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22.邹忌讽齐王纳谏1.给加点的字注音。邹.忌()纳谏.()昳.丽()期.年()弗.如()衣冠.()窥.镜()间.进()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王之.蔽甚矣B.暮寝而.思之窥镜而.自视C.能谤讥于.市朝皆以美于.徐公D.谓其.妻曰行拂乱其.所为zōujiànyìjīfúguānkuījiànC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客之美.我者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一样的一项是()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C.今齐地方..千里D.能面刺.寡人之过者DA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而形貌昳丽..()(2)吾妻之美.我者()(3)臣之妻私.臣()(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5)时时而间.进()(6)王之蔽.甚矣()光艳美丽认为……美偏爱确实间或,偶然受蒙蔽而不明6.翻译下列句子。(1)(2016,株洲)皆以美于徐公。大家都认为我比徐公美。(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3)(2016,贺州)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4)(2016,广州)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第二天,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观察了一下,认为自己长得不如徐公好看。(5)(2016,济宁)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7.填空。(1)《战国策》是一部体史书,是由末年的整理编辑的。(2)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或: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3)文中邹忌最直接有力地指出齐王目前的危险处境的一句是:王之蔽甚矣。(4)写出邹忌讽谏,齐王纳谏的成效的语句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国别西汉刘向8.下列对课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邹忌本来并不美,妻、妾、客却都违心地说他美。B.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了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的结论。C.群臣吏民只有获得奖赏,才能说出想说的话。D.妻、妾、客虽然身份不同,但赞美邹忌的心理原因是相同的。B(一)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文中邹忌从自己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10.下面语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从侧面反映了邹忌的才干,并揭示了只有广开言路,修明内政,才能使国家强盛的道理。11.(2016,贺州)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服衣冠,窥镜”,“服”“窥”这两个细节动作,生动地揭示了邹忌自我欣赏的内心活动。B.写齐王,惜墨如金,只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对邹忌的赞同和纳谏的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C.本文叙事简洁、剪裁巧妙,详细描绘了齐王受蒙蔽的情况,邹忌比美进谏、齐王纳谏施政以及纳谏结果等内容则略写。D.本文与“三”有关的信息非常丰富:邹忌问的人物有三个,人物答语有三次,心理有三种,齐王受蒙蔽情况有三层,进谏情况有三种,进谏进程有三个,奖赏有三个等级等。C12.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能够冷静对待别人不切实际的赞誉等。示例二: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知错能改,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13.(2016,贺州)请举一个我国历史上关于进谏或纳谏的事例。(1)魏征多次成功劝谏唐太宗。(2)鲁庄公采纳曹刿的意见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3)比干力谏商纣王失败被剖心而死。(二)(2016,宁波)【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温馨提示:断句停顿1.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如:“至于”“夫”“若夫”“盖”等。例:夫/专诸之刺王僚也。2.句首关联词后面应停顿。例:然则/何时而乐耶?3.时间状语在句首要停顿。如:时/先主/屯新野。4.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后要停顿。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5.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可/以一战。6.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之间要作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以不停顿),以使语意明确。如:先帝/不以/臣卑鄙。15.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周、隋两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会让一个国家灭亡)。D17.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用原文语句回答)18.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王曰:“善。”乃.下令……大悦,即.诏……王之蔽甚矣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19.《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我们,在日常交际中,善于纳谏是一种智慧。请你针对下面的情况,写出你的劝说。(1)(2016,襄阳)5月上旬,离2016年全国高考不到一个月之际,一个有关调整高考招生计划的消息,引发了部分高三学生家长的忧虑,他们误以为今年湖北高考将减少省内招生名额,由此置疑高考公平,甚至有家长计划去上访和游行。如果你是一名正紧张备考的高三学生,你会怎样劝阻打算上访游行的妈妈?妈妈,你不要一时冲动去上访游行!调整高考招生计划是为了更好地维护高考公平,目前让我安心备考更重要,你说是吗?(2)(2016,曲靖)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期中考试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小杨,你好!期中考结束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电视剧和网络小说是放松的好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抽时间多读国学经典,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你说对吧?(有称呼,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标题: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88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