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考帮河南中考历史2019第一部分河南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条主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四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CONTENTS目录PART03真题帮PART02拓展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考点1考点2考点1十一届三中全会(10年4考)考点帮考点3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考点4考点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国内①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②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③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④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15年23题(1)考查】《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国际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2014年10题考查】准备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内容①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011年12题、2012年11题、2013年23题(3)考查】意义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015年23题考查】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③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概况①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②“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③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考点1考点2考点1十一届三中全会(10年4考)考点帮考点3易失分点1.区分三大转折。(1)生死攸关的转折: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3)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2.区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1956年到1966年,又叫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或十年探索时期。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是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从1978年至今,又叫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性事件。3.中共八大标志着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考点4考点5考点1考点2考点2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0年6考)考点帮考点3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考点4原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2010年10题考查】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尝试时间1978年。对象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内容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2008年23题考查】意义①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②1978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③这种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普遍实行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2012年11题考查】内容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在公有制基础之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民使用(被称作“大包干”)。【2013年23题考查】特点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将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各户农民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性质不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改革。作用①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017年9题考查】②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考点5考点1考点2点2考点2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0年6考)考点帮考点3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考点4考点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出现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现象,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②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2012年11题考查】内容①改革所有制结构: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②改革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2015年9题考查】③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意义①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②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3年9题考查】完善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考点5考点1考点2考点2考点2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0年6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2易失分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2.“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说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1992年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点5考点1考点42考点3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3【2019年是开放14个沿海城市35周年】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经济特区的建立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2008年10题考查】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2013年23题(2)考查】结果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表现①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②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③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④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⑤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2010年11题考查】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时间2001年12月。作用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考点22考点52考点1考点2考点4土地改革(10年2考)考点帮考点3易失分点1.经济特区的“特”指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2.注意区分“最早开始”:改革开放——最早开始于农村;农村改革——最早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对外开放——最早开始于设立四个经济特区。3.注意区分以下经济特区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厦门——既是我国第一批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海南——后来增设的、面积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1考点42考点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考点22考点52邓小平理论初步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中共十二大(1982年)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形成中共十三大(1987年)①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③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充实发展南方谈话(1992年)背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的困扰。时间1992年。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考点1考点42考点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22考点52邓小平理论系统概括中共十四大(1992年)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2017年10题考查、2011年12题考查】最终形成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意义【2009年11题考查】①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本文标题: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主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98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