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刘新权-中央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中央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风险识别与防范刘新权博士二○一六年四月目录1.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面临的挑战与环境2.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前需考虑的风险因素3.境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与识别4.境外投资风险的防范与化解22016年1月国家商务部发布对外投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创下1180.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年均高达33.6%,“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十一五”的2.3倍,到2015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8630.4亿美元),成为资本净输出国。3一、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面临的挑战与环境4面临在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和法律环境、自然环境下开展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挑战;在如何构建一套对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劳工、公共安全、法律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方面,以及协调处理好与项目所在国关系上缺乏经验;5一、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面临的挑战与环境如“一带一路”地区面临不少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世界上许多热点问题,如朝核、伊核问题、阿富汗问题、南海问题、巴以争端、叙利亚问题、利比亚问题、伊拉克问题、也门问题、难民问题等都集中在该地区。同时,该地区的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三股势力”活动十分猖獗,自然灾害、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要规避政治风险和安全风险。6一、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面临的挑战与环境缺乏熟悉国际商业运行规则,具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整合各类资源、化解各类风险能力的人才队伍;国家在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保障体系、服务体系等方面,以及企业自身在体制、机制以及人才保障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求;面临不同的商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以及企业文化融合的挑战。一、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面临的挑战与环境8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前需考虑的风险因素9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当前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及安全局势。一是欧美等西方国家对我国企业“走出去”设置障碍;二是部分国家政策多变,投资环境恶化;三是发展中国家承包工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四是部分地区政局动荡加剧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风险。10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前需考虑的风险因素战略风险:企业境外投资的目的与自身发展战略是否吻合?一般来说,企业境外投资目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保障战略性资源供应的需要;获得先进技术和人才的需要;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的需要;投资获利的需要。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前需考虑的风险因素11项目所在国对拟投资行业的监管风险。如行业准入禁止或限制,战略行业的国家控股要求,外资进入相关行业的限制,各类许可的审批及程序等。投资回报风险:如欠发达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工业经济基础对项目建设的影响(所有项目所需的原、辅材料需进口),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我企业对外投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明显不足;项目所在国的工会组织、劳工关系的影响等。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前需考虑的风险因素12政治风险:特定国家的特殊政治情况或特别政策可能对项目产生根本性影响,如委内瑞拉国有化政策(中委未订立双边投资保护协议);有的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对我国国有企业投资戒心甚重,如国家安全审查、定期报告要求等,使项目审批时间难以掌握。项目所在国政局动荡所带来的国家风险。一些项目所在国政局动荡不安,局部地区冲突严重,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合作项目构成严重威胁,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前需考虑的风险因素13社会风险:我国与项目所在国在社会制度、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社区关系处理(如原著民问题)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相关风险:如非洲雨季、热带疾病(疟疾、伤寒、霍乱、黄热病等)、极端气候(北美严寒、暴风雪等)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前需考虑的风险因素14主要境外安全风险:地区安全局势动荡带来的安全风险;恐怖主义的安全威胁上升;境外安全生产事故;与当地社会冲突引发的境外安全突发事件。——2012年上半年,共发生对外投资合作境外安全突发事件43起,其中恐怖袭击或绑架事件7起;境外治安事件15起;安全生产和管理事故15起;疾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6起。——从地区分布看,西亚、非洲21起,占48.8%,亚洲16起,占37.2%;——从涉及企业看,国企31起,占72.1%,对外承包工程企业25起,投资企业16起。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前需考虑的风险因素15三、境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及识别161.不同阶段的风险主要有以下特征:在项目决策阶段主要表现为“急于求成”,表面上符合集体决策程序,实际上是决策于法律、技术、财务尽职调查完成之前;在项目谈判、签约阶段主要表现为所谓“求大同存小异”,合作协议等法律文件的核心条款含糊不清,商业条款不公平,甚至适用法律不当,为今后正常运行带来巨大隐患;在项目运营管理阶段表现为重签约、轻运营管理。缺乏体制、机制和人才保障支撑,与合作方不能有效沟通,以致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矛盾积累而直接转化为法律风险。三、境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及识别17上述三个阶段以项目运营管理阶段为最重点的风险阶段,是境外投资项目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阶段。