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生物上册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3.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重点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2.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想一想,议一议右图是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RobertHooke,1635-1703)研制出能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仿制品)。罗伯特·虎克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请你从该显微镜的外形推测:观察的材料应该放在哪里?哪些部件可以将观察材料放大?对微小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显微镜。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前,应当先了解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通光孔压片夹反光镜镜座载物台遮光器普通光学显微镜镜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目镜:10X15X20X30X(无螺纹)物镜:4X10X40X100X(有螺纹)目的要求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材料用具光学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物或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方法步骤一、取镜和安放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实验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1】二、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4.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2】【3】【4】三、观察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5】【6】【7】四、练习1.练习将所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先向左移动玻片标本,看看物像朝哪个方向移动?想一想,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向左移动玻片标本,则物像向右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正好相反。2.换成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继续观察,描述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标本:上物像是倒像上通光孔拓展注意事项实验完毕,要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讨论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答: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答: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只要在下降镜筒时,就必须眼睛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以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3.请说出你看清玻片标本上的“上”字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答:当我们通过显微镜看清标本时,光线要经过反光镜的反射,通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最后进入人眼。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倍数越大,通光量越少,视野越暗)小结:练习判断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2)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3)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4)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本文标题:七年级生物上册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79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