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课程与教学案例评析自考试卷
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课程与教学案例评析自考试卷第一篇范文: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2021年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可以说是在课程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课程选择的问题。A.奥苏伯尔B.斯宾塞C.杜威D.洛克答案:B2.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精神助产术”B.“教学对话”C.“共同讨论”D.“注入式教学法”答案:A3.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A.杰克逊B.卢梭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答案:D4.在儿童发展的初期,儿童表征客体主要是通过()A.行为表征B.图像表征C.符号表征D.语言表征答案:A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是()A.重视技术课程并谋求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的融合B.仍强调科学课程C.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不够重要D.技术课程只在高等教育中开设答案:A6.“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A.学校B.校长C.教师D.学生答案:A7.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康德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答案:D8.系统确立“过程模式”的是()A.博比特B.查特斯C.泰勒D.斯滕豪斯答案:D9.在布鲁纳所提出的内部动机中,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是指儿童由于对理想人物的憧憬而力图提高自身同理想人物的类同性。A.好奇心B.能力动机C.自居作用D.同伴间的相互作用答案:C10.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提出者是()A.斯克里文B.泰勒C.布卢姆D.艾斯纳答案:A11.提出外貌模式的是()A.泰勒B.普罗沃斯C.斯太克D.古巴和林肯答案:C12.主体取向的评价对应于利维的评价的()A.古典的考试型时期B.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C.后现代时期D.现代时期答案:C13.从研究方法上看,课程研究的趋势是()A.量的研究B.质的研究C.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整合D.既不是量的研究,也不是质的研究答案:C14.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古典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学者是()A.施瓦布B.斯腾豪斯C.泰勒D.利维答案: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如何理解教学对话的性质?答案:教学对话就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因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话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之一。进一步理解教学对话的性质还需明确以下几点:(1)教学对话是以教师指导为特征的。(2)教学对话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对话与学术对话也有一定的区别。(3)教学对话以学生的自由思考、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自由表达为特征。2.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答案:表现在:(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3.简述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答案: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教育的本质。即教育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2)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五个步骤,即人类经验的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4.目标达成模式的步骤是什么?答案:它包括如下七个步骤:(1)建立目的和目标;(2)对目标分成较细的类目;(3)以行为名词表达目标,这一步还包括界定和修订使用的行为名词;(4)确定能表现目标达成程度的具体场景;(5)选择和发展评价所使用的测量技术;(6)搜集学生表现的有关资料;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7)将搜集到的资料与行为目标比较。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试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答案: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种探究的过程,教学并不仅仅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同时获得知识,获得探究的途径和态度。(2)注重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逻辑思维不同,直觉思维并不依据已经严格规定好了的步骤进行,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它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根据直觉思维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直觉思维的能力。(3)注重内部动机。布鲁纳认为,推动真正的学习行为的动力,不是外部动机,而是在学习本身中发现报偿的动机,即内部动机。据此,他提出了好奇心、能力动机、自居作用、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四种内部动机。(4)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对于学习中的发现行为有何意义,布鲁纳论述了它的价值,这包括:①一切真知都是自己发现的,因为只有亲自发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个人的,才是自己的内在财富。②它有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在发现学习中充满了尝试、猜想和领悟。③发现行为还有助于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④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发现行为还有助于记忆的保持。总之,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注重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求,从而从传统教学对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学习动态过程的关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教学中不是处处都能应用发现教学法的,而是一定要考虑它是否适合于具体的教学任务、情境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积极的效果。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1.下面的材料记述了某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仔细阅读,然后回答材料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曾以“乌克兰的防风林地带”课题为例,说明了这种教学过程的阶段:第一阶段,首先用乌克兰防风林地带为特例,以具体直观的方法,提出关于防风林地带的问题。第二阶段,根据由防风林地带的特例所获得的认识,推论出乌克兰地区的特点,而且还要掌握该地带的普遍特性和类型特性,用开拓草原这一“类型”的认识来说明一系列类似景观的本质特征,如美国中西部草原。