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1)经济特区的建立。(2)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逐步开放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及影响。(4)掌握“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发展中的上海浦东新区一角”“开放的深圳特区”“中国代表在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上签字”等图片。2.重、难点:(1)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一、突破:经济特区的建立1.1980年,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了_____、珠海、汕头、_____四个经济特区。2.1988年,建立海南省,将_______建成经济特区。二、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天津、_____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2.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将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深圳厦门海南岛上海长江三角洲3.内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_____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开放逐渐向_____推进。4.格局:形成了“____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_____”这样一个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浦东内地经济特区内地三、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_____年意义(1)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20011.经济特区的“特”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2.经济特区的建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举措,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探究主题对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深圳今昔对比材料二【探究思考】(1)材料一的变化,说明哪一政策的正确性?【参考答案】改革开放。(2)材料二是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第几步?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方向大致是()A.沿海到内地B.内地到沿海C.由西向东D.由北向南【参考答案】第二步;A(3)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请谈谈对外开放的影响。【参考答案】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还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开放和现代对外开放的不同。(提示:从前提、目的、后果等方面比较)【参考答案】①前提不同: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②目的不同: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经济。③后果不同: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本文标题: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33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