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专题一香港回归20周年第二部分热点专题突破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当天,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时,为了与全港市民分享回归20周年的喜悦,香港特区政府以“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为主题,与社会各界携手举办了一连串丰富、精彩的庆祝活动。解读: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香港成功落实,坚持“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维护国家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义务。回顾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香港回归是历史的必然,必然回归,必然演进,必然成功。本专题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发展及国家统一的历程,旨在说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中国历代为维护统一所做的努力(2012.26)专题讲解线索1时间举措影响秦朝(1)政治上: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3)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4)军事、民族关系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统一岭南,兴修灵渠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制度创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西汉(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强化监察制度;(2)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3)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军事、民族关系上: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我国封建大一统时代第一个盛世局面,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隋朝(1)政治上:创立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开创了后世沿用的政治制度;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唐朝(1)政治上:完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2)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促进农业发展;(3)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设机构管理与和亲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民族关系开创了我国封建大一统时代的盛世局面;唐朝国力强盛,使中国成为亚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心,在东西方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元朝(1)政治上:创立行省制度,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2)民族关系上: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中国南北对峙、各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局面,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明朝(1)政治上: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2)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制造“文字狱”;(4)反抗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倭结束了元朝末年以来群雄并起的局面,实现了国家大一统;中西交流频繁,对传统学术和科技知识进行了大总结清朝(前期)(1)政治上: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2)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3)对内(民族关系):加强对边疆的治理:册封达赖和班禅;雍正帝时设立驻藏大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4)对外:抵抗外来侵略: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清朝实现了对全部领土的有效控制,奠定了当今中国版图的基础清朝(后期)(1)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9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收回伊犁;(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南京国民政府(1)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卢沟桥事变爆发,面对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全民族英勇抗战、流血牺牲,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壮大了人民的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时期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1953年,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新中国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对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国两制(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3)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线索2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2017.23)新疆问题西汉: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以南和以北地区清朝:(1)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2)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3)1884年,设新疆行省现代:(1)“一五”计划期间,建成新藏公路;(2)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台湾问题三国: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的联系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清朝:(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2)1683年,郑氏政权归顺清朝,1684年设台湾府;(3)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抗战时期: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解放战争后: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再次与祖国大陆分离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西藏问题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为一家”、唐蕃会盟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清朝:(1)顺治→册封“达赖喇嘛”;(2)康熙→册封“班禅额尔德尼”;(3)雍正→设驻藏大臣;(4)乾隆时,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现代:(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2)“一五”计划期间,建成康藏、青藏、新藏公路;(3)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港澳问题古代: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近代: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现代:(1)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2)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3)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春秋战国(1)民族融合途径:兼并战争(直接动力);经济文化交流(基本形式)(2)意义: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联系和发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线索3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2017.23)1.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秦汉(1)表现:①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又修筑灵渠,开发西南。维护了边境的安全,拓展了秦朝的疆域;②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维护了北方边境和丝绸之路的安全,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③汉武帝在西域设置使者校尉;汉宣帝(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2)影响: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带动了对外关系的发展(如丝绸之路的开通等)魏晋南北朝(1)表现:①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同汉族相互杂居,相互影响,北方地区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2)意义: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汉化;丰富了各民族的文化,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隋唐(1)表现:①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②唐与吐蕃关系:以友好联姻关系为主。(史实: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为一家”)③管理西域:唐太宗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天山以南地区,武则天设立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天山以北地区(2)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中原与边疆经济文化的联系和发展两宋(1)表现:①北宋与契丹族(辽)关系:前期是战争、敌对关系,后期以友好为主。②北宋与党项族(西夏)关系:前期是战争、敌对关系,后期以友好为主。③南宋与女真族(金)关系:前期是战争、敌对关系,后期以友好为主。(2)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接触和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经济发展;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1)表现:①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②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军政事务,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2)意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明清(1)表现:①蒙古:明朝时期,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清朝乾隆时期,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②清朝与西藏关系:以藏治藏的友好关系。(史实:顺治帝时册封“达赖”;康熙帝时册封“班禅”;雍正帝时设立驻藏大臣;乾隆帝时制定“金瓶掣签制”)③清朝与新疆各族关系:平叛与有效管理相结合。(史实: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2)意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途径民族迁徙、战争、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和亲”“会盟”“册封”政策、行政管辖、边境贸易等2.近现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近代民族关系的发展概况(1)1876年,左宗棠进军新疆摧毁阿古柏政权,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3)中华民国成立初期,针对中国多民族的历史现状,提出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主张现代民族关系的发展主要措施和平解放西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影响正确处理了民族关系,加强了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线索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2016.26)演变历程时期措施雏形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萌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思想理论基础)建立秦朝政治: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合称“三公”;地方推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雏形);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文化专制巩固西汉汉武帝时期,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思想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完善隋唐隋朝开创、唐朝完善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元朝在全国实行行省制,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度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强化明朝政治:地方废行省,改设三司;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司法: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思想:实行八股取士顶峰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思想上:大兴文字狱等演变规律演变规律(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3)思想专制不断加强评价(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2)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
本文标题:湖南省衡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一 香港回归20周年—统一是中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98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