第三阶段,要明了草原化的过程及阻抑这一过程的努力,也即是明了人类是如何在特殊的气候、地理、形态诸条件下,干预自然,作用于自然,并且改造自然的。第四阶段,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要干预、改造并主宰自然。在这一阶段,教学已经由对客观内容的重视转移到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方面来了。„„材料体现的是哪种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这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种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谈谈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答案:材料体现的是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提倡的“范例教学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要组织教养性的学习,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性,即引向连续起作用的知识、能力、态度。一般程序:(1)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2)范例性地阐明“类型”和“类”的阶段。(3)范例性地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4)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教育价值:表现在对学生主动性的弘扬方面,在对教学的问题性的提倡方面,以及在思考课程内容时突破学科界线、主张课题性教学、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打破“知识就是力量”的传统,转而追求获得支配知识的力量等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贡献。第二篇范文: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讲稿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讲稿(一)培训时间:2021年6月5日培训地点:教师办公室培训教师:培训人员:全体教师培训主题: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学生发展、有效教师以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训内容:一、学生发展是有效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1、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2、整合协调实现“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3、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获得的。案例分析:案例1:无效教学行为的调查与反思体现在:(1)课前预习中的无效行为(2)新课引入中的无效教学行为(3)教学过程中的无效教学行为(4)课堂提问中的无效教学行为案例2:教师的无效教学行为案例3:有效教学主要强调以下几点(1)有效率(2)有效果(3)有效益二、有效教师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1、激励性人格(1)热情(2)热心(3)可信任感2、以学生的成功为导向(1)对学生的高期望(2)鼓励和支持学生3、专业品行(1)博学(2)有条理、清晰表达(3)反思性实践成长=经验+反思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点1、树立正确的教材观2、实践“用教材教”从“教教材”到“用教材”再到“用教材教”是教师观念转变的标志之一3、理解和尊重儿童4、尊重教材,用好教材一要通览教材二要精研教材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三要升华教材5、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艺术(1)灵活运用教材(2)合理运用课程资源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讲稿(二)培训时间:2021年11月2日培训地点:教师办公室培训教师:培训人员:全体教师培训主题:了解学生起点能力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培训内容:案例一:了解学生的艺术1、课堂活动2、批改作业3、个别交流4、填调查表案例二:备课时,别忘了“因生而异”案例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马明:了解学生达到独立性1、了解学生的独立性2、依赖和独立3、怎样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1)学生学习态度起点的分析(2)学生认知起点能力的分析一要测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二要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要获得的新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三要分析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层次是否合理(3)学生技能起点的分析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一是确定学习者必须获得的终极目标二是确定目标的从属能力三是确定再次一级的从属能力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讲稿(三)培训时间:2021年6月10日培训地点:教师办公室培训教师:培训人员:全体教师培训主题:设计合理、明晰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培训内容:案例一:《克隆技术》案例二:科学课《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案例三:冰上行走:雪地游戏案例四:《春天来了》怎样设计合理、明晰的教学目标:1、教师要增强教学目标意识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关系3、教学目标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4、正确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做好目标整合5、科学表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具有全面性、清晰性、适度性、可操作性怎样科学表述教学目标?(1)行为主体是学生(2)行为动词(3)行为的条件(4)行为标准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讲稿(四)精品文档可编缉使用培训时间:2021年11月20日培训地点:教师办公室培训教师:培训人员:全体教师培训主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有效教学的着力点培训内容: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取向。一、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案例1:“认识钟表”教学案例与反思案例2、透视自主学习中的“伪导”现象一是自主朗读“露一下脸”二是自主选择“请君入瓮”三是自主交流“贪图放手”四是自主交流“虚晃一枪”教师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主要有:(1)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师角色定位(2)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诱发学生自主学习。(3)开放学习资源和学习场所,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4)转变评估和激励方式,确保自主学习目标的实现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案例1:《三峡》合作学习教学案例案例2:“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案例1:潮
本文标题:课程与教学案例评析自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67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