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江苏省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 第31课时 世界现代史四课件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最终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开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但是随着苏联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使美国开始了针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了1955年,苏联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冷战开始的标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1)时间:1947年3月(2)实质:其实质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目的:它以“复兴欧洲”为名,试图达到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的目的3.军事上:成立北约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GeorgeCatlett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美国国务卿保护下的脆弱的西欧经济“夹板”(即马歇尔计划)经济表现导入美国纽约曼哈顿远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西欧和日本却经济萧条,百废待兴。通过不懈的努力,战争的创伤被逐渐抚平,与美国的强烈反差激励着西欧和日本追赶的步伐。到20世纪70年代初,整个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本课要讲述的就是这“黄金时代”的景象。自由女神像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座塔楼“黄金时代”20世纪50~70年代1.欧共体形成原因:①经济实力的增强;②为摆脱经济依附美国的局面;③为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2.欧共体的成立: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93年更名为“欧洲联盟”。日本成为世界强国原因•①实行民主化改革;②重视科学技术;③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④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⑤美国大力援助和扶持。表现:1.到1955年,日本工业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2.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3.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1.1991年12月21日,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发表《阿拉木图宣言》,宣布苏联不复存在。2.1991年12月底,从法律上终止了苏联的存在,苏联正式解体。一、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1、经济全球化趋向在什么时候出现?20世纪90年代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经济领域的联合国”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现: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AmericanFreeTradeArea-NAFTA)讨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机遇1、带给发达国家的利益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2、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从中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讨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挑战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其经济利益更易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局面。讨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科教兴国增强实力、对外开放、促进发展做好防范准备……•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的局面一超多强一超指,多强是、、和,世界格局出现的发展趋势。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多极化两极格局结束,世界走向缓和,但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和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在继续下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俄罗斯美国欧洲联盟(欧盟)日本世界五大力量的关系(特点)“一超多强”之间既相互借重、利用与合作,又相互竞争、制约和防范,协商和谈判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①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分裂和对抗美国苏联“冷战”时期相互关系竞争与合作多极化“一超多强”相互关系讨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合作与对话,反对对抗,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本文标题:江苏省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 第31课时 世界现代史四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973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