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 孟子二章教学课件2 新人教版
21《孟子》二章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争论。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富贵不能淫》。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孟子称颂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世,主张“法先王”,行“王道”“仁政”。在列国纷争和人民斗争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孟子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强调统治者应重视人民的作用,这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性。(1)通假字往之女家()(2)古今异义词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今义:同“汝”,你有作为的人或男子。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3)一词多义①居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②戒必敬必戒()戒之曰()③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④道行天下之大道()妾妇之道也()动词,居住名词,居所,住宅形容词,留神,谨慎动词,告诫动词,能够动词,实现名词,正道,喻指“义”名词,原则,行为准则(4)词类活用①居天下之广居()②富贵不能淫()③贫贱不能移()④威武不能屈()(5)特殊句式判断句此之谓大丈夫()动词用作名词,居所,住宅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迷惑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改变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服从“谓”表判断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全文。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2.在孟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请同学们读课文,对课文的论证结构进行赏析,同学们讨论思考准备发言。(提示:可从体裁、写作思路、观点得出的角度)本文是篇驳论文,先摆出景春的错误观点。然后作者运用道理论证指出景春说法的错误,最后得出自己正确的观点。请举例说明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富贵不能淫摆出错误观点:公孙衍,张仪称为大丈夫分析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得出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写一篇三四百字的小短文,谈谈自己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可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去寻找答案。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1.通假字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2.词类活用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使动用法)劳其筋骨(使……劳累,使动用法)饿其体肤(使……饥饿,使动用法)空乏其身(使……资财缺乏,使动用法)行拂乱其所为(使……受到扰乱,使动用法)所以动心忍性(动:使……惊动,使动用法。忍:使……坚强,使动用法)人恒过(犯错误,犯过失,名词作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在国内,名词作状语。出:在国外,名词作状语)3.古今异义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4.特殊句式舜发于畎亩之中(被动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动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学生齐读课文。3.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调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识,也可以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4.请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并翻译句子: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②所以动心忍性③曾益其所不能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成就一个人才要经历哪些磨难?3.我们还认识谁是“生于忧患”?4.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5.历史上有这样的国家吗?1.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成就一个人才要经历哪些磨难?开始地位低微,经历磨难后得到重用。故天将降大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客观因素。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观因素。归纳:摆事实讲道理,从个别推出一般,个人生于忧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3.我们还认识谁是“生于忧患”?4.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5.历史上有这样的国家吗?司马迁,孙武,毛泽东,邓小平……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反面论证,国家“死于安乐”。个人“生于忧患”,反面论证,形成正反对比论证。清朝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孟子这篇文章论述了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他的观点是什么?2.课文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请谈谈自己的看法。1.你觉得孟子说的有道理吗?如果有,你能举出古今中外类似的事例证明他的观点吗?2.在以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1.背诵课文2.搜集文中六个人物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展示。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 孟子二章教学课件2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07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