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北省七年级生物下册 2.1.2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课件1 冀教版
2.1.2.1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七年级下册取一块馒头放到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地你能感觉到甜味。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呢?情境导入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本节目标1、胃位于胸腔___________(判断对错)自主学习反馈×2.某同学在鉴定食物营养成分时,向馒头屑上滴加碘酒,馒头屑变成蓝色.该实验结果说明馒头中含有()A.淀粉B.水C.无机盐D.蛋白质A自主学习反馈3.根据“馒头在人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B.要想让唾液发挥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C.试管内的混合液,如加碘变蓝,则证明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D.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C自主学习反馈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提出问题:唾液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分析:1、开始馒头不甜,因为淀粉没有甜味;2、馒头变甜,说明有新的甜味的物质产生;3、淀粉遇碘会变蓝,其它物质不会。淀粉越多,蓝色越深;4、如果淀粉在这个过程中被分解,变成了别的物质,淀粉本身会减少,滴加碘液后蓝色会变浅。探究新知方法步骤: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充分搅拌2毫升清水馒头碎屑充分搅拌370C度水浴中,10-15分钟滴加碘液,摇匀,观察比较变蓝不变蓝探究新知舌牙齿探究新知提出问题:牙齿和舌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分析:1、开始馒头不甜,因为淀粉没有甜味;2、馒头变甜,说明有新的甜味的物质产生;3、淀粉遇碘会变蓝,其它物质不会。淀粉越多,蓝色越深;4、如果淀粉在这个过程中被分解,变成了别的物质,淀粉本身会减少,滴加碘液后蓝色会变浅。探究新知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充分搅拌2毫升唾液馒头小块不搅拌探究新知牙齿:舌:唾液腺:切断、磨碎食物配合牙齿的咀嚼、搅拌食物与唾液混合分泌唾液淀粉唾液淀粉酶麦芽糖“细嚼慢咽”利于食物消化探究新知食物的消化:结构复杂大分子淀粉麦芽糖结构简单小分子探究新知牙髓腔龋齿探究新知怎样预防龋齿?(1)注意调整饮食结构(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4)采取防龋措施探究新知1.人体的消化腺分为两类:大消化腺有肝脏和胰腺,小消化腺有__________和胃腺.知识运用肠腺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水浴温度为37℃,这是因为37℃()A.接近人体体内温度,酶的催化能力最强B.接近室温,容易保持恒定C.随意温度,无特殊意思D.各种生物体内的酶维持活性的最适宜温度A知识运用1.细嚼馒头有甜味的原因是()A.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B.淀粉有甜味C.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D.牙齿咀嚼和舌搅拌的作用A随堂检测2.能被口腔中唾液淀粉酶消化的物质是()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麦芽糖A随堂检测3.在盛有2毫升淀粉糊的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溶液,振荡后,放在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试管冷却并滴入2滴碘酒,结果试管内不变蓝,该实验说明淀粉()A.已经转变为其他物质B.已经水解为麦芽糖C.已经水解为葡萄糖D.没有发生变化A随堂检测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淀粉→麦芽糖消化食物的消化物理消化:大块→小块化学消化:结构复杂、大分子→结构简单、小分子本课小结预习14——16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食物在胃肠中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作业布置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实验设计如下:1号试管:馒头屑加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2号试管:馒头屑加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1)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试验,变量是__________.(2)除了变量以外,其它条件都必须相同吗?__________(3)把试管入37℃温水中10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唾液是模拟人口腔的温度
本文标题:河北省七年级生物下册 2.1.2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课件1 冀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98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