原因在于:一是领导的关注度和优秀专业资源一般都集中在项目决策和签约阶段,且项目成功与否一般评估期较长;二是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法律之间的巨大差异和沟通障碍会在项目整合以及运行过程中逐步暴露积累,如不及时化解将直接转化为法律风险;三、境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及识别18三是国企在体制和机制上尚未建立起适应国际商业规则的核心业务流程,以及人才保障体系,极易将本企业各专业管理职能简单复制或直接向境外项目延伸,这本身就是极大的风险;体制、机制性障碍和缺乏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是项目运营成功与否的主要制约因素;四是适用的法律更加广泛,需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必须理解和接受当地的历史、习俗、文化、心理和语言。三、境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及识别192.在项目建设、运营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近几年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情况看,存在国际化经验不足,不熟悉当地市场环境和法律政策,经营管理模式粗放等诸多问题。公共关系能力问题:不善于构建正面的舆论环境和与媒体的沟通,特别是缺乏在政局多变的国家和发达国家与主流媒体进行沟通以及公共关系处理的经验;缺乏主动了解当地投资环境和民情舆情的意识,或法律意识淡薄,重关系轻法律,以不正当手段建立与政府的公共关系。三、境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及识别20文化融合问题:对跨国并购后的企业整合经验欠缺,有的简单复制国内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地与外方合作者沟通,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劳工问题:劳工管理不符合项目所在国的移民法律,不善于处理与当地工会组织的关系,习惯用中国式思维看待和处理劳工问题,有的对当地员工管理不规范,长期漠视雇员诉求,造成对立情绪严重,甚至是冲突频发。在劳工立法方面,即使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地区,对劳工的法律保护极为严格(如非洲、拉美国家的强制性劳动保障及福利规定),有的国家对外国人进入其劳动力市场有严格限制等。三、境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及识别21环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已日渐成为各国着重关注及严格监管的领域,在很多国家取得环境许可并履行环境评估手续成为外资进入的前置条件,环保责任往往是严格责任。在有的国家,任何一个自然人或民间组织,尤其是原著民,对项目任何一个环节提出质疑或者表示反对,将会影响项目实施。三、境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及识别22三、境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及识别3.简单理解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对项目所在地社区做出贡献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惯例,但一些中国企业片面认为,只要履行了法律或者合同规定的支付义务,就是履行了社会责任,因此,对非支付性的义务,基本上缺乏主动的参与。而有些中国企业利用自有工程设备、建筑材料和专业人才,为当地民众打井、看病,修缮校舍、医院、教堂,修整道路等等,耗费不大,却能得到当地民众的极大好评。我驻项目所在国使领馆,都鼓励企业做这类“花小钱、造大影响”的项目。三、境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及识别.4.与社区以及非政府组织(NGO)缺乏有效沟通如有的海外投资项目涉及到拆迁和居民安置等问题时,一般不善于也不愿意与当地社区和居民直接打交道,缺乏与民众、民间组织、媒体的有效沟通,加上语言、文化的隔阂,一些本可以避免的误会甚至引起了风波。近年来,NGO(即绿色和平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医生无疆界组织等这类非政府组织),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的环保、劳工、人权等问题越来越关注,经常进行质疑和批评。但是这些并没有引起中国企业的足够重视。三、境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及识别5.有的存在种族歧视种族问题在任何国家都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如非洲、拉美国家曾长期遭受过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人民经历了长期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奋斗历程,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感。而少数中国企业一方面自身形象欠缺,另一方面却对当地人存在歧视,具体表现在无论是心理意识、言语行为,还是薪酬、岗位分配上,都表现出对当地员工的差别待遇。有的在日常管理中,长期漠视当地员工的利益和诉求,从而使矛盾积累而产生激烈冲突。特别突出的几个问题:——有的境外投资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购后的整合管理能力差;——有的不遵守我国及驻在国法律,习惯走“上层路线”,甚至进行商业贿赂;——有的为占市场,抢项目,低价竞标,既不做充分的前期准备,又不重视项目管理,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有的风险防范能力不强,境外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差等等。三、境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及识别26四、境外投资风险的防范与化解271.项目启动前要全面了解目标国与投资有关的基本概况目标国的基本情况: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我国外交关系等;目标国的投资环境:经济表现、国内市场、基础设施、对外经贸关系、金融环境以及商务成本是否有竞争力等;目标国对外国投资/合作的法律法规:市场准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海关等相关法律;必要的程序和手续:在目标国开展投资合作的手续有哪些。四、境外投资风险的防范与化解282.必须严格履行决策程序,决策于财务、技术和法律尽职调查完成之后,防范决策风险。尽职调查是境外投资中识别、减少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目的是了解政府监管和目标公司的业务、法律、规管、技术、商务、财务以及公司架构、争议及诉讼、知识产权、环保责任、股权收购条款,反稀释保护、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险等。四、境外投资风险的防范与化解293.商务谈判及签署交易文件阶段的风险控制措施。在商务谈判阶段,决策层要对核心条款确定底线和谈判方案,由投资、财务、法律和技术等方面组成谈判和保障团队。对协议等法律文件在正式签定前,组织项目管理团队和投资、财务、审计等主管部门逐条读审,特别要保证中外文条款的对应与一致性,防止谈判与运营管理脱节。通过协议条款约定控制法律风险,包括未知风险。如定义解释、陈述保证、前提条件、交割条件、分手费安排、退出机制、托管账户设置、僵局事项、违约责任、管辖法律选择等。四、境外投资风险的防范与化解30合资合作协议等法律文件要逻辑结构简单、容易读懂,所有条款都要清晰、准确,不会产生歧义;避免模糊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协议中要有补充、修改条款的安排。交易结构。设计交易结构时要充分考虑尽职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法律风险,通过合理设计最大限度减少/排除有关法律风险。在签约后交割前要高度关注合作方动态。实施交割要通过律师确认每一环节,确保交易安全;事先同意披露公告内容,注意各阶段法定时间等。四、境外投资风险的防范与化解314.要解决好建设、运营管理阶段的三个问题所有境外投资项目完成交割,都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否成功至少要放到三到五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段里去评价、衡量。文化的融合比单纯的并购重组要难得多。一是如何把执行国内法律法规(
本文标题:刘新权-中央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5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