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时作业27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广西桂林、柳州模拟)1956年9月8日,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在沈阳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人民日报》头版进行了报道:“这种飞机……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了试制任务。”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A.三大改造的完成B.苏联援华的落实C.“一五”计划的实施D.科教兴国的推进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到公有的转变,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目中“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不相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信息“1956年9月8日,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在沈阳试制成功”得出,1956年“一五”计划后,中国初步建立了工业体系,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D项错误。2.(2019·河南八市测评)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58年底,全国职工人数比1957年底增加了40%,即增加了990万,职工总数达到了4400万人。这表明()A.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B.国家大办工矿企业C.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D.全国人口迅速增长B解析: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不快,城市化迅速发展出现在90年代,故A项错误;1958年经济领域实行“大跃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大办工业,导致职工数量迅速增加,故B项正确;1958年“大跃进”的实行,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经济下降,故C项错误;材料中职工数量的增加不能表明国家人口增加,故D项错误。3.(2019·江西六校联考)下表中的四组经济数据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对这些不同年份数据分析正确的是()项目1952年1957年1965年1978年粮食总产量(单位:百万吨)163.42195.05194.53304.77棉花(单位:百万吨)1.301.642.092.16原油(单位:百万吨)0.141.4611.31104.05钢(单位:百万吨)1.355.3512.2331.78DA.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B.“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C.“文革”十年动乱破坏了公有制基础D.“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解析:从表格看,题干中的四个时间中,粮棉和油钢产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的粮棉属于农业范畴,而油钢属于工业范畴,结合时间来看,1952年与1957年比较,油的产量增长了10倍左右,钢的产量增长了3—4倍,而粮棉产量则增长有限,据此可以推断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4.(2019·河南许昌、平顶山模拟)下表是“一五”期间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项目1953年1957年国家计委统配的物资数量112种231种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物资数量115种301种A.生产企业和产品种类大幅增加B.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效突出D.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D解析:材料中的经济数据统计表所体现的只是国家计委统配的物资数量、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物资数量,这与生产企业和产品种类并没有任何关联,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公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体现,故B项错误;国家直接调配物资的增加并不代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就突出,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随着国家计委统配和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物资数量增加,表明国家在整个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故D项正确。5.(2019·福建莆田模拟)1954年,陈云指出:“对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发展,要加以管理和控制……要防止产量超过需要……要防止组织起来的工人排挤未组织起来的工人。”这一说法()A.针对的是农业集体化中要求过急的倾向B.表明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目的是使手工业生产更加稳妥有序发展D.有利于工商业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C解析:“手工业合作社生产”对象为手工业,故A项错误;“1954年”对手工业的改造正在进行中,故B项错误;题干突出强调的是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进行管理和控制,其目的是为了让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稳妥有序,故C项正确;“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发展,要加以管理和控制”不涉及商业及商业发展问题,故D项错误。6.(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据统计,1961年7月l日到1962年6月30日,我国共进口粮食117亿斤,同期,征购粮食减少了158亿斤。这说明()A.工业化建设得到保障B.对外贸易出现“大跃进”C.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D.农村经济困难需要缓解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大量进口粮食,国内征购粮食反而减少,与工业化建设是否得到保障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虽有大量进口粮食,但不能反映出对外贸易出现“大跃进”的浮夸和冒进现象,故B项错误;从材料“征购粮食减少了158亿斤”,反映不出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故C项错误;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大幅减产,材料中增加粮食进口和减少征购粮食是为了保证农村粮食的数量,缓解农村经济困难,故D项正确。7.(2019·吉林百校联盟联考)人民公社推行后,出现了“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出勤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景象。这本质上反映了()A.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B.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C.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D.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B解析:材料“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与农业生产力提高不符,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实行高度公有化、平均主义,与当时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不能说明农村劳动力缺乏,故C项错误;从材料“出勤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反映不出社会公平的实现,故D项错误。8.(2019·湖南永州模拟)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至此,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条例()A.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彻底否定B.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C.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解析:农业的合作化是1953—1956年,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体制是1983年以后废除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故C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是有利于工业建设的,故D项错误。9.(2019·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右图为漫画《光有钱买不了东西》,导致漫画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我国()A.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B.工业经济发展缓慢C.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A解析:通过漫画推算出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可知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生产关系超过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故A项正确;粮票是用来买生活用品的,与工业发展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遭遇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会导致生活用品的短缺,与漫画意思相反,故C项错误;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生活用品的短缺,与漫画意思相反,故D项错误。10.(2019·云南昆明模拟)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60年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为了解决经济困难,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经济困难是“左”倾错误造成的,故B项正确;材料是要减缓工业发展速度,故C项错误;没有强调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故D项错误。11.(2019·四川四市模拟)下表是1953—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A.国民经济比例问题由凸显到缓解B.工业化建设减轻了农民负担C.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农业发展D.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开始松动A解析:据表格可知从1953—1965年农业税占实产量的百分比下降,说明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工业化建设初期的资金来源于农业,故B项错误;据表格可知完成三大改造后的1958—1965年农业的收入下降,故C项错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涉及粮食的消费,材料体现农业的积累而不是消费,故D项错误。12.(2019·山东济南模拟)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1956年,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8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A.“八字方针”的制定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C.改革开放的实施D.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B解析:面对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实行了“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制定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包产到户的从兴起到批判再到肯定,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故B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对包产到户否定反映了“左”倾错误的干扰,但这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7分)13.(2019·江苏海门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为此,中共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材料二: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钢(万吨)135535296煤炭(万吨)66001310098棉纺物(亿米)38.350.532谷物(万吨)160921950519材料三:在这岁月更新的时候,回顾过去一年的巨大成就,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越发增强了。……我们的事业永远是前进的。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时会遇到某些曲折,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伟大的艰巨的新事业。——人民日报社论(1957年元旦)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前提。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作用。(6分)(2)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9分)(3)据材料三,指出人民日报社论体现出的心态。结合1956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10分)解析:(1)第一小问前提,据材料一“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即可从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的角度指出中共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前提。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初步基础的角度概括中共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作用。(2)第一小问状况,据材料二“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通过数据的纵横加减比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发展特点等方面归纳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第二小问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建设经验的欠缺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第一小问心态,据材料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越发增强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乐观自信的角度指出人民日报社论体现出的心态。第二小问主要因素,结合1956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即可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共八大等方面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答案:(1)前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作用:“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初步基础。(2)状况: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原因: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新中国建设经验的欠缺。(3)心态:乐观自信。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中共八大的召开。14.(2019·广西南宁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某同学
本文标题: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7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 岳麓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8474 .html