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板块专题训练专题二实验题(四)力学重点实验●测量平均速度1.(2018·内江)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2mm。(2)该实验原理是:v=。(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小(选填“大”或“小”)一些。(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2v=st小0.03●测物质的密度2.(2019·广东)学校创新实验小组欲测量某矿石的密度,而该矿石形状不规则,无法放入量筒,故选用水、烧杯、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细线、铁架台等器材进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零刻度线(2)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入天平的左盘,先估计烧杯和水的质量,然后用镊子往天平的右盘从大到小(选填“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4g。镊子从大到小124(3)如图乙所示,用细线系住矿石,悬挂在铁架台上,让矿石浸没在水中,细线和矿石都没有与烧杯接触,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44g,则矿石的体积为2×10-5m3。(ρ水=1.0×103kg/m3)2×10-5(4)如图丙所示,矿石下沉到烧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74g,则矿石的密度为2.5×103kg/m3。2.5×1033.(2019·邵阳)全国著名的“油茶之都”邵阳县盛产茶油,小华同学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右(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27g,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36g。36(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请你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0.9×103kg/m3。0.9×103●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4.(2018·成都)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竖直(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静止(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1.8N。1.8(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他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小虹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小虹●测滑动摩擦力5.(2018·江西三模)学校运动会要举行拔河比赛,某班体育委员为如何挑选队员而发愁,请你通过下列物理实验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理论分析】拔河比赛过程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假如甲队获胜,则甲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等于大于【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器材】木板、玻璃板、钩码、木块、弹簧测力计。【实验过程】(1)实验中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二力平衡(2)通过比较甲和乙两图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实验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通过比较甲、丁两图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关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实验结论】实验现象说明,挑选队员时,在班上挑选体重大(选填“大”或“小”)的同学参加比赛赢的可能性较大。大●探究牛顿第一定律6.(2018·广东)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图1(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小匀速直线(4)如图丙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②④的关系(填序号)。①重力势能与质量;②重力势能与高度;③动能与质量;④动能与速度②④(5)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长木块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图20.8(6)在不同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探究木块的①的关系(填序号)。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7.(2018·河池)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张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1)实验中发现两边的钩码质量不相等时,木块运动,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力的大小相等。(2)接着张三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到木块不能静止,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同一直线上(3)在另一小组的实验中,李四用小车代替木块,如图乙所示,同学们认为李四的实验装置优于张三的实验装置,其主要原因是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8.(2017·抚顺)一场大雪后,博远同学发现人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有深有浅,他对此产生疑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博远用两个相同的平底矿泉水瓶和刻度尺,在比较松软的雪地上进行一系列操作,将实验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水瓶放置方式装水情况雪中压痕深度/cm1正放满瓶水1.52倒放满瓶水2.53正放半瓶水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1、3(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1、3受力面积压力(2)选择2、3两次实验来验证猜想二是否正确,合理吗?答:不合理,理由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一定。(3)若两个猜想都正确,铁轨要铺在枕木上的道理,可以用猜想二(选填“一”或“二”)的结论来解释。不合理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一定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9.(2017·大连)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U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ρ酒精<ρ水<ρ盐水。(1)如图1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前,为了检查探头与U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相平。是否相平(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实验次数液体密度液体深度h/cm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h/cm液体压强的大小132.7a265.8b3相同98.9c①请将表格中a、b、c三处空缺的信息补充完整:a小;b中;c大。②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小中大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大,压强越大(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三次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三个烧杯中的液面相平,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小明根据三次实验现象,并结合(2)中②的结论,得出了该探究结论。请你简要说明他分析实验信息得出该探究结论的过程: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压强相同时,密度越大,液体深度越小,由此可推出: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压强相同时,密度越大,液体深度越小,由此可推出: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0.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1)分析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越大(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ρ水=1.0×103kg/m3,取g=10N/kg)分析图象可知:①曲线a(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水的浮力的变化情况。②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2.7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2.7×103kg/m3。a2.72.7×103(3)爷爷鼓励小明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帮小明选择合适的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实验器材: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盐水、细线。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盐水、细线实验步骤:①用细线拴住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②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清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盐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④比较F和F的大小,分析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①用细线拴住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②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清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③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盐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④比较F1和F2的大小,分析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探究物体所受浮力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1.(2018·河池)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情景。下列四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丁→乙→甲→丙。乙→甲→丙(2)若以下等式B(填序号)成立,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A.F2-F3=F1-F4B.F2-F1=F3-F4C.F3-F1=F2-F4B(3)若物体体积为10-4m3,则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1N。(g=10N/kg)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2018·滨州)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均重0.5N的钩码若干个。(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支点选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平衡的影响。右水平力臂自重(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0.15m。0.15(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此实验能(选填“能”或”不能”)说明丙同学的结能论是错误的。图C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的长度为5cm,当弹簧测力计在D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等于(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等
本文标题:广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2板块 专题训练 专题2 重点实验 四 力学重点实验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00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