显差异。(4)托物言志:在咏物散文中,借事物表达个人志向、意趣、情操。2.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看段落间的关系。(1)做铺垫:使用较多的笔墨,对起陪衬作用的人物或者次要事件大肆渲染。(2)伏笔:为下文的内容,提前布局。(3)设置悬念:设置疑团,不做解答,在后文或者文章结尾解开谜团。(4)照应:文章开头和结尾对同一情况做出解释说明、交代。(5)卒章显志:主旨是否在文末交代。3.从写景的内容入手,看景物的特点,看景物与情感的结合。(1)借景抒情:写景物或景色,表现某种情感。(2)动静结合:在写景时,景物有动态、有静态。(3)虚实结合:在写景时,有真实存在的景物、有想象或梦境中的景物。(4)反衬:用美丽的景物表现坏心境,用环境的压抑表现好心境。角度3描写方法及其作用10年3考【常见题型】1.[2019·7]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从人物描写的角度)2.[2015·1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2011·12]第×段写……时,是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描写的具体可感的。4.说说文章是怎样塑造××这一人物的。【答题步骤】1.人物描写(1)解答时需要联系描写方法的特点及作用,并联系具体内容作答。描写方法特点作用肖像描写对外貌和神态进行描写,如容貌、身材、衣着、面部表情等突显人物个性,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愿、思想斗争等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感情动作描写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进行描写揭示性格,展示人物的性格气质、精神状态语言描写对人物个性化的独白或对话进行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变得鲜活(2)对于开放性试题,如描写人物的外貌,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或是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等,需要在弄清试题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作答。要合情合理,写出符合人物特点的外貌特征或符合人物身份以及当时情境的心理活动。2.环境描写(1)环境描写题思考的角度:①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②从哪几方面写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冷暖色调;动与静;远与近。③是直接描写,还是结合了修辞方法。④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或者二者结合。⑤表现了什么特点,或写出了怎样的美。⑥是否与人物的感情相关(借景抒情)。(2)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有:①内容方面,交代时令(季节)、地点。②结构方面:为下文情节做铺垫。③人物方面:烘托人物心情。④情节方面: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某种气氛。⑤主题方面:表现、突出主题。(3)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有:①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②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③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4)注意描写的角度:①正面描写。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作用:写出(或表现)人物××的特点(如:性格、心理、情感等)②侧面描写。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对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作用: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使主题更加深刻、含蓄。【答题模板】(1)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景物)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的心理(心情、情感),刻画了……的人物形象(或推动了事件的发展),表达了对……的……情感。(2)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了……的心情,为下文……做铺垫。(3)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的背景,表现了……现实,揭示了……角度4结构手法及其作用2018年考查【常见题型】1.[2018·12]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第×段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模板】1.段落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评价。(1)结构上在文章开头:①开篇点题;②总领下文或统领下文;③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在文章中间:①承接上文;②引出下文;③承上启下(过渡);④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在文章结尾:①总结上文;②照应开头;③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④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⑤点明中心,升华中心。(2)从内容看,在记叙文性质的文章中,句子的作用主要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做此类题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态度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等都可以作为答题要点。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时,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强化文本意识,注意从原文中寻找答案。这就要求在解答试题的时候,一定要通观全文,立足整体,紧扣文章的主旨。【考点专练】满分训练(六):第三题5小题第(1)问、第十二题3小题、第十五题3小题、第十七题3小题【常见题型】1.[2019·8]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2.[2016·9]……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3.[2011·14]文中的……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写出两点即可)4.文中说……,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考点十谈启示或感悟10年3考【答题模板】解答此类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仔细审题。如“结合主题谈启示”一定要结合主题进行谈论,“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定要扣住“感受最深”
本文标题:(安徽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篇 专题精讲 专题6 记叙文阅读 第05讲 分析手法 开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89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