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框图概览·线索归纳]——————————————[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两条线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其他思想及佛教、道教思想对儒学的冲击。四大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宋明时期理学的诞生;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第24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基础知识一遍过6异彩纷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经济因素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7政治因素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文化因素“私学勃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阶级关系“士”的地位上升,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学术环境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8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9二、主要派别和思想1.儒家(1)孔子(前551-前479)思想主张影响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涵盖一切美德;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行“忠恕”之道以“礼”治国强调等级秩序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10以“德”治民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教育思想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因材施教等;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成就整理“六经”,其言行载于《》一书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有教无类论语11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但孔子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所以他的思想具有进步的一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2(2)孟子(约前372-前289)思想主张地位主张实行“”(思想核心)实质是建立并维护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伦理观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儒家学派重要的奠基人,后人称之为“亚圣”仁政13“仁”与“仁政”的不同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将其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4(3)荀子(约前313-前238)思想主张影响政见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以德服人民本思想提出“”的著名论断①荀子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成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②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使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③后期,儒学成为百家中的大宗战国王道君舟民水15伦理观认为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唯物思想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①荀子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成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②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使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③后期,儒学成为百家中的大宗战国162.道家(1)老子核心思想:“道”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辩证法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17政治主张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的政治主张小国寡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社会(2)庄子(约前369-前286年)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无为而治相对18“无为而治”强调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19[教材补遗]__道家思想的影响1.道家思想能指导我们调适现代化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与和谐。2.道家的政治思想与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相通之处。3.道家的处世方法及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现代具有现实意义。4.道家思想能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调适,以促进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发展。203.墨家(1)创始人:墨子(约前468-前376)。(2)主张“兼爱”墨家的“兼爱”是不分等级贵贱的,与儒家重视等级名分的思想不同“”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治国以贤,反对任人唯亲“节俭”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非攻尚贤214.法家(1)代表:韩非子(2)主张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改革观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政见“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以法治国22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不能等同于今天的“法治”思想,前者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法律是用来统治人民的;后者是要实现人民意志,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3三、“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4[素养提升·融会贯通]25►探究1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史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26史料二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27史料三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荀子·王霸》[思考]据上述史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说明儒家治国理念的积极性与保守性。28[解读]史料一表明孔子主张“德政”;史料二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史料三反映了荀子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国家兴亡之关键在于人民。29[试答]积极性:儒家的“仁”“仁政”“民本”的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但其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中是无法真正实现的。保守性:儒家的“礼”等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30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比较项目孔子孟子荀子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同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31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异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32►探究2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史料一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思考]史料一体现了道家的什么治国主张?应如何认识这一主张?[解读]史料一中“为无为,则无不治”是老子的治国主张。33[试答]主张:无为而治。认识:该治国主张对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34史料二“废先王之教”,而实行变革,“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摘编自《韩非子》[思考]史料二中韩非子的主张有何影响?其主张为什么得到赢政赏识?[解读]史料二体现了法家的改革观、法治观和集权观。35[试答]影响:该治国主张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原因:他的主张客观上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36诸子百家争论的焦点1.人性善恶: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及法家认为“人性恶”。2.人际关系(1)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孔子提出“爱人”的主张,但讲求等级;墨子提出“兼爱”的观点,即互敬互爱,不分等级。37(2)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孟子从“人性善”的理论出发,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从“人性恶”的理论出发,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3.人与自然: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老子认为人应顺应自然。384.治国理念(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王道”。(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帝道”。395.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40以家国情怀认识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41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42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43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强调儒家的入世精神,首先表明观点,对儒家入世精神给予解释和表明态度。论述要结合阶段发展的特征,以典型人物的事例和行为进行说明,如孔子主张“仁”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但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周游列国,宣扬其思想;汉代的董仲舒、宋明时期的理学家都秉承了这一精神,积极地面对现实社会,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即可。44答案: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45示例: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46总结:儒家文
本文标题: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8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