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 蝉教学课件2 新人教版
19蝉一、新课导入猜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谜底:蝉蝉法布尔蝉法布尔朗读品味,质疑探究•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最能打动你的段落或最有价值的语句,把你的感受用铅笔记录下来。二、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昆虫记·蝉》共有四大部分,分别为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本文选了第二和第四部分。三、课文类型•本文体裁: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文,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四、课文讲授•1.通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生词。•金蜣涂墁蚋蜕变巷道臃肿窠纤鳍镐•2.划分课文层次。•全文分成两大部分:蝉的地穴和蝉的卵。•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其间的一些小层次。五、重点探究•第一部分蝉的地穴•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第8~11段,写蝉出洞脱皮的过程,十分细致。•第二部分蝉的卵•第12~13段,写蝉怎样产卵的。•第14~17段,写蚋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第18~20段,写蝉卵孵化,幼虫出壳。•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五、重点探究•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在阳光暴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注意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钻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第2段)•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第3段)•地穴的深度、形状:•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第4段)五、重点探究•地穴为什么不会塌下来?•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第4段)•地穴的位置:•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第4段)五、重点探究•蝉挖地穴的方法,挖出的土的去向和身上带有泥点的原因:•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第4段)•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第5段)•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候,直到最后一刹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气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察气候的情况。(第5~6段写蝉怎样具体考察气候的情况)•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第7段)五、重点探究•脱皮的顺序:•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顺序:背——头——吸管和前腿——后腿和翅膀——尾部)(第9段)•蝉最后从壳中脱出:•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第10段)法布尔用拟人的手法说蝉“表演一种奇特的体操”,用了一连串动词,如“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把蝉从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生动、准确地写了出来。五、重点探究•脱皮的时间:•文中说,蝉从壳中全部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刚得到自由的蝉从柔弱到强壮起来飞离树枝,大概要三个半小时。由此可见,作者观察的耐心程度也是惊人的。五、重点探究•蝉选择产卵的地方:•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第12段)•蝉产卵的过程:•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第13段)•产卵的数目:•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第14段)•(为什么要产这么多卵呢?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蚋)五、重点探究•第14~17段,写蚋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非常具体,一边(蝉)是一无所知,一边(蚋)是紧追不舍,使读者也知道得清清楚楚。文中作者也表明这是他经过多次观察才弄清楚的。•第18~20段,写蝉卵孵化,幼虫出壳。•先是对刚孵化的幼虫做了具体的描写:•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鳍状物的作用是什么呢?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接着又对出壳以后落地之前的幼虫的情态进行了描写:•“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第19段)这好像不是在写虫子,而是在写一个可爱的小孩儿了。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准确而生动呢?因为作者不仅用眼睛,而且还借助放大镜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五、重点探究•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严肃的实际生活:•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第22段)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第23段)•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里看到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写地穴是按照考察的过程,从外到内的顺序写的,写内部构造的同时介绍了建造地穴的方法。幼虫出穴以后,又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幼虫出穴以后怎样寻求脱皮的地方;怎样完成脱皮而变为成虫,飞离树枝;怎样产卵;怎样孵化成幼虫;幼虫落地以后又怎样寻觅隐藏处所,然后挖土隐入地下。一步一步生长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蝉》法布尔•小结:•这部分主要按由幼虫——成虫的生长化过程来写的。•明确:这部分标题虽为“蝉的地穴”,但内容不仅仅写地穴,还写到幼虫脱皮的过程。以此看,作者以“蝉的地穴”为题,表示要从蝉的地穴开始考察。下一节“蝉的卵”也同样道理。六、问题解析•1.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活动情况。(生命简史)•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即刻)幼虫走出壳外→(不久)幼虫落在地上→(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几分钟以后)幼虫钻进地里→(四年后)幼虫从地穴爬出→(徘徊一阵)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半个小时后)变成成虫→(三个半小时)成虫离枝飞去→(五星期后)成虫交配、产卵、死亡。六、问题解析•2.蝉的幼虫会遭遇到哪些危险?•没有落在软土上,无法钻到地下去寻觅藏身之所,遭遇霜冻被冻死。•3.全文的最后一句话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作者寄托的情感,有对蝉发育成熟的漫长艰苦的历程的感叹,也有对蝉的善良又热爱生活的特点的赞美。六、语言特色•1.拟人:读了“蝉的卵”,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同样也会憎恨像蚋那样专门残害生灵的坏种。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对这个小生物的成长发出慨叹,多么不易啊!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最后一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也运用了拟人。•2.比喻: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不可能看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动作的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脱”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3.说明顺序(倒叙):幼虫→成虫→产卵→幼虫。•4.语言准确明晰。•5.语言准确、平实。七、板书设计蝉法布尔蝉蝉的地穴概述(1)地穴出口洞口(2~3)建穴(4)伺机出穴(5~7)出穴成长出穴(8)脱皮(9~10)飞离树枝(11)蝉的卵成虫产卵产卵(12~13)天敌破坏(14~17)幼虫入地孵化(18~20)落地(21~23)挖穴隐藏(24)小结(25~26)幼虫成长卵幼虫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 蝉教学课件2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07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