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素养提升课7变异与细胞分裂和遗传定律的综合考点一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细胞分裂的综合(2019·天津耀华中学月考)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右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两种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该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解析: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一个精原细胞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4个精细胞、2种精细胞,但由于细胞在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所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3种,B项错误;由于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因此图示细胞中,a基因只来自于基因突变,C项错误;次级精母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因此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该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D项正确。答案:D1.理解两种突变类型(如图)2.明确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自由组合定律)。3.辨析分裂图像中的变异类型(1)图中①②③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2)若该生物基因型为AA,则图③的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若该生物基因型中含有Aa,则图③的变异类型最可能为基因重组。1.(2019·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期末)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细胞()A.只分裂形成一种卵细胞B.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C.含有3个染色体组D.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解析: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相同,不含同源染色体,B项错误;由于图示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共有2个染色体组,C项错误;由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形成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完全相同,而图示细胞出现了等位基因G和g,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的,D项错误。答案:A2.某基因型为AaBbHh的二倍体雄性动物,其细胞甲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乙丙细胞一次分裂完成后生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C.一个丙细胞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丁细胞也如此D.丙丁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不同,丁细胞染色体处于联会状态解析: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基因突变,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项错误;乙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一次分裂完成后生成的子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一次分裂完成后生成的子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B项错误;1个丙细胞发生交叉互换产生的4个精细胞有4种类型,1个丁细胞发生易位后,只能产生两种配子,HAb和hBa,或HAa和hBb,C项错误。答案:D考点二染色体变异与细胞分裂的综合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2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条B.XRXrY的个体会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精子C.若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产生了图1中所示变异红眼后代,则是母本减数分裂产生异常配子所致D.引起这4种果蝇变异的原因都属于染色体变异解析:正常二倍体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是8条,A项错误;基因型XRXrY的个体最多能产生XR、XrY、XRXr、Y、XRY、Xr6种比例相等的精子,B项错误;若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产生了图1中所示变异红眼后代,因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产生的红眼后代基因型是XXY,不能判断出是母本还是父本减数分裂异常所致,C项错误。答案:D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个体的成因分析(1)XXY成因:(2)XYY成因:父方减Ⅱ异常,即减Ⅱ后期Y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染色体共同进入同一精细胞。1.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即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可知,“A与A”没有分离,而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正确;“不含性染色体”有两种可能: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不正常,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③正确。答案:A2.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该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3个四分体C.该细胞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BX、aBXA、AbY、bY解析:图中显示一条染色体上含有的A基因片段移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X染色体),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A项错误;四分体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中期,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项错误;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C项错误。答案:D考点三变异与遗传定律的综合(2019·福建师大附中模拟)果蝇的气门部分缺失和正常气门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相关问题:(1)具有上述相对性状的一对纯合果蝇杂交,F1全部为气门部分缺失,F1相互杂交产生的F2中正常气门个体14,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2)某小组选择一只气门部分缺失果蝇和多只正常气门果蝇杂交,发现F1中正常气门个体均约占16。从变异来源推测出现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结构变异④染色体数目变异(3)果蝇的第Ⅳ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多1条(Ⅳ号三体)或者少1条(Ⅳ号单体)都可以生活,而且还能繁殖后代,而Ⅳ号染色体缺2条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为探究A、a基因是否在第Ⅳ号染色体上,A同学将某气门部分缺失的雄蝇(染色体正常)与气门正常的Ⅳ号单体雌蝇杂交,子代雌雄均出现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1∶1。A同学据此判断A、a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①A同学的判断不一定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以A同学杂交实验的子代为材料,写出进一步探究的思路,并预期结果和结论思路:_______________。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具有上述相对性状的一对纯合果蝇杂交,即纯合的正常气门×纯合的气门部分缺失,F1全部为气门部分缺失,说明气门部分缺失是显性性状,且F1为杂合子Aa,F1相互杂交产生的F2中正常气门个体占14,即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3∶1,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某小组选择一只气门部分缺失果蝇A_和多只正常气门果蝇aa杂交,发现F1中正常气门个体均约占16。由于基因突变频率较低,故最可能的变异不是基因突变;该性状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故不属于基因重组;若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则该气门部分缺失的基因型为A0,则与aa杂交的后代,气门正常个体占12。该变异最可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即该气门部分缺失的基因型为:AAa,可以产生四种配子:AA∶Aa∶A∶a=1∶2∶2∶1,与aa杂交的后代气门正常个体占16。故选④。(3)①某气门部分缺失A_的雄蝇(染色体正常)与气门正常aa的Ⅳ号单体雌蝇杂交,子代雌雄均出现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aa=1∶1,说明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Aa。若A、a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气门正常的Ⅳ号单体雌蝇基因型为a0,则亲本及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Aa×a0→A0气门部分缺失∶a0气门正常∶Aa气门部分缺失∶aa气门正常=1∶1∶1∶1;若A、a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气门正常的Ⅳ号单体雌蝇基因型为aa,则亲本及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Aa×aa→Aa气门部分缺失∶aa气门正常=1∶1。即无论该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子代气门部分缺失与气门正常的比例均为1∶1,故不能确定该基因的位置。②可以让子代气门部分缺失个体之间自由交配,统计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若A、a基因在第Ⅳ号染色体上,则气门部分缺失个体的基因型为:12A、12Aa,产生的配子为:A∶a∶0=2∶1∶1,自由交配的后代中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4∶1;若A、a基因不在第Ⅳ号染色体上,则气门部分缺失个体Aa,自由交配后代中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3∶1。答案:(1)基因分离(2)④(3)无论A、a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还是其他常染色体上,子代气门部分缺失与气门正常的比例均为1∶1让子代气门部分缺失个体之间自由交配,统计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若后代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4∶1,则A、a基因在第Ⅳ号染色体上;若后代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3∶1,则A、a基因不在第Ⅳ号染色体上1.致死现象中子代性状分离比的分析致死现象中的子代性状比与正常状态的分离比不同,但解此类题时照样要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若是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用分离定律解题;若是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题;若是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需要考虑伴性遗传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要处理好致死个体对正常比例的影响,即转化好表现型比例。2.三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1)常染色体三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①若为纯合体,如基因型为BBB,则产生的配子依然是两种,BB与B,比例也是1∶1。②若是杂合子,如基因型为BBb,则能产生四种配子,B∶b∶Bb∶BB=2∶1∶2∶1。(2)性染色体三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以XXY的雄性果蝇为例)。若三条性染色体任意两条联会概率相等,则XXY个体会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X∶Y∶XY∶XX=2∶1∶2∶1。原因分析:三体产生配子时,两条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第三条染色体则随机移向一极。1.已知某一对染色体三体的植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可形成含1条或2条该染色体的配子(只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一个三体且一条染色体缺失的植株甲,其细胞中该染色体及基因型如图所示。若甲自交,子代没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的个体比例为()A.19B.215C.15D.718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三倍体形成的雌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Aa=1∶1∶2∶2,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a=1∶2∶2,因此若甲自交,子代没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的个体比例为aa=26×25=215,故选B。答案:B2.在栽培二倍体水稻(2N)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杂交亲本实验结果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25%,正常二倍体占75%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A.从表中可以分析得出N1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很低B.该单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C.该单体可由花粉粒直接发育而来D.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其亲本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解析:6号个体做父本时,子代单体只占4%,说明得出N1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很低,A项正确。单体是
本文标题: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素养提升课7 变异与细胞分裂和遗传定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6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