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模块二中国近代史2018广东目录CONTENTS过基础过中考过重点过基础考点重庆谈判的有关史实。(5年2考)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1945重庆双十材料链接无此让步,不能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不能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不能取得国际舆论和国内中间派的同情,不能换得我党的合法地位和和平局面。但是让步是有限度的,以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为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设问:材料中的“和平谈判”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内容,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此次“和平谈判”中让步的目的?解析:从材料出处和“内战阴谋”可知此次谈判指的是重庆谈判。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参加此次谈判的目的是: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及国际舆论、国内中间派的支持,换得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和平局面等。考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5年1考;2018年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发动70周年)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人民解放战争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战争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战略防御)原因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敌我力量悬殊概况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________,转战________意义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概况________年夏,刘伯承、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挺进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结果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____________的序幕延安陕北1947邓小平战略进攻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战役名称时间/作战区域指挥者/参战部队战略战术影响________战役1948年9月—11月;东北地区林彪、罗荣桓;东北解放军“关门打狗”解放了东北全境。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第一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________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华东地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中间突破”“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使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获得解放,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辽沈淮海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战略决战)________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地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分割包围、瓮中捉鳖”和平解放北平,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概况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下达进军命令,待命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作战结果1949年4月23日,________解放,统治中国________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平津南京22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1)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国内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2)共产党战略、战术运用得当。(3)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4)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等图1毛泽东、蒋介石合影图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常考点:重庆谈判的目的、时间、地点、结果。常考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意义。图3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图4辽沈战役示意图常考点:挺进大别山的结果、意义。常考点:辽沈战役的时间、指挥者、战况、影响。图5淮海战役示意图图6平津战役示意图图7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常考点:淮海战役的时间、指挥者、战况、影响。常考点:平津战役的时间、指挥者、战况、影响。常考点:渡江战役的结果、南京解放的意义。【考题链接】图1图2图31.照片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历史。图1照片记录了1945年国共和平谈判期间的场景,它发生在________。2.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图2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示意图,按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图3反映的是____________。重庆①③②渡江战役过中考•1.(2016,12)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A.广州B.重庆C.西安D.北平•解析答案: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由关键信息“1945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可知是重庆谈判。故选B。2.(2015,13)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下列图片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资料的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回答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找到材料反映的共同点。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是为了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尽最大努力争取国内和平;各地群众平碉堡是不希望有战争;反内战游行也是希望和平。故选D。3.(2015,14)阅读下图,此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对于这一战役的意义的表述恰当的是()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D.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学生对地图的记忆与理解能力。首先,同学们要知道此图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示意图”,其次,要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B。过重点1.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①积极准备内战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B2.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中国共产党进行这次会谈的目的是()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①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②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③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④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③A3.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C4.《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A.解放了东北全境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C.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A5.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C6.如图所示,南京总统府办公室的日历定格在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这一天。下列毛泽东诗词中与这一定格的历史瞬间相关的是()A.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B.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7.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指的是()A.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B.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C.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8.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1919—1927年开天辟地,北伐凯歌1927—1937年星火燎原,万里长征1931—1945年团结抗战,驱逐日寇1945—1949年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C谢谢观看Exit
本文标题: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轮 单元过关 夯实基础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5单元 人民解放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00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