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PPT课件-人教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数学(1)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刘徽利用割圆术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就为后来祖冲之运用极限理论,计算圆周率提供了一种正确方法。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魏晋时期的数学家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数学(1)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2)祖冲之:精确的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他还著有《缀术》。429~500年生活在南朝齐、梁之际的祖冲之,对数学的发展有杰出贡献。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数学:刘徽祖冲之2.农学北魏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系统的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贾思勰是我国北魏末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产成就的基础上,写成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全书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数学:刘徽祖冲之2.农学:贾思勰著《齐民要术》。3.地理学(1)裴秀: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他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223~271年《禹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地理学名著。到了魏晋期间,因为年代久远,《禹贡》中所记载的山川地名已经有很多变更。裴秀在详细考证古今地名、山川形势和疆域沿革的基础上,以《禹贡》作基础并结合当时晋朝的十六州而分州绘制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数学:刘徽祖冲之2.农学:贾思勰著《齐民要术》。3.地理学(1)裴秀: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他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2)郦道元:著有《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郦道元(约466—527),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河北省涿县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而且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巩固练习练习1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正确方法的科学家是A.祖冲之B.郭守C.刘徽D.张衡巩固练习练习2(2004年全国卷)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A.《梦溪笔谈》B.《汜胜之书》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巩固练习练习3西晋地理学家裴秀不仅绘制了《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A绘制地图的原则B夏朝的疆域范围C中国的山川、河流的颁规律D地方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巩固练习练习4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专著《水经注》A.最早提出地理学概念B.介绍古代水道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C.主张经济立法D.提出了风水与封建统治的关系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1)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其成为地主阶级的宗教。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他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葛洪(283~36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1)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其成为地主阶级的宗教。(2)梁朝时的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神仙体系:如三清中的太上老君,四御中的玉皇大帝,四灵二十八宿,城隍,门神、灶神、财神、瘟疫神、四大真人、八仙等。陶弘景(456年~536年),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医学家。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2.佛教(1)传播的原因①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②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易于接受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百姓被迫颠沛流徙,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希望精神上得到解脱。佛教的轮回转世思想,让他们在渺茫的“来世”中得到虚幻的慰藉。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2.佛教(1)传播的原因(2)传播的危害①佛教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如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和压迫。②统治者广修寺塔、浪费人民的血汗。③寺院经济与官府争夺人手和税收。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2.佛教(1)传播的原因(2)传播的危害(3)反佛的斗争①原因:佛教的传播危害百姓的利益和地主阶级的统治②表现:范缜《神灭论》;北周武帝灭佛范缜曾同佛教有神论者进行了两次公开的论战。他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认为人生好比同一棵树上的花朵,有的花瓣被吹到厅堂,也有些花瓣飘落进粪坑中,这完全是自然现象,毫无因果可言。对于形神之辩,他断言人死精神消灭,不可能成佛,人的富贵贫贱并非天生命定,因果报应纯系无稽之谈。范缜((约450~约515),中国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无神论者。著《神灭论》,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有重大发展。讨论:如何看待北周武帝的灭佛?直接目的:为增加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统治积极作用:增加了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消极影响:使佛教文化遭受损失启示:宗教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对宗教的处理,视其统治的需要而定。巩固练习练习5魏晋时期的道教A.开始兴起,成为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武器B.吸取了儒家佛教的精华C.成为地主阶级的宗教D.建立了完整的神仙体系练习6(2005年全国文综Ⅲ卷)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A.佛教教义B.法家思想C.墨子学说D.《神灭论》的观点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练习7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或大肆毁佛,其根本原因是A.想要控制寺院的规模B.不了解是否应该发展佛教艺术C.对佛教教义理解抱对立态度D.受统治需要的制约巩固练习练习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①社会动荡②战乱不断③统治阶级支持④佛教的麻痹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巩固练习练习9“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无也。未闻刃没有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说这段话的是A.扁鹊B.苟况C.王充D.范缜巩固练习练习10下列关于范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比较系统地批判了神学迷信B.人的精神与形体相互分离,人死精神不死C.形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二者相互结合D.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亦死三、承上启下的文学1.特点:承上启下2.流派:(1)建安文学①特点: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②代表作: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和蔡文姬的《悲愤诗》。还有“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莱、徐干、阮璃、应场、刘帧。曹操王粲蔡文姬三、承上启下的文学1.特点:承上启下2.流派:(1)建安文学(2)陶渊明田园诗①特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②代表作:《归园田居》《桃花源诗》三、承上启下的文学1.特点:承上启下2.流派:(1)建安文学(2)陶渊明田园诗(3)乐府民歌①特点: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多描写爱情。北方民歌慷慨激昂,既有恋歌又有牧歌、战歌。②代表作:《采桑度》、《敕勒歌》和《木兰辞》。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巩固练习练习11(2005年全国文综Ⅰ卷)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A.慷慨苍凉B.朴实恬淡C.缠绵婉转D.浮艳华丽《归园田居》《桃花源诗》陶潜的《桃花源诗》(1)反映了人民质朴的劳动生活(2)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3)向往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4)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机智和勇敢A、(1)(2)(3)B、(2)(3)(4)C、(1)(3)(4)D、(1)(2)(3)(4)四、艺术1.书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曹魏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二王”。2.绘画:曹不兴,佛像画的始祖;东晋顾恺之,擅画人物,《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四、艺术3.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评价(说明的问题):①石窟艺术的出现与石窟艺术的本身都反映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反映了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吸收、包容,并使它本土化。②石窟的开凿是统治阶级扩大佛教影响的需要,同时它也是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所凝成的,是历代雕刻工匠和画匠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是我国的艺术宝库。体现出佛教的本土化趋势四、艺术3.石窟艺术说明的问题:①石窟艺术的出现与石窟艺术的本身都反映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反映了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吸收、包容,并使它本土化。②石窟的开凿是统治阶级扩大佛教影响的需要,同时它也是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所凝成的,是历代雕刻工匠和画匠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是我国的艺术宝库。巩固练习练习12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不包括A.蔡邕B.钟繇C.王羲之D.曹不兴巩固练习练习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成就最大的方面是A人物画B山水画C风俗画D宗教画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1)经济发展:江南经济的开发,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2)民族大融合。(3)前代秦汉文化的基础。(4)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5)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六、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1)带有国家分裂的烙印。南北文化差异很大,乐府诗南北风格迥异。(2)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如《齐民要术》。(3)思想活跃,各种思想有融合的趋势。佛教与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并行,并开始合流;佛教势力发展很快,对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4)科技进步。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5)承上启下。如张扬个性和对异域文化的认可;诗歌完成向七言诗的过渡。巩固练习练习14下列不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北方文化发展特点的是A.北方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B.佛教对思想文化和艺术具有重大影响C.北方生产经验得到了系统总结D.北方各少数民族先后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圆周率、《缀术》、《齐民要术》南北经济的发展《木兰辞》北方战乱陶渊明的诗士族制度腐朽.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南方佛寺、北方石窟、宗教画、范缜的无神论佛教流行《齐民要术》、龙门石窟民族融合•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
本文标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PPT课件-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63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