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题三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近代科学文化一、单项选择题1.蒸汽机的改进,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开创了崭新的“蒸汽时代”。为改进蒸汽机作出突出贡献的是()A.哈格里夫斯B.瓦特C.斯蒂芬森D.富尔顿2.“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几乎成为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A.珍妮纺纱机B.瓦特改良的蒸汽机C.火车机车D.汽船BB3.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⑤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④C4.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3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第一列火车机车出现在()A.德国B.美国C.法国D.英国5.《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A.牛顿建立力学体系B.瓦特改良蒸汽机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DC6.实物是历史的见证。右图见证了()A.电力的应用B.蒸汽的应用C.工业革命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7.两次工业革命相比,下列选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是()A.技术革命群体化B.首先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C.发明家主要来自手工工匠D.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AD8.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以下使用这种“新动力”的交通工具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今天,汽车已普遍成为我们的出行工具,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捷。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的研发者是()A.瓦特B.卡尔·本茨C.爱迪生D.斯蒂芬森DB10.右图是从百度引擎中搜索到的图片,其输入的关键词应该是()A.莱特兄弟B.爱迪生C.爱因斯坦D.卡尔·本茨1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该材料揭示了()A.第一次世界爆发的原因B.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AA12.右图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欧洲局势。其中,英法俄组成的军事集团称为()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C.华沙条约组织D.轴心国13.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C.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B.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BD14.“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在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这位科学家是()A.伏尔泰B.牛顿C.爱因斯坦D.邓稼先15.下图体现哪一科学理论?()A.相对论B.神创论C.万有引力定律D.生物进化论BD16.他建议美国政府利用其理论研发原子弹,以打击法西斯势力。当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理论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高兴,而是反思科学的消极影响。这位科学家是()A.牛顿B.爱因斯坦C.奥本海默D.爱迪生B二、综合题17.纵观历史,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对此,中国科技人员再没有冷淡和怠慢……应该看到,经历了这70余年,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了。——杨德才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材料二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变动……较之以往更为剧烈、更为复杂,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始了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丁守和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20世纪50—70年代,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出于国家防御的目的……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CAS)。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美]劳伦·勃兰特、[美]托马斯·罗斯基《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材料四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场变革的核心以及其中隐藏的潜能,或者没有找到应对之道,那么也许其他新的行业、国家和地区在新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会取而代之,获得领先地位。——[德]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1)材料一中,“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大门”被“砸开”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珍妮机的发明。鸦片战争。英国因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进而需要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4)材料三中,“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指什么?“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什么?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马关条约》。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国家防御。(5)针对材料四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你认为中国的“应对之道”是什么?要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
本文标题: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世界近代史 主题三 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近代科学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005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