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安徽省2019中考历史决胜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突破全辑 专题9课件
时事热点专题网络即时演练专题整合专题热点时事热点材料一据新华社电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13、14颗组网卫星,也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37、38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介绍,两颗卫星上首次装载了国际搜救组织标准设备,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8年9月19日上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出席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当前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逆全球化倾向抬头,怎样继续壮大新动能、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各方普遍关心的问题。本届论坛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为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李克强指出,去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主旨演讲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维护自由贸易、促进创新驱动等主张。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以此为契机,推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的重大举措。专题网络专题整合一、中国科技发展古代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1)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2)改进:公元105年(东汉时期),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3)传播: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古代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此后,能工巧匠们发明了木活字;元代的王桢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总结和创新,发明了轮转排字法;元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先后传入朝鲜、日本、东南亚、波斯和欧洲;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指南针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司南”;宋代开始使用人造磁铁制成的指南工具,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后来阿拉伯国家商人将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地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古代科技成就四大发明火药(1)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应用在军事领域(2)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元朝发明了火铳(3)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传到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古代科技成就医学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姿态创造出了医学体操“五禽戏”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明,被称为“医圣”李时珍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科技成就建筑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主持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万里长城(1)秦长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南侵(2)明长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古代科技成就建筑赵州桥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北京故宫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北京城,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紫禁城(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古代科技成就农学《齐民要术》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农政全书》明朝科学家徐光启所著的农业著作《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天工开物》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古代科技成就数学祖冲之南朝著名科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著有《缀术》;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近代科技成就詹天佑1905年被任命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设计出“人”字形路轨,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现代科技发展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导弹1966年10月,我国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现代科技发展空间技术(1)东方红一号: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从此中国跻身世界空间技术先进国家行列(2)航天成就: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现代科技发展农业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被誉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医学(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2)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代科技发展863计划(1)制定:1986年3月,中国科学院的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863计划”(2)内容:它涉及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海洋高技术等八大技术领域,现已在各领域取得一定的成果(3)影响:863计划的制定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决策,标志着我国高技术研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世界科技发展1.三次科技革命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人类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的重大突破理论基础牛顿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理论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特征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领先国家英国美国和德国美国重要发明改良蒸汽机电报、电话、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电子计算机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就1765年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8世纪8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试车成功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42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1946年美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61年,苏联成功发射“东方1号”载人飞船;生物工程等技术形成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核能)、太阳能等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1)许多发明都来源于工匠或技师的实践经验(2)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3)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1)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3)造成西方先进和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3)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认识和感悟(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2)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应该积极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趋利避害,尽量避免给人类带来危险(3)我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4)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科学观和创新精神;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2.世界科技巨匠科技巨匠主要贡献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学者,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三大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1687年,牛顿出版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他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时期起止时间特点原因第一时期16—18世纪开始形成时期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推动了海外扩张、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二时期19世纪前期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时期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抢占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紧殖民扩张,奴役当地人民,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时期起止时间特点原因第三时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加速形成时期,全球化趋势加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第四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2.经济全球化趋势含义(趋势)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缓和,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出现原因(1)根本动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次科技革命(2)主要力量:跨国公司的推动(3)国际协调机制: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日趋完善(4)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具体表现国际投资急剧增加,资本全球化;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贸易全球化;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影响经
本文标题:安徽省2019中考历史决胜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突破全辑 专题9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61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